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师老校长甘锦泉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微苍梧 即可关注微苍梧


吾师吾友| 锦泉老师

□覃炜明

甘锦泉老师。(图片选自甘老师生前微信)


如果以时间算,锦泉老师是为我授课时间最短的老师,但是他却是后来经常和我见面的老师。


原因是我们都来到了广东顺德。我是1999年通过工作调动来到顺德;而锦泉老师是退休了,因为儿子在顺德工作,老来从子,在顺德安度晚年。又因为锦泉老师有学生韦丽花女士在顺德惠美庄工作,韦是好客之人,经常设席宴请锦泉老师夫妇。因为我是老乡,而且我和锦泉老师也有一段师生情谊,所以我经常在韦女士席上和锦泉老师相遇和交谈。——而正是因为有后来的相遇,让我一直保存了和锦泉老师相处的那些日子已经有些久远的回忆。


和锦泉老师相识是在1978年春天。上一年冬天我参加文革后首次高考,被苍梧师范录取,入学时候已经是1978年春天。锦泉老师那一年刚刚从夏郢中学调到苍梧师范,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本来我喜欢语文,完全有机会成为锦泉老师的得意门生,但是因为那时候苍梧县缺乏初中数学和化学老师,我们入学学了一个月的普通中师的课程(包括语文),马上就按照满足初中数学和化学老师的要求,临时改为按两个专科设置的课程授课了,锦泉老师的语文课中途就这样突然停课了。所以关于锦泉老师给我授课的情况,我只记得他是第一个教我拼音字母aoe的老师(我小学适逢文革,没有学过拼音),而他读课文的普通话发音卷舌音读得特别清晰,让人很难想象他的老家在广西平南,和我一样也是从小在白话土话包围中长大的农家孩子。


因为不再学语文,和锦泉老师的联系自然就不多了。只记得帮他在白陶瓷花瓶上画过一些花鸟,还给他画过一幅猛虎下山图,他曾经挂在饭厅的墙上。那时候能够画画的人不多,我这些特别粗糙的手艺也能够登上锦泉师的大雅之堂,这实在也给当时学业上很不争气的我(我数学和化学的基础基本为零)增加了少许的自信。


    甘锦泉老师的书法,潇洒飘逸。


事实是我从苍梧师范毕业以后,和锦泉老师就一直再没有什么联系了。后来我去梧州教育学院进修中文,锦泉老师已经担任了苍梧师范校长。到我毕业的时候,教育学院院长许柏龄想留我在学院做学生工作,他去苍梧县找一位副县长,联系我的调动,但是因为我是带薪学习的,没有得到同意。我回苍梧工作以后,许柏龄院长的继任人焦尧秋院长继续联系苍梧县,要调我回母校,但是他的活动也没有结果。跑了一趟苍梧,焦院长倒是告诉我,苍梧师范的校长甘锦泉申请调入教育学院,已经得到人事部门同意了。


我那时候虽然毕业了,但是仍然兼任教育学院“红烛文学社”的总干事,继续办着一份铅印的《红烛文学报》。想到锦泉老师即将调入学院,曾经请他为《红烛文学报》题写了“红烛”两个字,作为报头。锦泉老师的毛笔字,苍劲有力,为《红烛文学版》一下增辉不少。又曾经听说锦泉校长原来要选入苍梧县政府做副县长,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弃官场而入高校?我没有打听。反正现实就是,作为一名苍梧县的名教师,锦泉老师轻而易举的调到了梧州教育学院,而我名不见经传,即使梧州教育学院两任院长亲自出马,我还是无法离开苍梧县。我只能判断是我自己不会办事,也或者梧州人事部门根本就没有把我这个乡下人的价值放在眼里,让我失去了和锦泉老师(当然也和其他老师)可能成为同事的机会。


不过后来峰回路转。我没有去梧州教育学院,但是却先是调到县委宣传部,随后又上调到了梧州市委宣传部,再后来又到了梧州电视台,甚至最后来到了广东……这段时间我和锦泉老师实际也没有什么交集了。


一直到2000年顺德花博会,在陈村花卉世界,再见锦泉老师的时候,我才知道他的儿子也在顺德工作,听说在一家大企业做财务总监,而且锦泉老师也退休了了,来顺德常住了。这次见面还了解到师母和我居然是一个姓氏,而他的两个儿子居然也是我太太的学生,看起来我和锦泉老师一下就有了“亲上加亲”的味道。我想锦泉老师既然来到顺德,以后见面的机会一定很多。


甘锦泉老师的山水画,受传统文人画的影响,清新秀丽。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我是一个不太善于应酬的人,很多老乡的饭局,我都经常缺席,只是过年前后的应酬,我会选择性参加。也就是说,实际上我每年也就有那么一次两次与锦泉老师见。见面的时候,当然也谈读书的时候,和同学怎么样戏弄他的两个小公子,也谈他的书法和绘画,甚至谈他在桂林读书参加大串联的情景。有一次锦泉老师说想开班教授书画,一来可以消遣一下退休的日子,二来也可以发挥一下余热。我知道锦泉老师书法了得,特别是行书潇洒飘逸,梧州很多单位曾经用他的书法做招牌,从手机看到的作品看,他的国画(据说是退休了才学的)秉承了书法的秀美,意境清丽,虽然没有看到原件,但是我也特别喜欢。于是我就找一个同事商量,计划是租用她的房子的地下车库,开一个书画培训班,由我来运营,锦泉老师执教,再请一两个助手……可惜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我被调到南海驻站,不久又得到锦泉老师患病住院的消息,此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之后因为离开顺德,极少参加老乡聚会,打听到锦泉老师的情况,好像不是很乐观,据说花了不少钱。有一次回梧州,甚至有老师问我:锦泉老师是不是已经作古?我说不太可能吧?但是我承认自己也不太了解情况。及至我从南海回来,有一年韦女士约饭,我又见到了死里逃生的锦泉老师:大病一场,人很瘦了,说话力气减了很多,甚至夹菜也需要师母照顾,说到办班一事,显然已经心有余力不足,我也不忍心再提任何他事,只希望锦泉老师养好身体。几次吃饭,他曾经邀我去他位于凤南花园的居室参观,但是看到锦泉老师身体不怎么灵便,参观事也就一拖再拖。


大约前年的冬天,锦泉老师突然约茶顺峰山庄,同时还有他的一位在广州公安局工作的学生。就是在这个茶局上,锦泉老师告诉我,他要搬到广州了,因为儿子已经离开顺德,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广州,他要跟随儿子,凤南花园的房子已经卖了出去了。知道这个消息,很少主动宴请别人的我,当晚就选择在顺德伦教一个环境优雅的私房菜店(悦源小筑),邀了几个老乡,一起为锦泉老师饯行。因为我不知道锦泉老师能够吃什么,不能够吃什么,所以席间临时叫一些锦泉老师能够吃的素菜。饭后大家握手告别,约定以后有时间去老师的新居再饮。

甘锦泉老师画的牡丹,雍容中不乏典雅。


此次分手,竟然成永别。215日中午,一个老乡群发布师母发出的消息,消息云:与我一起共同度过五十个春秋的爱人甘锦泉于215日上午930分离我而去了。感谢各位关心。


我愕然!


当天下午,在一个同学群上,我看到了不少悼念锦泉老师的诗词。我生性愚钝,不但不善辞令,更不会写诗,唯有用零零散散的文字,回忆我和锦泉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


先生归净土;后学作悲歌。愿锦泉老师安息!

2019-2-24·顺德

 (以上书画作品均选自小年糕有声影集之《甘锦泉作品欣赏》)


   本文作者简介:覃炜明,笔名微明、微鸣、丹顶鹤、何求,一九五七年生于广西苍梧县,现居广东顺德。已公开发表散文、小说、杂文、评论180万字。著有散文集《碎光》(2002 广西民族出版社)《活在吾乡》(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登“开卷”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51位)。



■附朋友圈悼念锦泉老师的诗词:


缅怀甘老锦泉先生

◎严锦尧

别后十载与恩师古砚斋主甘翁苍梧再聚又别有作并赠

凤岭高台九十九,闲人曾经千日走。少年长作南柯梦,欲骑白云捉苍狗。闻道南山有高士,道力弥深德弥厚。未使聪明荒世业,心机只向杏坛守。高士幼存凌霄志,凡眼焉能辨真否。二九昂昂试三殿,即时名列金榜首。四载风流倾漓水,同门啧啧谓之偶。精嚼琴诗勤歌赋,湘毫时时不离手。一章一句伏波动,一横一捺叠彩羞。隐如轻泉出岩岫,放如平川飞走兽。气吞山河砚底聚,力发笔端檀背透。健如岳巅苍松古,灵如篱边黄菊瘦。一轴争辉扶桑国,樱花亦输牡丹秀。最是松风梅骨格,不恃才高逾八斗。慈心独择寒门注,未恋高门万户侯。南圃力种桃李,芬芳簇簇其左右。予甚幸之程门拜,经年为徒亦为友。但憾智微手拙拙,皮毛未得互折柳。此别茫茫八百里,长堤分枝若分藕。无悔南山耕读苦,所获吾生足可受。问公艺德何能表,尽在莘莘学子口。此缘只待浔江续,共煮云山一觚酒!

 

泣挽甘锦泉校长

含悲粤水倾残墨

有幸瑶台赋好诗

梧州 没有 老师 苍梧县 锦泉 锦泉老师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