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做一半,患者被叫醒配合医生“聊天”

近日,神经外科来了一位脑肿瘤患者,这位62岁的女性患者肺癌术后脑转移3年,并且出现肢体偏瘫3天。棘手的是,患者脑部肿瘤生长位置复杂,处于脑功能区直接影响到了右侧肢体活动。同时几乎与管理大脑语言、肢体功能中枢“缠在一起”,手术切除中稍有不慎,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可能就会丧失,但如果肿瘤切除不干净,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麻醉科与神经外科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采取“术中唤醒麻醉”为患者切除肿瘤,在术中控制麻醉深度,完全镇痛,唤醒患者后在其意识清醒的状态下,配合采用电刺激的方法精确找到语言功能区,并绕开这一区域切除肿瘤。最终达到切除脑肿瘤的同时患者能配合语言、运动等神经功能的实时监测评定的效果。

说来易,做起来难。术中唤醒,对麻醉的技术要求很高。这种麻醉技术既需要患者开、关颅过程镇痛充分,能够耐受手术,还需要患者在麻醉与清醒过程平稳过渡,又需要患者术中皮层电刺激时足够清醒配合神经功能测试,而且术中需要有效控制气道,避免呼吸抑制,同时保证患者的舒适性,无误吸、无肢体及躯干乱动情况发生。

简单的来说就是麻醉深一点,会导致患者意识不清不能配合评测,但麻醉太浅,又会使患者感到疼痛不适,不能耐受手术刺激,最终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危及生命。毫厘之间,决定生死成败。

术前麻醉科与神经外科经过多次沟通确定详细的手术麻醉方案,制定了详细周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和流程;同时科室全员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认真学习术中唤醒麻醉技术的实施原则,讨论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并制定出详细预案。最后决定对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喉罩置入+神经阻滞麻醉的复合麻醉。

4月20日上午8:30分左右,患者接入手术室准备手术。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及桡动脉连续动脉压力监测,接好各项监测后开始全身麻醉操作,采取全静脉、低剂量、复合麻醉药物加喉罩全身麻醉的方式,再辅之以头皮神经阻滞麻醉三种麻醉方式叠加进行,整个麻醉诱导期平稳顺利,在神经外科车红民主任主刀下手术开始了。

术前为患者实施麻醉

神经外科准备开始手术

打开病变区域颅骨,病灶区域充分暴露,在患者身体两侧连接电刺激导线后,手术医生嘱咐可以唤醒患者了,最牵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患者能不能醒?醒了能不能配合?会不会烦躁?会不会疼痛?会不会血压升高?会不会呕吐寒战?

观测患者生命体征

一点点调节各种麻醉药物剂量,术中唤醒大约进行了四十分钟,完全停麻醉药物约8分钟患者苏醒,15分钟左右患者完全苏醒,血压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心率稳定,患者状态良好,可以配合神经功能测定,手术成功可期了。

术中麻醉唤醒后与患者保持交谈

神经外科医生利用皮层电刺激进行神经功能测试,精确进行病灶定位后,患者可以再次改为全麻,舒适入睡,静待后续手术了。手术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语言和肢体功能区域,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治疗获益。历时四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拔出喉罩后患者很快苏醒,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正常,没有出现预想的不良情况,顺利返回病房,目前患者恢复状态良好。

再次麻醉后手术正常推进

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过往生活中难以想象的手术方式都已逐步实现。类似于开颅手术术中唤醒、经自然腔道的微微创手术等高新微创手术已慢慢发展常态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