克里姆林室内乐团与米夏·拉雷斯基音乐会 | 用诗歌和乐曲挖掘深层的俄罗斯灵魂

室内乐,顾名思义,

是在室内演奏或演唱的音乐。

但“室”原指欧洲贵族城堡中的音乐室,

常是金碧辉煌而且宽敞的大“厅”。

大约于16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

17世纪传至法国、德国、英国诸国…

(画风如图 )

本届深圳文博会艺术节

将会有一个“奇葩”乐团登上深圳大剧院的舞台

这个乐团

是爱丁堡艺穗节常邀艺术家

被《纽约时报》称赞为

“用诗歌和乐曲挖掘深层的俄罗斯灵魂”

他们就是——


克里姆林室内乐团


以往印象中

室内古典乐团的画风是这样的

端庄、高贵、典雅

图:欧洲音乐家室内乐团


而这次亮相的克里姆林室内乐团

画风就不一样了 

他们是这样的


又或者是这样的 ↓



从这几张照片就能感受到这个室内乐团

有趣、别具一格的灵魂了吧?


“可爱”、“生命力”、“演奏精准”

是媒体给予他们的标签

♪ 克里姆林室内乐团用诗歌和乐曲挖掘深层的俄罗斯灵魂。

 ——《纽约时报》

♪   乐团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乐手们在表演中自然而然地为乐曲倾注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让这首作品成为了今晚的“宝石”。

——《华盛顿邮报》

♪   乐团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可爱的一面和他们演奏上的精准度。在创始人米夏拉雷斯基的指挥下,乐团完成了埃尔加、勋伯格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迈阿密先驱报》

♪   乐团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C大调弦乐小夜曲》中快节奏的乐章演绎地十分华丽,慢节奏的乐章,悲歌部分,也可以感受到乐曲在逐渐走向悲凉。特别是作品中间为中提琴和第二提琴的部分,也被乐团演绎地华丽且流畅。

——《查尔斯顿公报》


克里姆林室内乐团于1991年,由创始人&音乐总监米夏·拉雷斯基成立。乐团充满热情和能量的演出,感染着听众。音乐总监米夏·拉雷斯基活跃于室内乐领域,他在1984年成立了新美国室内乐团(NACO),并带领乐团在世界打开了知名度,四年内完成了九次欧洲巡演。


1989年,他接受了西班牙格拉纳达市的邀约——请NACO成为格拉纳达的驻场乐团,为期两年,并帮助格拉纳达市成立室内乐团。1991年,米夏·拉雷斯基接受了瑞士唱片品牌Claves录制俄罗斯作曲家作品的邀请。Claves唱片公司同意拉雷斯基的意见,用俄罗斯的音乐家来完成唱片录制,于是拉雷斯基开始了乐手招募,成立了克里姆林室内乐团。


克里姆林室内乐团发行的30多张CD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好评,如法国的金音叉唱片奖、伦敦《留声机》杂志的评论家选择奖、纽约时报的评论家选择奖,和香港的年度专辑奖。克里姆林室内乐团被《纽约时报》夸赞“用诗歌和乐曲挖掘深层的俄罗斯灵魂。” 《华盛顿邮报》称赞:“乐团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乐手们在表演中自然而然地为乐曲倾注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让这首作品成为了今晚的“宝石”。被《迈阿密先驱报》报道:“乐团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可爱的一面和他们演奏上的精准度。在创始人米夏拉雷斯基的指挥下,乐团完成了埃尔加、勋伯格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乐团曾发行的专辑


克里姆林室内乐团演奏的曲目有很多,涵盖从早期的巴洛克时期开始到后来乐团的委约作品。在乐团拥有的1000多首曲目中,有20多首是来自俄罗斯、欧洲和美国的作曲家专门为乐团创作的。

此次为深圳观众准备了两套曲目:

青春之泉和“回收”万岁!


5月28日、29日

来深圳大剧院

听乐界“奇葩”克姆林室内乐团

为您带来生动演绎!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精彩尽在掌握!


乐团 俄罗斯 唱片 室内乐 室内乐团 欧洲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