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加拿大议员拿知乎广告当武器炮轰"双非婴" 生育旅游要凉?


[温哥华头条Vancouverheadline 编辑]

乐活按语
双非婴问题持续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黄海撰写】近日,卑诗省自由党省议员Jas Johal公布了几则在知名中文网站知乎等发布的“一站式来加拿大生孩子”的广告,再次把双非婴问题推上风头浪尖。


卑诗省自由党省议员Jas Johal


Jas Johal向媒体透露、翻译的加拿大生育旅游中文广告


Jas Johal声称, 这些中文广告强调了“加拿大一站式生孩子服务”,罗列了在加拿大医疗和教育的优势,有一则广告还诱人地说“加拿大护照意味着移民到美国”。Jas Johal还指出,生育旅游冒犯了许多希望禁止生育旅游的选民(birth tourism offends a large proportion of his constituents who want the practice banned)并强调“核心问题”是,生育旅游贬低了加拿大公民身份的含义,以及对通过遵守规则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最大的冒犯。

Jas Johal表态截图来自太阳报


实际上,卑诗省双非婴问题争议已久,尤其是在华人集聚城市列治文。2016-2018年,曾有一民众Kerry Starchuk2次发起禁止双非婴电子请愿,获得近万人签署,分别由国会议员黄陈小萍(Alice Wong)、苏立道(Joe Peschisolido)代表向国会正式递交,后被否决。

其中坊间对双非婴的最大争议点在于,占用加拿大的公共医疗服务及社会福利。有很多网友说,医院被双非婴占领导致本地人生孩子没有床位。

而事实上,“旅游生育”目前在加拿大是合法的。
此外,双非婴在成年之前,并不能享受加拿大的医疗教育福利。


因为根据加拿大“牛奶金”制度,福利只针对当地常住纳税公民,“双非婴儿”并不在此列。免费教育看的是父母有无居民身份(residency status),并不是看子女有无公民身分(citizenship)。公费医疗也一样,“双非”公民要到年满18岁、成为独立纳税人后,才能开始申请自己的医疗卡,在此之前,无法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也就是说双非婴在未成年前看病需要自行购买旅游医疗险,上学需要按国际学生缴纳学费。打疫苗也要如数交钱,牛奶金也是一分没有,但自动入籍的确是存在的。



评论员黄三水认为,双非婴问题就像每到夏天很多地方都会拿出类似“你是否知道游泳池里有多少尿”来大作文章的性质一样,尿路也是套路。

首先,
生育旅游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根据传说中双非婴高发的列治文医院的报告,2017年医院一共接生2000名左右新生儿,一天差不多只有5-6名新生儿出生(包括双非婴)。这些数据,一方面证明了列治文医院资源有空闲的;另一方面,列治文医院在有人报出“双非婴父母欠诊费”现象后还坚持接受双非婴,原因无他,医院愿意通过为双飞婴父母接生赚钱,而这些人实际欠费率低,交费标准高,医院是有盈利的。


还有就是,北美的两个国家加拿大、美国都是国籍属地原则,也就是出生即是公民,到加拿大生孩子比在美国贵一倍还多,如果象Jas Johal所说,中国人为了去美国拿加拿大身份,何不直接去美国生娃?


再则,自费出国生孩子与自费出国治疗癌症一样,只要持合法签证入境,生孩子医疗帐务两清,符合当地法律,就不应存在争议。


至于Jas Johal说的贬低加拿大身份这一说辞,划分身份贵贱,不符合加拿大人的价值观。另外,富人“付费”获得加拿大身份,是否真的是贬低加拿大的价值?那为什么还需要投资移民呢?事实上,加拿大自我贬低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温哥华预把“非法”的大麻日活动作为一个旅游项目推向全世界和南亚裔人持“非法”身份进入加拿大后申请难民率最高,这个逻辑是不是,“非法”旅游为加拿大增光,“合法”旅游贬低加拿大。


最后,从加拿大省议员不遗余力深扒知乎,和移民部长预出台新政策打击非法移民顾问可以看出,联邦大选硝烟已起,各路人马都要变相在《公民法》上做点文章。
生育旅游可能会成为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的一个热点,而华人或将成为大选中的靶子,无时不刻被拉出来指指点点一番。


编辑:黄海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
Vancouverheadline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图片!

往期精选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