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新西兰(摄影秘籍)

这篇白话文可能不是最能帮助你入境,最能教你办签证(根本不能,因为这里压根没写),教你如何省钱,如何拿车等等(其实我也想写清,但是我一提笔,我就想,我去这活我不行,至少现在是不行的)。
不过这一定是最能种草你来 新西兰 拍风光的一篇文章,也是最能刺激你加入户外自虐小组的文章之一。

风很大,我想:坐在灯下也许会暖一点。一个人上路的孤独和空虚感,始终徘徊在整趟旅途中,夹杂在喜悦被冲淡后的瞬间,汹涌而至。

站在巨石群中,它们是我的城墙,天上的,是无尽的宝石,今夜这一切都是我的。

潮水从我腰间涌过,哗的下落,眼前的礁石露出水面。爬在礁石的海星,流落的潮水,立在海中的巨石和夹缝中透出的阳光。

早上的雪很严实,不用担心一不小心陷进雪里,顺着阳光一转头,看到我见过最高冷的厕所。

林间阳光斑驳,缺不刺眼,绿意盎然,瀑布小而静谧,流水石上青苔过。

一幕一幕在我脑中留下烙印,是一个如此生意蓬勃令人亲近的大自然陪我度过的这33天。

乱七八糟Tips:


7月就已将过年的机票酒店还有最要命的签证弄好了,随着突然的离职,便有了让这个五年多次签提前登场的机会了。头疼,过年还得再跑一趟,嘚瑟脸~
Tips:1, 奥克兰 入境转机时间,我花了2小时完成入境(从下飞机算,十一黄金周刚结束)也有快的(45分钟就够的)。实际上入境是非常快的,只是卡在入境申报这个环节上。出境的时候走的电子 通道 ,护照在机器上刷一下就完成出境了。
所以 奥克兰 国内下一趟飞还是预留充足点。国际转国内航站楼大概十分钟步行。指示清晰。

2.入境申报用过的户外产品,要注意,全新的跟检查的说下就好,直接过x光机了。用过的会拿出来做生物检查,你入境后在外面领取,大概会多花个十来分钟。除非你带了些真的活的东西,其他基本都可以过的,要是没申报就会有500纽的罚款。所以务必如实申报。

3.这边天气温差太大,前一天中午在bluff有28度,两天后的同一时间在tekapo就只有5度了。所以如果要户外的,可以往多的带。就像我看十月天气一般给的平均温度是10-15度,实际上我经历过的大概是0-28度,地面海拔,上山海拔攀爬后又远远不一样。
4.天气查met service, 新西兰 的天气预报站,云图,雨图都有,最好结合来看。对于拍照的朋友来说,潮汐,潮水位里面也有!
5.对于一个人出行,车载冲大概就是你相依为命的东西,请不要落下。
6.够靠南,站的高,环境好,是可以看到南极光的。
记得选南北半球,一般6-9月会好一些,当然这个时间段正值冬天,也是一年雨水最多的季节。如果命好,十月都是有机会看的到的。
http://www.aurora-service.net/aurora-forecast/ 
7.我坐的澳航,去程在 悉尼 ,回程 布里斯班 转机,亲测打登机牌必须出示澳洲过境签证(大概花了十个工作日,资料要求还是蛮多的)。澳航大妈我就不说啥了,但是起飞降落是我坐的航空中感觉最微小的。还有就是澳航是我坐过机餐最好的,特别是那个黄油烤的法式香酥蒜蓉包甚至我有点想用期待来形容。

来回转机时间都是两个小时,去程晚点一个钟都刚好,没有赶的接上下一趟。下飞机就有引导人员,还需再过一次安检。两个小时我觉得是个够用的时间。另外加一句, 悉尼 机场明显没有 布里斯班 的好。
(过年回来我再补上 新加坡 樟宜机场的体感。)
8.关于各处hut的介绍,在官方的doc网站里有详细的信息,有计划的务必看一下。后面有些Muller hut和pouakai hut的具体问题可以参考。
9.对于solo的朋友,不想开车的朋友坐大巴可以买时间票,大概400纽60小时,基本可以环岛大半圈了。但是有些票是有实效的,就是限定半个月,一个月内用完。
10.想到再补充。

环岛事宜(租车,上路Tips,油价)

住宿我可能没啥推荐的,因为我一个人在路上所以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睡的dom,就是床位(便宜有20纽的,贵的40纽,基本都在这个区间),有时就直接帐篷搭在要等日出的地方或者holiday park,有时很晚下山或者赶路回到城里十点,十一点就找点吃的在车里睡了。
租租车推荐的探途离线地图基本是可以信赖的,加上下的 新西兰 离线地图也就2,300m的大小,有点不好的事会报错方向,所以带个手机车载支架还是有必要,自己看着地图,肯定错不了的。另外有些偏远的地方,初始化(它需要定到位才会初始化)会比较慢。

租车



对于同样的车在旺季淡季价钱也可以天差地别的,例如我这个时候,租租车上rav4最便宜可以到220+rmb一天,我给的价格都是全险的,而同样在租租车上看一个月后过年的rav4最便宜的全险套餐也要650+.最后别记得忘带驾照原件和 新西兰 认可的翻译件(租租车送的那个翻译件就是可以的)。订单我两次都没出示,不过最好还是手机里备着了。
对于一两个人出行,可以看下我租车的车型情况
北岛租的tida,后备箱空间非常大,主要是很深。一箱油加满100纽,大概能开500+km,到北岛提前四天定的,139一天无忧租。

北岛最后的里程数116961-114906=2055KM
出于时间原因放弃了cape reinga,没有去wellington,里程大概少了1000km的样子。所以北岛一圈下来大概在3000出头km的样子。

南岛租的prius,刚好结束十一淡季时也算抄了个底价,151一 天全 险(车行Hitch),一箱油也大概100纽,至少700+km,不乱踩油门估计800km没问题,而且启动超级平稳,混动车特点,无需充电,就是上坡记得吧Eco mode 换成power mode,空间简直跟个小suv一样,这台车有便宜时强烈推荐。

边上的应该是老斯巴鲁,所以prius看起来不显大,但是跟别的车一比发现还是蛮大台的。

74159-69917=4232km,南岛虽然没走picton,没去海边那个小镇,但是从西海岸来回了一趟takaka,我想是可以弥补这个公里的,所以南岛一圈下来4000+km左右。最后2055+4232=6287km,也成为了这趟旅途最后定格下来的数字。回来再一算下,嗯,差不多可以从 深圳 来回一趟 哈尔滨 了。
ps:33天来没有任何过路费。但是听说往cape reinga的又个隧道是有几纽的,但不是一定要走的路。

油价

油价明显北岛便宜不少,大部分都在2.3上下, 奥克兰 机场周边大概2.5纽/升,但到居民区大概就只有2.3这样,同样3号公路 Hamilton区间,城北头2.28,城南边2.22这样。
南岛wanaka和queen明显两个高点,都在2.5以上,南边的ivercargill反而是最便宜的,
下面这图是我路过每个点记录的最低油价,可以供大家参考大致油价高低以便选择加油点。加油站基本都在路口,主路边,不会让你兜来兜去去找油站的。

上路Tips

新西兰 的路非常宽,会比 北欧 的好开的多。 大城 区切记不要路上掉头,多找转盘,挺多的。
夜路的时候,这边习惯都是开着大灯的,即使会车了也不会关,把远光关掉就好了。晚上,如果后面车想超车的时候,一般会双闪提醒你,这时你应该打左灯,然后车往边上靠,稍微减一点速,这样后面的车可以迅速压线从边上超过。
主路(编号个位数)特点是每几公里就会设置超车段,所以在主路上如果没有特别赶时间的事就不要夸线超车了。
非主路路段则需在虚线的情况下。确保对面没车来才超车(最好在直路,视野有保证)。
晚上如果在车中睡的时候,不要停主路边,可能会得到交警的奖励的罚单一张,我在别人车上看过,形状类似于的士发票没扯掉,很长一串的时候。
这边大车司机都很 礼让 ,所以不要急着去超车,一般等到有得靠边的都会停下来让你先过的。很多老外开房车也会。很喜欢这种感觉,大家都相互为大家考虑。当然我回来后就立刻改回来,因为这样我可能一天还在我的小区门口。
至于最多人说的左右舵转换的问题,我想完全就是个人问题了,有人可能半天就基本习惯了,有人感觉自己就上不了手。我个人给的意见就是心理不要太给自己压力,觉得自己不ok这很重要。对于第一次接触右舵的,刚拿到车可能会有点懵,我就是这样,我觉得先停路边,观察路口别人开车的行车习惯可能会有帮助。然后不要拿了车就往市区钻,市区的路况复杂的多。实在不行就麻烦同行的司机辛苦点,或者坐大巴玩都是没问题的(大巴班次不会太多,把点要卡好)。

你们最想要的 摄影秘籍

器材上我带的是D800e D610这两个几年前出的全画幅机身,对于风光摄影,尼康,索尼的优势明显强于佳能。但这句话不意味佳能就不能拍风光了。知名的云漫大师在换中画幅的之前就是用的5d4.这话放这里主要是希望大家切记器材的差距和短板,都可以通过各种技巧弥补,构图和创意才是画龙点睛的那一下。
风光镜头肯定是广角为主,中长为辅。
如果硬是要推荐相机组合,经济足够的直接上A7r3+16-35Gm 大概3w2出头,配齐中长焦段(中长可以不用买GM系列)+滤镜系统下来4w左右。当然如果你要是会经常冬天去 俄罗斯 , 加拿大 ,各种冰川雪山,我建议直接把sony从清单上划掉。今年3月在gorek shep,一个满格的电池只拍了6张就空了,这个经历我大概可以铭记一辈子了。详细可以看我 尼泊尔 的游记。
同等等级的推荐佳能D850+14-24/2.8适马大概2w4+ 佳能的5d4+16-35f2.8原厂 2w4+
如果预算不够 可以考虑入门全画幅 D750/610+15/30 腾龙 1w-1w2。佳能6d+16-35f4 1w1
推荐全画幅的原因是底(cmos)的成像和感光性能的确强过半画幅不少,而且现在这个年头,半画幅与入门全画幅价格相差的真不多。
对于风光的人,三脚架是绝对不可以不带的。不是说要够专业的几千的捷信,预算多就买个一千多的国产碳纤维,不足就买个200,300的铝合金的。便携盒稳定之间做考虑就好。
风光狗必须要的CPL(加反光,减反光),ND减光镜(拍海拍水流,拍云)。这一部分也是尼康用户最不喜欢的地方,所有好广角都是灯泡头,150mm的滤镜系统跟相机差不了多少了。

接下来才是最棒的,我会推荐一些绝对不能错过的地方,并且会细说下拍摄是要注意什么,会用到些什么技巧,我是怎么想的。
图片以时间顺序,所以你看到哪个图觉得有深厚的兴趣,可以用右手边上的电梯直接跳去对应的段落。

日落的Castle point
对于我睡了一个晚上的地方(我还是有点冒险,建议不要一个人过夜),实际上是基本每个到南岛的人都会经过的地方,它是逆时针环岛的第一站,在这个全方面被巨石包围的这块丘陵,我想你只需要走上一整天,一定能发掘自己的独家机位。
HDR大家都知道。这张即使是太阳已经落在山头了,而实际环境光比相差绝对不止三档,意思就是高光处太亮(太阳)暗部有点暗(各种影子)。所以包围曝光再合并做HDR是必须的。PS,LR中如何做那是教程了,我这里不细说。
星芒取决于镜头,现在好一些的镜头在小光圈是形成的光斑都会有不错的星芒表现,当然也有列外的,例如尼康自己的看家风光头14-24.

wharariki beach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就算有很多走南岛大环线的也漏掉的点。我说个绝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方面,win10系统默认的屏保就取自这里。
然而连续两天的阴雨天,让天气变的糟糕透顶,也让气温环境变的难以忍受,最终这个原本我心中最期待之一的点,也变成最心碎的点。
由于天空没有太多细节,我选择后期将天空径向模糊的做得更有动感。风和海水形成的条纹沙线是我找到比较有吸引和冲击力的前景。总体后期做黑白主要是因为阴沉的天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天地失色,也跟我当时落寞的心情对的上。
这张图有不少问题,这边提出希望能帮助以后来这里的摄影狗不犯同样的问题。
一是海水,快门选着了一个小短门,海浪的形状还是比较明显,跟画面显得不太搭调。10-30s的快门比较好,可以让海浪不过于显眼(抢镜)。
二是所处位置在一个低潮露出的沙滩上,所以沙很细,如果慢门切记确认三脚架稳当了,特别是再次上岸的海浪又会对沙地有所影响。

Motukiekie beach
在greymouth边,作为 新西兰 旅游局官方的宣传画面,必须是这一个行程上最刺激最记忆深刻的点。
算好时机在这边等了三天能拍到觉得非常幸运了。
技巧没太多,算好时间,保证人不被海浪冲翻就好。浪最低的时候却不是最好的出照片的时刻,这是这个点最讨厌也是最刺激的部分。
这么特别的地方,我当然写了单独的攻略。可以看隐藏在greymouth的宝藏那一段落。

孤独的树
在路上跟我同步了两天的 德国 摄影师Volker跟我说,我买机票时对 新西兰 唯一的认识就是这个孤独的树。当我看到它,我就知道我应该来见它。这难道就是 欧洲 老外的浪漫主义!!?我想说才不!这叫有钱就能为所欲为。
总共在wanaka的16小时中,除去卖菜做饭洗澡的3小时,睡觉的7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基本都站在树前死耗了。
对于每个来南岛的人都手持一张的照片,都有着类似角度,能做的就是等待更美的云,更别致的光线。
还有就是把细节处理的更好。
建议点我只能说金秋是更好一点的时间(3月末到四月末)。图中的有点像喷火龙的云是我觉得还有一些特色的地方。

皇后镇 skyline 上的观景台
这个同样属于大家不只都会去,而且会记忆深刻的地方。相信大家也知道这个机位,因为马云爸爸上蛮多skyline的商品图片用的就是这个吧。
这里我个人觉得光板天(没有一丝云)会更好看些,色调更纯。这个是春天时候,对面山头只有一丝雪,在fregburger(网红 汉堡 店)看过一张冬天的,非常漂亮。心想总得冬天去一次。当然 皇后镇 即使在深春依然还会有下雪的时候,只是雪难积起来了。
同样两张做曝光包围。后期颜色做纯,记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后期方向跟着自己当时用眼睛看到的感觉走。

milford峡湾
自认为在这里没有遇到最好的潮位时间,日落日出差别不会太大,日出略胜一些,至少日出好天气真是需要一些机遇,嗯运气可能都不足表达出峡湾日出好天气的难遇。
峡湾里的被冲回沙滩的树木枝干,还有长满青苔的石头是这里最棒的前景,这里有着永不相同的树木枝干,也许今天这样,明天就那个模样了。
即兴发挥是这的特点,而日落时分拍倒影这一点我觉得在低潮位时比较好,海水在外滩。如果在高潮位,海水在内滩,里面有个钟泡沫,不是很应景(我拍的就是在高潮位的,可以跳过去看)。
前景在峡湾内,没有光,远景和前景的光比至少差4档,所以曝光包围是一定要的。如果前景非常贴镜头的时候,景深包围也是必要的。

matai falls
基本是所有景点瀑布里最小的,却是我最喜欢的。环境非常协调,树木中透出的光打在青苔上,真是上帝给布置好的拍摄现场一般。这个图是后期最少的,基本只需局部加亮,局部加饱和就出来了。
前期的水流拍摄速度也是我喜欢的,刚好使得前面在石头上留下的水流形成拉丝的感觉,而进到水潭的地方化成水雾。
拍瀑布,我个人推荐两个方式,一是高速定格,对于比较宏大的瀑布可以用,1/200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将落下的瀑布定在在水滴水雾的形式。
二是小慢门,从1/10-2s都可以尝试,取决于瀑布流动的速度。主要是凸显水流流过形成的线条感。

Mueller hut的木屋,这是个我完全没想过的点。
本来夏天这个木屋要走楼梯上去,然后这个季节整个地表面都给积雪所覆盖。
图中用的中长焦来将整个图片显得更 加平 面。实际我距离这个木屋大概30,40米,背后是日出时分升温,雪山上的云雾在阳光中变得通黄一片。
并没太多技巧的,只是说长焦也许用的不多,但是需要时真的不能少。
后期方向就是把纯色感做的更强,然后照片的最主体,红房子一定要够显眼。

MT cook/aoraki
同样是基本人所有人都会路过的地方,但是会在这个国家公园留上的时间并不会太多。
摄影几个点实际在很多人都走过的hook valley track上。二桥过后,边上的河流,三桥过后右手边的水潭,最后冰河如果是冬天,入夜时分,初晨时刻还能在冰河湖拍到平静的倒影,但这这个季节,水太浑浊了。
拍摄要点就是等待日落 金山 那一刻,也可以是日出前,天变粉的那一刹那。要做的就是千万别看呆,干净按快门。。。

Tekapo牧羊人教堂
要做的也只有等时间,观星大点,并不一定是拍星好的地方。
在这里呆的四晚,甚至于最后一晚直接车停在门口睡车里,冷的我要死。终于在动身回 基督城 的前一刻遇到最美的清晨。Pink day所有都是粉色的。
这里说的是拍照一定要有规划,根据天气来做计划,我当然是看天气有机会才会在车里睡的。。。不要傻等,会把自己弄的很难受的。

Cathedral cove教堂湾
算是北岛最方便去的地方之一。这里如果遇到个好天,出片的机会非常高,我先只放一张意思下。
画面很简洁,沙滩,海浪和船帆石。主体很明确,就是画中的船帆石,海浪线和沙滩上的线条有引导的作用。颜色也很简单,被阳光照到的地上都泛金光,天上是深邃的蓝。

Castle point
人际罕至的海滩,当站在沙滩上时,你会诧异竟然还有如此特别的地方,我似乎就像傻发现了一块保障,立马打了鸡血。本来天都很好的,计划从下午拍到第二天早上。无奈突然西边起了一层云,只得日落前就退出去了。
你在这可以看到 灯塔 ,崎岖的海岸线,礁石内的沙滩,一切看来都是一张风光大片的影子。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你最喜欢的角度,等待日落日出的到来。

Taranaki
南半球的 富士山 ,山上这个水潭成就了这个机位,雪顶和它的倒影,在黄昏期间无比动人。
CPL不是必须的,但会大大提升反射水面的成像。
水面倒影成像偏暗,可以做下包围。两张够了。当然顶级机器,一张也够的,暗部找的回来的。
由于地形经常起云,春天看到的机会小不少,相信夏天会好很多。当然夏天的雪可能只有最尖端那一点。
另外值得一提,这个雪顶是可以登峰的。就是可以到达最顶端。快的话来回2天。慢的三天也够。是不是有点想法了。但是切记不要Solo,量力而行。

一场星空约会

全幅机拍星优势大很多,我这话就放这里了。
不代表其他相机就不行,只是拍出来没那么细腻。
下面就说如何来拍星空。
第一步,相机m档,参数设定为ISO12800(可能半画幅默认只能开到6400)+ f最大值(通常为2.8-4)+15s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南半球,春天日落后朝西,夏天日出前朝东,秋天下半夜朝西,冬天整夜朝西。)这个为测试和找星参数。如果这个参数你拍不到明显的星空,那么我要说你是不是在的地方是不是光污染还有些严重,要么你把脑袋从相机后移出来看看头顶是不是全是云!!!

(上面这个参数ISO4000+f2.8+30S基本后期不用再调亮,银河已经很清晰明显了。拍星我建议曝光足一些,主要是我们已经用了一个比较高的ISO,现在所得到的照片的宽容度并不会非常大了,所以留下来的调整空间并没有那么多)
第二步,只有在第一步 成功 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第二步,拍到的星空按我之前给的方向大概可以看到一条比星星更加亮的光带,那就是银河,这时你找了银河位置,可以重新开始构图。并调整参数。
调整参数的主要是让照片细节变的更加细腻,也就是控制ISO。ISO越低的情况,照片有更好更多的细节。然而依据我的经验,镜头光圈在F4的时候 ISO4000应该是最低的限度了,再低可能星空不太明显,欠曝有点过。当然如果你的镜头光圈有f1.4或者1.8的时候,ISO可以下到2000都是可能的。
下调ISO导致的进光不足,只能由增加曝光时间来弥补,由于在不使用赤道仪的情况下,长时间曝光必然会导致星星拉线(因为天上的星星都是在动的。)
同样经验告诉我如果用的16mm焦段,30s的曝光放大100%是会发现还是有轻微拉丝的,当然小图并看不出的,如果你希望星星更加细腻,可以考虑把快门再轻微减短一些。
所以同个道理,如果你有的并不是个超广角镜头,而是个小广角类似24mm这样,那就必须将快门控制在20s以内。

(参数与上图一致,我等到刚好路边有台车路过时,远光灯刚好一闪而过,将树的主题照亮。)
第三步,如果你已经可以拍到不错的角度,可以开始考虑把地面或者人物拍进去,因为有人在这才算是与星空的一场约会。
如何拍人物和地景,无非两种。一是自然光,例如上玄月或下玄月的时候。在月升的时候完成地面和人物的拍摄,然后等到月落后再拍星星(月亮的光很强,在满月前后两三天都没法拍,即使初七初八强撸,也会因为月光而大大的减少星星的数量)。这种方法唯一不好就是等待时间很长,即使时间算准了可能也有一个小时左右的等待时间。优点是有月光的时候光线充足,地景可以拍的非常清晰。
第二个就是人为光线,可以是手电,可以是头灯,可以是一盏油灯也可以是一根蜡烛一簇火,这都是比较常用的光源。这里要做的就是控制曝光和天空中的星星对的上,不要相差太多即可。

(上面这个全景接片是我这次出去最喜欢的一张。天空七张接片,地面七张,都是一个参数,地面有用电子蜡烛做环境光轻微补亮。最后人物一张,一共15张原片接片。)
讲到这我想大家应该对拍星有个大概的认识了,当然照片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列出了些重中之重,下面才是正文。

如果想看更多摄影信息分享,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驻足之地

Day&Night castle ----日光之城&繁星之城

如果说最惊喜,那就是上路的第一晚。云图看来有冷空气要北上了,我想tekapo那边肯定没戏,阿尔卑斯北山脉也许能把这冷空气缓一缓,今晚若留宿castle hill应该会遇到个晴天。
很幸运这个推论是正确的,也许这是 新西兰 给我的见面礼吧。
Castle hill可能对于很多人就是路途的一个点,我希望大家看完能理解我为何要花一个章节来写这一个景点。因为这里真的太太 太特 别了。

我想如果做攻略做的比较认真的都看过这里各种车里东西被砸被偷的帖子了,说实话我是非常担心在这里过一夜的,尤其这是我出发的第一夜。

(刚从车行拿车在路口看到的火警,我竟然敢掏出手机拍照了)
Christchurch出发,不用一个半小时便可以到达这个诸多影视取景的景点。
停车场并不太近,大概20分钟的步行,只有一部分(大概一半的区域)开放了出来。停车场的路牌有整条公路各个景点和露营点,住宿点的示意图。

(回头看往停车场的路,担心我一走开,就有人把我的车给翘掉。同样也喜欢这颗树,大概是因为我住的地方看不到这种)

巨石有点多,看起来显得不够整齐,所以自己进行踩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事.
这里看来是个比较热门的地方,停车场大部分都停满了,走了圈逛了下。很多在这野餐的老外,睡觉的,嗮太阳的。明显他们更懂得享受。

在这边兜里一大圈后,最后选定了这个位置。中间的石头够抢眼,背后的雪山也很应景。当然取景这个真的是个人喜好,特别是这种拍一千都不会有重复石头的地方。

可能 地方 大家 新西兰 时间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