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投机空置税催缴已开始:西人大爷路见不平一声吼!

1

今日新上线房源数

温哥华实时房产信息

关注温房网公众号 2万温哥华房源免费看

委托卖房买房热线:
778-999-7777 , 400-969-3269


在BC省NDP政府投机税大棒的恣意态度下,我们皆为顺民?事不关己则必然高高挂起?


不,家住省府维多利亚的这位西人大爷看不下眼了,只因为他看到BC省有一个在此地只付出不获取的特殊群体,他们虽然为本地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成为被投机和空置税压榨最为严重的一群人。 

Maurice Lizin          图源:Submitted


看不下眼的利津大爷因此要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莫里斯•利津(Maurice Lizin)出生于比利时,在非洲长大,51年前移民加拿大,在金融和医药领域都工作过。他现在已经退休,正过着安逸的休闲生活,退休前较长时间内一直在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工作,从普通职员一直做到了管理人员。


最近利津大爷的平静休闲生活有些被打破了,因为这个看上去跟他丝毫不相干的投机空置税。在接受岛报记者采访时,利津透露了他注意到并开始反对投机税的缘由。


利津有一位华人邻居,是一位陪读爸爸。因为是共有物业要共同修屋顶的缘故,利津和这位华人邻居熟识并成为了朋友。


本来利津对投机税了解的并不是太多,但是当他听到自己的邻居朋友讲述了对投机空置税的困惑之后,利津对此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研究,并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某些海外买家来说,投机税是一个极其不公平的税赋


不公平的税赋


申报截止日3月31日已过,据报道省府现将开始联系未在截止日前申报的房主,有的屋主则已经收到了催缴通知单。


卑诗省投机空置税适用于大温地区、菲莎河谷、维多利亚首都地区、基隆拿(Kelowna)和其他部分城市,其主要目的是惩罚炒房行为、抑制都市圈房价。2018年度的投机空置税税率为房产官方估价的0.5%,2019年以后则上涨到2%。


如果房产被申报为房主的主要住所,或在2018年间被出租至少3个月(2019年出租时间要求被提高至6个月),便可豁免于投机空置税。此外,空置房产若符合其他特殊条件,也可免于投机空置税。省府预计,省内超过99%的居民无需缴纳此税。


留学生或留学生陪读父母如果没有身份但已购买房产,则都不在豁免之列。

于是很多留学生父母发现只能通过相互租住对方的房子才能免缴投机税,而且有的已经开始动手操作了。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作为海外人士,又不得不缴纳大额的所得税,而且很快就有可能被BC省府注意到,最终可能被裁定出租无效,并依然需要缴纳投机税。


也有的海外房主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再投入一大笔资金把自己的房子重新改造,再分割出一套合法出租单元,辛苦折腾一番以求免缴投机税。


你会相信这样的结局全是因为住进了自己买的房子里吗?


因此在利津看来,尽管也对本国的太空家庭征税,但是投机空置税实际上还是一种针对外国人的带有“种族定性(Racial Profiling)”意味的税种,针对的几乎就是外国房主,因为“省内超过99%的居民无需缴纳此税”。


虽然官方没有明说,但是把房价上涨的原因归咎于中国买家是相当一部分加拿大国人的观点。投机空置税的靶向是谁也再清楚不过了。


利津认为,中国房产买家成了房价高涨的替罪羊并承受着一波又一波的惩罚性税收等措施。真正做投机的没有被征税。


利津说他所在社区的一套房子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这套投资价值颇高的房子在过去5年中四易其主,房价翻了一倍,前四任房主都通过房屋买卖获取了不菲的投资收益,或者说是投机收益更合适。


令利津倍感气愤的是,这四任房主有三任都是加拿大人,只有一人是波兰人。所以谁才是投机者一目了然。


这样BC政府的矛头和矛盾焦点就不用对准本省大众,而是让无辜的海外买家承受一遍又一遍的蹂躏。而过去允许房屋买卖,任由房价高涨的政府、以及那些在房屋买卖中涉足的银行、律师、中介等机构除了渔利,却丝毫不用负担什么惩罚。


备受惩罚的人群当中更多的是一些来自中国的陪读父母,他们虽然在孩子就学、住房、平日生活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巨大的消费投资,并同样通过PST、GST缴纳了很多的消费税,但是却因为没有工作许可而不能取得任何收入,也没有社会保险号码,不能申报税务或享受退税。


终于诞生的一个世纪笑话就是:他们不得不因为住在自己家里而缴纳高额的投机税。


最最不平等的一点是,当这些海外买家在购买房产时,并没有投机空置税。从根本上来说,投机税针对的历史海外买家是一种违背契约精神的欺辱性行为。


利津认为,投机空置税根本就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出台,因为BC省府已经有了房屋销售税,能够对房屋销售获利征税。BC省府的虚伪之处就在于他们可以针对海外买家这一群体随意践踏,同时却不用遭受任何反抗。


海外买家可以说是被层层盘剥,在寄人篱下的同时又被无情的掠走自己的各种财富。如果有海外买家确实是投机者,更多获利的真正投机者却是加拿大本地人。


掠夺性的做法


海外人士来到加拿大居住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很多是陪读家长。加拿大社会取之于这类人群的利益,几乎可以用掠夺两个字来形容,只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首先是学费方面,国际留学生往往要比本地学生负担多得多的学费,尤其是大学留学生,他们的学费负担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在增长,同时大学国际学生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四倍以上。


现在国际留学生作为比较有组织的群体,正在奋起抗争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包括维多利亚大学在内的诸多BC省大学都在国际学生组织的带领下,正在不断地举行集会和示威,抗议学费的高增长。


利津告诉《岛报》,据他了解,很多国际留学生的父母抛弃国内的安定生活,远渡重洋来到加拿大,本已为加国的经济和消费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一夜之间就为他们强加了这样一种严苛的税务,对他们来说只能算是变本加厉的掠夺。


他认为,这不仅仅对外来人来说是掠夺性的不公平政策,其实也为加拿大本国公民敲响了警钟。


利津说政府的嗜好就是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征税,并以各种可能的名目增加新的税种。比如最常见的个人所得税。


不少人都以为,加拿大的个人所得税是自古就有的,其实大错特错,它的历史比这个国家要短很多。在殖民地时代,以及加拿大建国初期,加拿大沿用的是英国的税法,联邦收入最大的部分,乃是进口货物的关税。


到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加拿大当时做为英国的属国,国家财政也被拖累到崩溃边缘。好在当时的国会上下齐心,执政的保守党和在野的自由党前所未有地团结,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一系列增加收入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以战争的名义,推出个人所得税。


然而,一旦政府尝到了个人所得税的好处之后,就再也不愿吐出这块肥肉了,甚至连省府也加入了进来,征收省一级的个人所得税。之后的几十年里,所得税纳税范围逐渐扩大,税率也迅速攀升,从原先的“富人税”逐渐变成了“大众税”。


在今天,加拿大人的联邦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已达到了33%,而纳税人的比例则已达到总人口的75%。平均每个加拿大人支付的税金是百年前的近300倍。


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也成为每年联邦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个人所得税收入,加拿大各级政府就会停转。


利津认为,即使个人所得税如此苛刻,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还都只是在对个人的收入,也就是增值的财富征税,并没有对个人现有的、已经存在的私人财富和资产征税。


但是投机和空置税正是对个人现有的财富和资产征税的税种,相当于开了一个危险的口子,会让政府进一步地增加更多的税收品类,染指个人的现有财富。


微弱但必要的抗争


对于投机税,习惯了息事宁人的华人很少有反应,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和招数去反应,因此只能用脚投票。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有一些在中国工作但是在温哥华持有房产的华人房主现在看到的是BC省府和部分民众对海外买家“满满的恶意”,于是即使在房价大幅下降的现在也决心清仓、出售自己的房产,不再回来。


大温哥华地区地产局(REBGV)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整个大温地区的总住房销量是1,727套,比去年3月减少了近三成(31.4%,去年3月大温地区总住房销量是2,517套),创下自1986年以来的最低月度销量记录。温哥华房价指数同比跌7.7%,其中独立屋房价指数更是暴跌10.5%至143万元,共管公寓、半独立屋和镇屋房价指数也纷纷下跌。


房价下跌同时,3月温哥华房屋上市量却同比飙升52%,房源充分,买家选择多。各类型房屋与独立屋销量与上市挂牌比分别为13.5%和9.4%。


然而利津认为还有抗争的渠道和必要。


除了自己向各级政府、重要官员、议员写信外,利津还不厌其烦地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利益相关人签名寄出同样的请愿信,尤其是华人房主。


“我写这些信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意识到,受此税种影响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有权站起来反对这个税种。反对的力量来自于人群的数量”。


他认为华人群体中应该有一个挺身而出的带头人,站在省立法会大楼前面的台阶上振臂高呼并勇敢地和社会不公做斗争。


利津说大多数的本地人对于这个税并不关心,因为都没有牵扯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正如省府所鼓吹的那样,这个税99%的省民都不用缴纳。甚至纳税人公益组织 Grumpy Taxpayer$都没有对投机税做出丝毫的分析。


莫里斯也强烈呼吁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给省议员、财务厅长和省长写信,呼吁取消投机税。省府得到的呼吁信号越多,他们才有可能考虑做出点什么事情。


至于未来,莫里斯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做,因为如果通过写信抗议不能凑效的话,下一步只能是集体诉讼,但是这个过程将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


此前在Change.org网站已经有人发起了废除投机税的请愿,并在GoFundMe网站上募集资金以便进行集体诉讼。但是此项募集资金的活动在11个月的时间里也只募集了3万多加币,远没有达到预期30万加币的目标。


利津认为随着政府投机税催缴信的不断寄出,呼吁或参与集体诉讼的人将会有所增多。


在采访完成后,利津又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