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首日 李克强批评性语调出人意料

中国人大召开之际,德国多份媒体注意到了李克强带有批评性的语调,并提到了中国模式的局限性。

李克强与习近平、栗战书在中国全国人大开幕式上

《南德意志报》写道:中国没有民主、分权和多元化的国家资本主义让许多民主国家感到害怕。但中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金钱现在不足以带来经济繁荣,工业现代化停步不前,而美国则在加大对中国的压力。中国模式走到了尽头。前景不佳和习近平近年来信心满满的张扬风格对不上号。不过,恰恰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进一步稳固习近平的权力,因为美国如果想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危机,就必须扶持习近平政权。

《明镜》周刊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出人意料地带有批评性。他指出,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局面,而且他首次公开承认了美中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打击。而受到西方抵触的由习近平亲自拍板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他却没有提到。这意味着中国人大语调有所转变了。美国专家指出,习近平硬邦邦的处理美中贸易冲突的方式在党内受到批评。中国知识分子和经济界精英纷纷批评习近平过早放弃了让中国走向成功的韬光养晦战略。中国人大今年很有可能增加李克强的份量。而李克强从来就不是习近平的心腹,他来自党内另一个派系。他让人想起谦虚的中国。

《世界报》则发现,中国增加军费开支,成了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中国多个战斗技术已远远超过其它国家。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