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克兰著名的“鸡血小学”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三)

Photo by Adrien Olichon on Unsplash


刚刚过去的一个周末,和朋友全家一起去了村里的“最酷小首都”惠灵顿,逛吃逛吃的过程中有两件有趣的小事情想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村里老师套路深

人人都爱Rusty


去惠灵顿前几天,Eason小朋友就神秘兮兮和我说:“妈妈,这周末有机会带Rusty 回家和我们一起去惠灵顿哦” 


老母亲一听 Rusty, 立刻来劲了“ 真的吗?妈妈真是盼他好久了” Eason 故作镇定的说“ 你不要激动.....只是这周我感觉有希望而已” 


让老母亲热血沸腾的Rusty, 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其实他不过只是普通的毛绒玩具—一只小狮子。


萌萌的Rusty

但是这可是Eason的班主任去美国旅游的时候,千里迢迢带回新西兰的,做为班级的吉祥物。


作为吉祥物的他只不是一只在班级里的摆设,他是整个班级的至高奖励,每周小朋友们都会有各种表现的积分,到了周五清算的时候,谁的得分最高,就会有此殊荣带Rusty回家,与他共度周末。


老师还制作了一本叫做Rusty~q~s  Adventures 2019

( 2019 Rusty的冒险故事)的书,让每位有幸带他回家过周末的小朋友们周一都要交一篇图文并茂的日记或者海报来介绍与Rusty 共渡的那个周末。

LOVE

小朋友们都非常愿意完成这样的作业,其实就是一篇写作的作业啊,小朋友们无形中增加了一篇额外写作的作业却并不自知,每个人都欢天喜地的完成。


要知道村里是没有作业的,老母亲在家里给他额外布置的中文作业每次都要磨叽半天,但是能在Adventure的日记本上写上自己的Rusty的共度周末的故事,小朋友可是心心念念很久了。


只能说村里的老师会玩、套路深..... 


Eason第一学期都没有带回过Rusty, 只有一周积分比较高了,很有机会带回家,但是那个周末是Rusty的 Laudry time, 老师要带回家给Rusty洗澡,所以失之交臂。


这学期终于有机会了,老母亲也是非常激动,和娃一样心情忐忑的等到周末,我还没有到家,就收到外婆发来的照片,Eason如愿捧得Rusty归!!

路上碰到同学也忍不过住过来抱抱Rusty


没想到Rusty 还有一个精致的小盒子,上面写着 “ Rusty’s bed “ ( Rusty的小床), 再仔细端详他,他身上穿着前面小朋友为他定制的小衣服,还给他盖着小被子,小盒子里还有四只可爱的小拖鞋。


Rusty真的被精心的照顾的很好。顿时我心生感动,连这样一只毛绒玩具都被这样温柔以待,这群娃们真是太有爱心了!

再翻开Rusty’ Adventure ( Rusty 的冒险故事) ,里面图文并茂的记录着他与Eason班上小朋友渡过的所有愉快的周末时光。


有的小朋友为他制作了围巾,有的小朋友带他一起睡觉,一起骑车。还有的家庭甚至带他去村里最高的天空塔登高,坐游艇出海......总之,受到了各种高规格的款待。

带Rusty去奥克兰最高的天空塔过周末,也是很拼的


第二天,我们带着Rusty就去了惠灵顿,一路上Eason都与Rusty形影不离。


带Rusty坐飞机

分享冰淇淋

景点打卡

回来以后,主动的制作了海报(虽然老母亲感觉更像是涂鸦)

一口气用掉了三页纸,密密麻麻的涂满了他的喜悦之情


与Rusty的周末就这样结束了,意犹未尽,期待再次见面!


条件反射的求生意识

我们虽然是逛吃团,但是作为博物馆迷,其它景点可以不去,新西兰国家博物馆 ( Te papa) 可不容错过。

果然,没让我们失望,里面的内容非常有趣。特别是一个区域是专门讲与新西兰有关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每类自然灾害都有小朋友可以互动的游戏。

与新西兰有关的三类灾害

自己制造海啸

自己制造火山喷发

最有趣的还属这个地震小屋。

这间小屋设计的就和自家饭厅一样,里面有很多日常的陈设,在这里讲述的是妈妈和孩子们正在准备吃饭,忽遇地震的场景。


当地震来袭的时候,整间小屋开始晃动。和我们一起进这间小屋的,大多都是大人,只有Eason一名学龄儿童。


我没想到的是当房间刚刚开始晃动时,Eason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到了桌子下面,全房间的大人们先是哄然大笑,随即集体为他鼓掌起来。 


我觉得很好奇,因为他的当时的反应实在太迅速,就像是条件反射,可奥克兰不在地震带上啊,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本能反应呢?


后来Eason告诉我,原来他们在学校已经进行过三次地震的演习了!!!


同去的另一位小哥哥刚刚从魔都来奥克兰上初中,他说他们学校也进行过同样的演习,和国内演习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演习不会告诉是你这是演习,直接拉警报,过了很久警报解除以后才会说明刚才是演习。


另一位朋友看了我的票圈,也分享了有一次他们在After school (类似国内的晚托班),学校在调试警报铃,一听到警铃声,所有小朋友们立马从学校礼堂里都跑出来了,这就是演习到条件反射的好习惯。


我曾经看过一位离开新西兰的女生写的一篇文章,说在新西兰这几年,所受到的培训包括地震集结点、藏身处,海啸警报,逃生门,火灾自救,简易包扎等等,学到的救生常识是她一辈子的财富,以至于她后来环游大半个世界都能用上。


村里的小学虽然没有课本,没有作业,但是焦虑的老母亲这一刻真太欣慰了,这样的救生教育真的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