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要从国外进口垃圾?




来自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 diqiuzhishiju) 

已获取授权

中国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纺织原料等垃圾在内的24种洋垃圾。然而很多西方国家已经习惯了把生产生活环节中产生的垃圾打包装船,运往中国,禁令一出让全世界垃圾回收产业都感到一场巨大的地震:垃圾没地方去了?!


垃圾没有消失,他只是转移了


垃圾产业的这次震动是因何而来,又会对世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请看今天的文章。



洋垃圾一口嘬



中国垃圾回收的作用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家,这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二十世纪末。199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野蛮扩张的阶段。洋垃圾就是这个时候悄悄进入中国的。


静悄悄,大批量




从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间,中国的年垃圾进口量翻了十倍,从450万吨增长到4500万吨,已经成为了一项大宗交易品。在全国各地,都开设有专门的洋垃圾回收机构和场地,为西方人民改善生存环境做出了“卓越贡献”。



是的,现在不想做这种伟大的“贡献”了

并不想被发好人卡



根据商业咨询机构China Briefing的数据,2016年,美国废纸出口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直接送到了中国,总价值超过22亿美元。欧盟27国同样依赖中国接收废弃物,把87%的再生塑料直接或间接地运往中国。而根据英国《卫报》的统计,英国每年有270万吨废塑料流向中国,占到该国塑料垃圾产量的2/3。




这倒不是因为中国的垃圾回收产业多么成熟,而是因为中国享誉全球的制造业对垃圾回收有着很高的需求。中国收纳的洋垃圾,主要是塑料、废纸、金属材料等,都是还有一定回收利用价值的材料。从废塑料当中回收的新塑料,原料成本比从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新塑料稍显便宜,一旦使用量足够大,就能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


垃圾场分类出的铁制品类



想象来自美国的一个饮料空瓶,随着其他垃圾一起在天津口岸登陆,运往中国河北某处小工厂内被熔化再造成塑料颗粒,随后运往浙江某个注塑厂制成打火机壳子,再在江苏的一家小打火机里和回收金属制作的打火机关一起组装成打火机,最后装船从上海送往欧洲零售。


塑料进化为打火机的旅程



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链条,位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原料从哪里来,产品要到哪里去。


其实连打火机自己也不知道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但是每一个环节都在这场交易中有所收获:美国的垃圾回收企业摆脱了难以处理的塑料;三家小厂收获了中间利润和废塑料与新塑料之间的差价;欧洲消费者得到了廉价的打火机;就连帮助转运这些材料的物流企业也收到了运输费——如果是非法夹带的话收益则更高。




正是因为这个链条运转流畅,在中国低端制造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盈利模式,才让所谓的“洋垃圾”进口屡禁不止。在支持者的眼里看来,这个收益链条的最优美之处在于,在这个垃圾循环的逻辑之中,没有人受到了损失。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庞大的利益链条之下,唯有环境和环境污染中的中国百姓在哭泣。


垃圾回收本来是减少原材料浪费、节约制造成本的好方法。如果废旧塑料分类得当,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性得到相宜的利用,对于环境的影响,并不会比重新制作原材料更大。


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问题在于,面对如此巨大的垃圾量,中国的回收机构显然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洋垃圾当中隐藏的致命因子对环境和附近人员造成的杀伤几乎无人关心。


很多时候却是这样的



洋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不够完全的分拣。虽然发达国家有稳定而高效的垃圾分类系统(比如日本,垃圾分类根据各个县市的规定不同可以多达几十种之多,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道德负担),但这种分拣水平对于垃圾的高效利用仍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日本新居浜市政府官方网站上的垃圾分类信息

但这种分拣水平

对于垃圾的高效利用

仍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当这些洋垃圾流入中国,为了使原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回收机构会雇佣大量人员进行手工分拣。某些不可描述的纪录片中出现的垃圾分拣工,在这些回收机构的底层,是大量存在的。由于垃圾分拣不是一个高利润环节,在自动化技术上的实现也比较麻烦,人工分拣对于老板们来说,仍然是目前最经济最简单的方式。


《塑料王国》中出镜的分拣工大姐


中国 分类 回收 垃圾 垃圾分类 垃圾回收 塑料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