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让加密货币变监管工具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在世界加密货币排名单中位居第五。中国人民银行拥有加密货币领域的78项专利以及与区块链技术有关的44项专利。今年秋中国央行宣布,招聘加密货币、程序设计、经济与法律等领域的专家。考虑到中国全面禁止与世界上现存加密货币相关的交易,中国央行招聘这些专家又有何种目的?

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表示,中国打算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这位中国官员在第一财经撰文称,最初数字人民币只是替代M0(流通中的现钞)。将禁止用加密货币进行投资活动。彭博社在分析中国央行专利后推测,中国或将创建电子钱包,用法定货币购买加密人民币后,把它再放入电子钱包。

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同时无论如何不能取消对任何其他加密货币流通的禁令。文章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这种推测看上去很现实。今年秋中国央行与复旦大学专家在央行主管的《中国金融》杂志上联合发表一篇文章。文章对资本化程度最大的稳定币Tether和Paxos Standard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把这些加密货币与美元强硬捆绑,将更加巩固美国货币在世界的影响力。文章作者的结论不言而喻,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同时无论如何不能取消对任何其他加密货币流通的禁令。文章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不过,与世界上现有的稳定币不同,并非由私营公司而是由国家央行创建的数字人民币,就其可靠性而言,不会小于法定人民币。这样一来,只是在那些难以进行现钞交易的业务中使用加密人民币。

中国经济师张学峰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产品将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尤其是在国际结算中。

中本聪创建比特币,是想把它当作不依赖于任何监管者的支付工具。然而,如果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中心化,那么它们恰好能为监管者提供新的监控工具

现在还很难说,社会将如何看待这一新生事物。要知道,中国将要创建的,实质上,与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理念截然相反。中本聪创建比特币,是想把它当作不依赖于任何监管者的支付工具。然而,如果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中心化,那么它们恰好能为监管者提供新的监控工具。从彭博社分析的中国央行专利文件中可以看出,银行,在发放数字货币贷款之前,应当向央行提供有关借债人和预计贷款利率的资料。技术上这样做并不难。智能合约能自动核查借债人的资料。那些一旦因为某种原因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就再无法在任何地方获得贷款。

因为所有机构同时都能实时获得区块链中的纪录。

或许,并非所有人喜欢中国把加密货币作为金融监控的工具。然而也不可能有其他途径创建真正可靠而合法的支付工具。中国专家张学峰就此指出

中国如果发行官方的数字货币,必然是以政府主权信用为保证的,一切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与储值、支付流通的中介手段、结算便利等都是在央行等有关机构的严格管理和操作之下的。这里有一个公信力的问题,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监管,则意味着数字货币还没有开发成熟,还没有到向市场发布的时候

引进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将让中国各级政府大幅减少影子经济规模。从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的文章中我们可以获知,交易不应当是匿名的。由此可见,加密人民币将提高交易的透明度(不可能再有"黑色"会计)。

第二,对央行来说,数字货币系统服务费用要比发行和处理纸币成本低得多。第三,借助加密货币跨境转汇将更快、更便宜。第一个建立这种系统的国家无疑将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体系的引领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