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月,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超预期大降

中国今年前两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超预期下行,降幅达两位数,近十年罕见,统计局指出汽车、石油加工和钢铁等行业利润下降,加之春节假期,是利润下滑的主因,分析师认为数据印证当前国内需求仍赢弱,短期工业企业利润还将继续下探。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8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经测算,剔除春节因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上年同期持平略降。这是自2011年10月路透有该数据记录以来的单月最低值(1-2月合并计算)。

“未来随着量价回落压力加大,盈利将维持低位。”华泰证券分析师李超和孙欧预计,前三个季度将持续筑底,四季度才有反弹机会。目前来看,今年需求侧并无大幅复苏动力,但较大的预期差在于PPI是否因环保因素超预期提前触底回升,届时也将推升盈利。

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部分重点行业利润下降与春节假期因素是影响工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汽车、石油加工、钢铁、化工等主要行业利润下降明显;二是春节假期移动因素影响。与上年1-2月份相比,今年春节假期因素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周期更长,客观上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此外,工业生产、销售增速略有放缓,也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利润增长。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指出,1-2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明显回落,创次贷危机后新低,春节假期对工业产销存一定负面影响,统计执法加强也使过往数据可比性降低。按照新口径,石油加工、汽车、钢铁、化工、金属冶炼对利润增速的拖累较大,同时注意到每百元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此消彼长、人均营业收入的上升可能暗示工业企业用工下滑、产品周转速度下降。

“我们认为假期效应之外仍能瞥见终端需求羸弱的身影,后续需要关注年内可比口径下工业利润回落及其对投资、就业的影响,我们认为短期内经济回落的趋势还未逆转。”

统计局官网刊登的新闻稿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1-2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4.2%,股份制企业利润下降1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4.5%,私营企业利润下降5.8%。

1-2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持平,20个行业减少。

海通证券的姜超和于博表示,与18年相比,各行业利润增速涨少跌多,其中下游、中游涨少跌多,上游普遍下滑。下游的汽车,以及上游的石油加工、钢铁、化工、煤炭等行业利润增同比大幅负增,是主要拖累,上游行业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由正转负。

他们指出,从宏观看,工业产销量价齐缩,令下游汽车、上游原材料类行业利润均明显恶化,在需求仍在筑底、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的背景下,这些行业仍将是主要拖累。而从微观看,成本费用率由降转升,令利润下滑明显快于收入,在工业品购进价格回落、大规模减税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中游装备加工类行业盈利有望加速筑底,成为主要支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