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妹子网购26件衣服后直接退货?品牌们决定拉黑“退货狂”....


话说,


前几天,英国一名25岁的化妆师ShelleyThomas遭遇车内物品被偷,失窃的物品包括23件衣服,这些衣服是她打算早上起来拿去退货的。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据Shelley称,因为要完成一个化妆项目,她在网上购买了26条裙子,然后从中选了3条留下,其他全部打包好,打算退货

 


她把要退货的衣服放在车内,结果在深夜全被偷走了。Shelley称这些被偷的衣服总价超过900英镑(大概是8000元人民币)。


其中一件衣服是来自ASOS的,价值95英镑。

 



“这件事情不仅让我受惊了,而且还让我负债900多英镑,因为我是用信用卡全款支付的。”

 

Shelley报了警后,觉得这小偷一定会把她的昂贵的衣服低价卖出,她在网上发帖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帮助。

 


“我也不是想要回这些衣服,只是我非常心痛,因为我没钱支付信用卡上900多的负债,本来我是打算退回其中的22件的。”

 

“由于有些衣服是超过100英镑的,小偷肯定会转卖出去,所以如果有人给你们提供这些衣服,请告诉我线索。”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


自己本来只是发了一个简单的求助帖,最后居然画风一转,变成了“求喷贴”

 

很多人不但不同情她,而且还觉得她活该。



“所以她只是打算购买这些衣服来拍照然后退货吗?好像她根本不打算买,而是打算不花钱就能用。”

 


“她通过购买退货去利用别的公司的资源,而她反而觉得我们应该同情她,自私的人类啊”

 


“她穿了这些衣服,然后又要退货,恶有恶报了吧”


接着,有网友也指出——这种做法其实已经变得很常见了。

 


“以前在大型的百货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们也经常面对这种情况。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在毕业舞会上把衣服的标签藏起来,然后穿完后就来退货。”


也有一些网友分享自己“光荣的”退货经验。



“我在大学的时候,付不起那些去派对穿的衣服,所以我试过穿着有吊牌的衣服,然后穿完把他们退了。


我不觉得这很难以启齿,我们还是用这种方法买来衣服拍照。”



“我从ASOS买过一套西装,穿着它去面试然后退了。


谢谢ASOS,我得到了工作,而且还记得那套西装很舒服的质感,还有我退的时候连衣服吊牌都没有。”


....


说实话,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商品变得越来越随手可得。轻点几下,货物到家。

 

可是网购衣服也会有苦恼,比如size不对穿不进,图片和实物有误差,收到瑕疵品等等...

 

于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很多商家都给会予免费退货,全额退还。

 

然而,这些本着诚信为先的政策,却被很多人看作是漏洞,并且开始了无下限的利用...

 

就像这次被偷23件衣服的女孩,以及前几天国内上热搜的拍照后退货18件衣服的女生,都是钻退货机制的漏洞。


 

尤其是一些油管博主或者是自称时尚达人,大多数是一些年轻女性,她们从在线时装网店为购买衣服,试穿拍照后又退货


有调查表明30%的消费者承认他们打算网购商品后退货。


而网友感到不解的是,他们为什么要买自己支付不起的商品?


根据消费者心理学分析,无非就是某些消费者虚荣心作怪,贪小便宜,还有存在侥幸心理


而且因为这些退货风气越来越严重,这些连环退货者甚至有了一个专属名词——退货狂:returnaholic


根据全国零售联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商品报失诈骗(Merchandise Lost Fraud),礼品卡诈骗(Gift CardFraud)和衣柜诈骗(Wardrobing Fraud)等都属于常见的类似退货诈骗行为。

 

商品报失诈骗是网友明明收到商品,却向商家表示没有收到而要求重寄,甚至要求退费的诈骗行为;


而礼品卡诈骗则可能是网友拿额度已经被使用完毕的礼品卡向店家要求退费,或是转售给其他不知情的人。

 

常见退货诈骗行为中,比例最高的还是衣柜诈骗。普遍衣柜诈欺方式不外乎就是在特殊节日,或要参加特殊场合前,网友先购买应景物品,如万圣节装扮,圣诞节装饰,或是参加婚礼的礼服等,等使用完毕后再将商品拿回店家要求退货。

 


就在昨天,英国时装网店ASOS和其他一些服装公司,终于针对这些人展开了反击——这些公司把那些恶意退货者列入黑名单,以此来减少恶意退货欺诈造成的每年600亿英镑的损失。

 

有消息称,从上个月起ASOS已经开始进行大量行为数据分析,开始建立黑名单,以此来回击那些流氓购物者,其他零售商也进入了这场报复大戏。

 

五分之一的在线商店也已经收紧他们退货和退款政策。

 


ASOS发给客户的一封电子邮件中,ASOS允许消费者退货的时间已经从28天增加到45天。


28天内退货,消费者得到正常的退款。如果是购买的28天后,45天内退货,消费者会得到一份等同价值的礼券

 

因为时尚单品很容易过时,所以有些商家收到退货,过了趋势之后就很难以等同价格转售出去。

 

而且现在如果没有“包邮包退”,很多人很容易就去别家买了。

 

所以许多商店被迫提供免费邮递服务,这意味着他们面临巨大的快递和处理退货的成本。

 

这还没完,在ASOS决定回击之后,数百ASOS客户的账号被封了...其中很多就是有过退货经历的。包括很多无辜躺枪的_(:з)∠)_

 


“我只退了一些,我真的没有在ASOS买过很多东西,其他人也被封了吗?我表示很懵,很无奈”


 


“这不是谣言,我的账户也是昨天忽然被锁。自从去年12月我就没在ASOS买东西了,而且我上一次退货是在2018年的2月或3月。我只是退了2,3件不合穿的衣服。”

 

同时英国的博登时装公司,也一直提供免费的退货政策,但是他们也发表声明称,他们不会允许人们滥用该政策,把用过的商品拿来退。


消费者研究主管David,说:“我们最近的报告中,显示退货成本已经消耗零售商每年600亿英镑。因为退货,成本飙升,大型小型的商家都处于危险境地。允许限制退货的举动会让退货成本降低。”

 

除了ASOS把一些退货狂列入黑名单,关闭他们的账号以外,美国的企业也开始打击退货狂。


Best Buy、Amazon、JCPenny、维密、丝芙兰等3万家商家正雇佣The Retail Equation公司,对其客户的退货行为进行记录并打分。



The Retail Equation公司通过一个算法计算消费者在这家商店的消费和退货行为,得出一个分数,而这个分数决定了你可以在这家商店的退货次数。

 

如果某顾客退货频繁,分数过低,则会登上“‘黑名单”被禁止退货

 

根据The Retail Equation提供的信息,消费者以下这些行为将会影响你的分数,最终导致被禁退:

 

  • 退掉所购买物品中的大部分东西

  • 退款价格较高的物品

  • 购买一段时间后再退货

  • 没有收据退货

  • 退货那些店里经常被偷的物品

  • 短时间内退货很多商品

  • 在商店关门时退货


网友也纷纷表示赞同,商家把这些退货狂列入黑名单

 


“完全不能接受穿了衣服又拿去退的行为,为什么有人觉得把这些人列入黑名单是不公平的呢?”


但也有网友表示,凭什么要我们来背退货狂的锅?



“现在好了,退货狂让我们的网购变得越来越贵了”



“但是,大部分人退货是因为真的不合身,或者材质看起来很劣质,或者实物看起来差很远等。而且ASOS是随机把人列入黑名单的,而不是针对那些真正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


最后只想说,


便利是件好事,但是前提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7015933/Make-artist-returning-23-dresses-STOLEN-car-leaving-900-pocket.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7031391/Online-retailers-tighten-returns-policies-serial-returners-wear-clothes-send-back.html#comments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6823431/Retail-companies-secret-list-customers-blacklisted-purchases.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2514675/Confessions-returnaholic-The-extreme-tactics-woman-uses-refund-wearing-clothes--matter-old-are.html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带你游遍英国,微信号:weloveuk。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本期推荐阅读:


微信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名媛】 ,获取《父母在国内打工挣钱供你留学,你却在海外换着LV和Prada装名媛》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的海外内容
千万!千万!千万!
记得【星标】或【置顶】INSIGHT视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