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IPSC国际演讲赛见闻·续:见证历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与China Daily、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和其他组织无关。

   

    其实在写第一篇随记的时候没觉得会有第二篇,因为我并没有料到两位中国选手竟然双双进了决赛。

   随着对比赛更深入的了解和报道我才发现,第一,这一届IPSC有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名选手参赛,理论上是从全球相关比赛的60万人优中选优汇聚到了伦敦。第二,如果今天想突围全球总决赛,跻身TOP6,除了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已备演讲需要达到相应的高分,选手们必须分别在各自即席演讲的八人小组中拿到第一才有可能晋级全球总决赛。赛制非常残酷和激烈,即使是这样,我们两位代表也顺利晋级。


(我是真的觉得这个小姐姐有年轻版的寡姐的神韵,现场感觉更强烈)


   公布结果的时候,昨天提到的Candy女士特意安排我站在最最前排拍照(后来才知道她的用意,其实她应该早半个小时就知道了结果)。每公布全球六强其中一个的名字时,全场都是各种欢呼和口哨,到了咱们国家两个选手这里,自然是不会少。当我惊奇的发现他们两个都晋级的时候,我真的差点泪水涌了出来,到我们三个激动相拥的时候我更是差点哭出声:这是中国的骄傲,他们俩刷新了39年来IPSC国际公共演讲比赛的历史,成为首个选手双双进入(当然其实别的国家地区派两个来参赛的其实也屈指可数,基本都是一个国家一个人)全球总决赛的国家。

   你想想,从院选,校选,市选,(省选),国赛半决,国赛总决,全球半决一路走来——不过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由于上一届21世纪杯也就是我这一届的国赛,清华姜大佬拿到了全国TOP5,这一届清华选手直接保送全国半决,不用经历前面的层层选拔——但依然还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那个时候站在他们俩身边,我意识到自己好像突然老了,虽然我们分别是98/99/02年生人吧。感觉世界已经属于更牛批、更推前浪的年轻人了。



   (小范、陈仙儿和我)

    这里也提一下我对两位选手的看法。陈逸贤同学我觉得应该叫陈一仙才对,各种能力值就是神仙水平,迷妹众多粉丝无数,“清华刘昊然”“中国谢尔顿”的称号早已远扬。除了英语演讲本身,据说他才大二却已经多次发表重量级的学术论文了,而且人称清华物理歌歌王。他给我一种守望者漫画里曼哈顿博士一般的存在,无所不能又超然物外、风轻云淡,不为物喜不已己悲的沉着稳定型选手。我能感受到他和他女朋友是特别恩爱(对,迷妹们别想了),两次已备演讲都用了他和女朋友的例子,满嘴狗粮。我记得他给我说过“不想当网红”,低调的不行,大家也不要太刻意捧他了,静静膜拜就好了。

   范同学比我小个四岁,还是个南外的高中生。我第一次知道南外的无敌存在是高三去打口译比赛,最后我们全国十强里好像有三四个南外的,年龄还都比我小。小范同学不仅有着17岁少年不应该有的超高英语水平,他还特别贴心,待人接物相当有教养,情商极高,一开始不认识我的时候还叫我“老师”“您”,后来也是一见到我在拍照和采访都是“辛苦啦辛苦啦”;当我告诉他由于他和陈同学的即席演讲时间冲突,导致我由于上面要求要优先录陈同学的,他虽然眼睛里略过一丝失望,但是立刻说“没有问题的”,让我放心去录,这也让我下决心最后想了办法找了人用了我的备用手机也要把他的表现录下来。他有非常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此祝他心想事成,前途无量。


  说回下午的全球总决赛。地点是在名字就很fancy的英国皇家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它成立于1799年,这里曾经是法拉第等著名学界人士演讲与讨论的场所,也是伦敦圣诞演讲集会所在处,可谓是殿堂级的演讲圣地。这个地方非常非常符合这个比赛的定位和气质。




  最后全球总决比赛本身其实就是神仙打架,我都觉得没有任何必要角逐冠亚军,本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事情,观赏性质极强,很多都是教科书级的,再加上整个观众席的人可以随意提问(我觉得国内演讲比赛也可以考虑加入这点,挑战性极强)——而且这些观众席也都不是一般人,不乏各国使馆文化参赞、UCLLSE等当地大学教授和往届比赛获奖的选手等等。



  最后的赛果是我们两位选手没能进入前二。虽然我觉得陈同学做的已备演讲的观众效果是最好的——尤其是事后得知这是公布结果后两个小时写出来的——可我觉得这真的没什么,都已经是这一年的全球前6了,相当于是十万分之一,已经是顶尖至极的水准了。

  比赛相关内容等这个周末之后,我就有自己录的视频的使用权了,包括昨天的一些精彩演讲,我都可以写一些简单的分析,这个可能得是一两个月后暑假的事情了。


  还是说说和我工作相关的事情。第二天的工作似乎变得更复杂了。Candy又开始不断向我引荐国际英语联合会(English Speaking Union)的中高层,光中午的头一个小时就见到了三位,都闲聊了几句。Candy的本意是想通过我联系到China Daily寻求更深度的合作,但是我多次表明了我第一不是正经学传媒记者的专业人士,第二those things she asked are way above my pay level更重要的是,讲道理我是China Daily旗下的21世纪杯比赛派来对比赛本身和中国选手做报道的,可是ESU的人总把我当CD的代表,这就非常、非常尴尬和难以操作,因为我同时可以是China Daily的人但technically我其实又不是。

  可作为全场唯一一个有Press标识的人,各路人士都跑来和你握手闲谈,我感觉就今天握的手比我这辈子的都多(而且我注意到英国女性几乎每个人都是双手冰凉的)。甚者,来自使馆的文化司受邀观摩的我国政府官员都要加我的微信,在我解释一番后才作罢;可是对于不太懂这个运作的老外来说,我就是CD在这里的代言人。在转角,我碰到了ESU的主席。



  这位大佬上次见他是在什么地方呢?当时21世纪杯国赛现场宣传片的片头寄语是他。这位老哥还有个Lord的头衔...这可把我激动坏了,但是出于“专业素养”我并不能表现出来。他一见到我竟然就主动伸手Congratulations on China and China Daily! 我有点懵,显然他又把我当CD的人了,我就赶紧趁机问了他关于中国选手今天表现的问题,他很高兴的说了两句,最后递给了我他的名片。

 上次我收到这种高端名片还是大一暑假在首都机场接送留学生时,某个中东国家的使馆中层官员给的名片;接着这个记录被昨晚意外采访到的IPSC比赛组织者、ESU的高级干事递来的名片刷新;然后就是今天干脆ESU的主席老大给我递了名片(而我却没有递过我的,因为我也没有,菜鸡本色尽显)但放在98年前,这主席就是温斯顿丘吉尔啊...


 不管怎么说,这两天的经历虽然忙碌、疲惫,旅店和比赛场所两点一线,泰晤士河都没见到过一眼,但是也毫无疑问收获满满,这不仅仅是一次做国际赛事记者的机会,对英语演讲这件事本身的眼界,还是自己在公关处理,社会交际上的能力都是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我和Candy女士的合影


走之前我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关于赛事演讲的录像、音频和分析,还是请各位继续关注我的公众号的后续内容(画大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