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演讲:如何不负此生?(掌声掀翻屋顶)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应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要过于自以为是,而要学会多听别人意见,考虑各方看法,协力实现梦想。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是非难辨的时代。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来那么简单,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细分析,深入了解。”


如何才能做到不负此生?


此前,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的一篇演讲或许能给我们一个好的答案。


本文为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于201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时隔4年,细细品读仍受益颇多。


今天,为大家分享这篇演讲,愿大家都能有所获。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校训 "博文约礼",是香港最为出色的历史文化名校之一,也是被誉为亚洲最美校园之一的大学。书院制度独特,文化底蕴丰厚,一直吸引着很多大陆学子。中大名人辈出,中大精神薪火相传。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


演讲原文如下:


今天早上我翻阅了毕业礼的典礼程序。当我见到毕业生名册上你们的名字,我按手其上,低头为你们每一位祷告。我祈求你们离校后,都能过着"不负此生"的生活。你们或会问,怎样才算是"不负此生"的生活呢?


首先,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


我过去的三至五年间,大家完成了大学各项课程,以真才实学和专业知识好好地装备了自己。我肯定大家都能学以致用,前程锦绣。


但容我提醒各位一句:快乐与金钱和物质的丰盛并无必然关系。一个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漫无止境地追求奢华,远不如俭朴生活那样能带给你幸福和快乐。


其次,我希望你们能过高尚的生活。


我们的社会有很多阴暗面:不公、剥削、诈骗等等。我呼吁请大家为了母校的声誉,无比庄敬自强,公平待人,不可欺负弱势的人,也不可以做损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对一己的良知无悔,维护公义,事事均以道德为依归。这样高尚地过活,你们必有所得。


其三,是我希望你们能过谦卑的生活。


我们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一个谦卑的人并不固执己见,而是会虚怀若谷地聆听他人的言论。伟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巅,他亦会蹲下来为他的弟兄濯足。


假如你拥有高尚的情操、过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存谦卑的心,那么你的生活必会非常充实。你会是个爱家庭、重朋友,而且是关心自己健康的人。你不会着意社会能给你什么,但会十分重视你能为社会出什么力。


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所以诸位毕业会成为我校的代表。做个令我们骄傲的"中大人"罢!


在21世纪,全球的大学都有如处身于十字路口,因为在历史中,大专院校从来没有增长与膨胀得像现在那么快,而又像现在一般,忘其所以、失其导向。正当全球大专学生数目不断增加的时候,人们也前所未有地对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作出了重大的质疑。


正当在某些国家,大学被誉为推动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火车头的时候,在另一些地方,大学却被诋为纵容精英主义和放任不羁的地方。那么大学教育,所为何事?


纽曼枢机曾经这样说:"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这种教育能给人以对自己的观点与判断的真理,给人以倡导这种观点与判断的力量。它教他客观地对待事物,教他开门见山直奔要害,教他理清混乱的思想,教他弄清复杂的而摒弃无关的。"



认清大学的价值和本质


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


我们也要弄清楚大学的本质:它并非纯粹是一座知识宝库,也并非单单是创意和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大学不可能是排名榜的盲目追随者,更不可以被视为推动生产总值的引擎。



认识并带领你的时代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送你钱穆老师的一番话“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


"你们一个人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学问,怎么做事业,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条件,就是我们一定先要认识我们的时代。我们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就应该在今天的时代中来做人、做学问、做事业。


大部分的人不能认识时代,只能追随时代,跟着这个时代跑。这一种追随时代,跟着时代往前跑的,这是一般的群众。依照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讲,即是一种流俗。


每一个时代应该有它一个理想,由一批理想所需要的人物,来研究理想所需要的学术,干出理想所需要的事业,来领导此社会,此社会才能有进步。


否则不认识这个时代,不能朝向这个理想的标准来向前,此即是流俗。流俗又如何能来领导此社会?所以每一个时代,不愁没有追随此时代的流俗,而时代所需要的,则是能领导此时代的人物、学术与事业。"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福祉,个人意见往往成为唯一能接受的意见。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应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要过于自以为是,而要学会多听别人意见,考虑各方看法,协力实现梦想。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是非难辨的时代:每日在网上流传的资讯,媒体发放的消息,为我们带来不少冲击。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来那么简单,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细分析,深入了解。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同学毕业后更需终身学习,有慎思明辨的能力。


这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金钱、地位、权力,已经成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渐渐被人遗忘。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但愿你们不要让利益掩盖良心,以厚德载物自许。我们所追求的,理应是较名与利更能持久的东西。


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虚怀若谷,以远大眼光,包容态度,带领我们的时代。

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份,不要为了个人利益,埋没良知。

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认识时代,引领潮流,不流俗、不盲从,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知道满足,懂得感恩,贡献更多


面前放着半杯水,你看到的杯子是半满,而非半空。你会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健康、家人、爱人或者机会。你在这个年纪所拥有的一切,所获得的成就,是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想也无法想像的。知道满足便会快乐。懂得感恩,你心中所念的,就不是还想获得更多,而是贡献更多。


你应努力回报社会,用你的时间、你的知识,或许有一天,是你的财富。到那时你会发现,奉献愈多,就愈富足。


“不要问香港可以为你做些什么,而是你可以为香港做些什么。”为自己和别人创造更多机会,献上更多关怀,你的烦恼反而减少。懂得感恩,你大概也是个包容的人。


一天当父母开始双鬓斑白,记忆衰退,步履蹒跚时,你不会对他们抱怨挑剔,你会不离不弃的照顾双亲,为他们做饭洗脚。


一天你有了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收入,或更高荣誉时,你也不会瞧不起老师,你会饮水思源,告诉别人他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有一天我们的社会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多少的挑战,你也不会离弃香港,不顾而去。你会尽你的责任为香港创造未来。各位,今天是值得我们庆祝并为之欣喜的大好日子,但不要忘记……这还是个应当感恩的日子。


各位毕业同学,在我的心目中大家都是我的儿女。当我诵念你们的名字时,我默祷你们都能不负此生。


*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香港前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告别演讲

解开帆索,从安全的港湾里扬帆出海吧,乘着信风破浪去

沈祖尧,2010年开始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17年12月31日卸任。在任期间,沈祖尧颇受学生爱戴,多次获评“香港最佳大学校长”。

2017年8月28日,沈祖尧在香港中文大学官网“校长网志”中发布文章《回望中大七年》,回顾了自己七年校长生涯,期间经历大学学制由三年过渡到四年,成立五所新书院,加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发展网上学习及大规模开放纲上课堂(MOOC)的教学模式等。他表示,虽然在行进中面临很多挑战,但学校始终不忘发扬中大的传统和核心价值——博雅教育及书院制度。

沈祖尧引用哈佛学院前院长Harry Lewis教授的一句话:“今天的大学逐渐忘了自己的使命,一方面她们在传授及保存知识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却忽畧了最基本的责任,便是要把十八、九岁的孩子栽培至承担责任的成人。”指出,他不认同高等教育只是传授尖端知识或提供职业培训,在他看来,大学教育的基石在于培育价值、独立思考、髙尚品格和人生目标。“我们不能、也不会遗忘中大全人教育的初衷”。

沈祖尧于2010年7月出任港中大校长,沈祖尧表示,他乐于帮助年轻人的成长,是当年接受这个职位的主要原因。2017年12月29日,即将卸任的他与传媒茶聚,他表示,任内完成了当年承诺的事情,将重返医学界做研究工作,心情平静满足。

据中新社消息,茶聚会上,沈祖尧寄语学生,面对分歧的时候,应“横看成岭侧成峰”,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而思考自己的出路时,也要目光长远,视野开阔。最后,他用苏东坡的《定风波》的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总结自己数年的校长生涯,表示自己此刻心境平静满足,期待新工作的开始。

卸任后,沈祖尧将重返医学界,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工作,从事预防肠胃科癌症研究。同时也将继续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

沈祖尧于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获颁世界杰出华人奖。最为人熟知的,是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他因带领其医队伍在前线与疫症积极对抗,被《时代周刊》誉为当年的“亚洲英雄”。

沈祖尧于1975年葛培理布道大会上信主,在任期间他曾分享道:“在我家客厅的墙壁上,挂着这么一句经文:‘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这句话常常提醒他要做好老师的榜样。

就任港中大校长期间,沈祖尧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深受学生及大众喜爱,以温暖、鞭辟入里带给人思考和鼓舞。在此,特意摘取其2017年11月16日,其卸任前最后一次校长致辞,和大家共勉。

香港中文大学

第八十三届大会(颁授学位典礼)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校长沈祖尧教授致辞

各位同学:

今天我和你们道别了。

你们当中有学士生,也有硕士生。从迎新活动、上庄补习、书院生活到论文考试,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度过精彩难忘的大学生活,在未圆湖和合一亭留下足印,载满温情扬溢的回忆。同时也在学业上付出过许多努力,因此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家人一起,共享毕业的喜悦。

今天你们毕业了,今天也是我毕业了。因为这将是我最后一次,以中文大学校长的身分,站在这个讲台和毕业生分享感受。从2010年上任至今,我经历了各种挑战,包括大学学制改革、人事更替、学术竞争、校园争议,以至社会动荡,走到今天总算是一个段落。回想我们一起在百万大道上观看世界杯决赛,在烽火台烙下不少难忘片段,我感受良多。

临别依依,来到这一天,你学到些什么?我学到些什么?

你应该学到:看问题的方法多于一种。站在森林里,我们不应以偏概全,只着眼于一棵树而忘记整片树林。

我学到了:有许多意见和忠告我应该听取。我应该集思广益,凭良心下决定。

世事不能单看表面,科学范式、政治争议、道德问题,以至人际关系等都可循多方面了解、诠释。大家应该安坐、深呼吸、冷静下来才下结论。

我也学懂了耐心聆听,包容别人。身为校长,我常提醒自己,异见中也可以有真知,背后或有一段故事。纵使大家意见分歧,争持不下,我总得下个决定。这就是良心、道德、操守发挥其力量的时刻。领袖下决定不能讨好所有的人,只能抚躬自问无愧于心。

你可能学到:批评别人比改善自己来得轻易。

我学到了:话到口中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埋怨别人愚蠢、自私、不公平是容易不过的事情。但我们自己是不是聪明、无私、公平?《圣经》训诫我们:“你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纵使我们做得对,别人做错了,甚或背叛我们,我们也应该原谅他们,不要有理不饶人。中大前校董会主席利国伟爵士常道:“话到口中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恶言恶语可燎原,乖戾妄为遗憾终身。

你可能学到:必须把握每个机会。

我学到了:时候一到,我便应该放手前行。

对你们这些年轻、热心的朋友,这个世界充满困难和机会。你们的前路绝非通衢大道,成功之路也非坦途,但走过险阻之后就是玫瑰园。你们有充裕的时间和力量实践理想。每个难关都是机遇,是祸是福在乎你如何自处。马克·吐温说:“二十年后,使你失望的不是你做过的事情,而是你没做过的事情。所以,解开帆索,从安全的港湾里扬帆出海吧,乘着信风破浪去。”珍惜每个学习的机会,充实自己,达成理想。

我正在学习一旦离开岗位便不应恋栈,要放下向前走。我顺应改变才可以有新作为。

我要在这里衷心感谢我校所有的教职员和同事。过去七年,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衷诚合作,我将难以好好带领本校;我也要感谢所有校友和支持中大的热心人士,没有你们的信任和帮助,中大不能取得今天的各种成就。我也衷心感谢所有同学,无论是本地生或外地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同意或不同意我的,你们都是我关心和在乎的学生。我衷心希望,今天,你们能以中大人为荣;他日,母校也必以你们为傲 。

谢谢你们,为我的校长生涯,留下那么多美好难忘的回忆。过去七年,我学到许多,也活得很充实很有意义。能够在这样的时代,竭尽所能领导中大,并为所有中大人服务,是我毕生最大的荣耀。

最后,祝各位同学前途多姿多彩,每天过得饱饱满满,活得结结实实,不枉此生。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换人:段崇智接替沈祖尧

据香港中文大学官网消息,该校2017年11月16日通过官网发布文章《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十三届大会(颁授学位典礼) 校长沈祖尧教授致辞》。在文章中,沈祖尧校长衷心祝贺各位应届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祝愿大家鹏程万里,事业顺遂。

沈祖尧还在文章中表示,“今天你们毕业了,今天也是我毕业了。因为这将是我最后一次,以中文大学校长的身分,站在这个讲台和毕业生分享感受。从2010年上任至今,我经历了各种挑战,包括大学学制改革、人事更替、学术竞争、校园争议,以至社会动荡,走到今天总算是一个段落。”

而在香港中文大学官网“校长网志”栏目中,沈祖尧也在今年8月28日发表文章《回望中大七年》,回顾了自己七年校长生涯,并表示新任校长人选已经敲定。

沈祖尧

出生于1959年的沈祖尧祖籍浙江宁波,1983年在香港大学或医学学士学位,此后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生命科学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沈祖尧是知名的肠胃医学专家。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爆发期间,沈祖尧带领其医疗队伍在前线与疫症对抗,展开了一系列SARS冠状病毒临床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被《时代周刊》列为当年的“亚洲英雄”。

沈祖尧2010年接替刘遵义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并于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蝉联“香港最佳大学校长”称号。

另据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网站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已于今年7月25日宣布任命段崇智教授出任下一任校长,并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接替沈祖尧。沈祖尧卸任后将继续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

▲段崇智

公开资料显示,段崇智教授于香港出生,为享誉国际的生物医学专家,专注于干细胞生物工程及再生医学方面的研究。他现为美国宾夕凡尼亚州匹兹堡大学骨科手术系杰出教授兼常务副系主任、Arthur J。 Rooney, Sr。 运动医学讲座教授、细胞及分子工程中心总监、军事医学研究中心首任总监、McGowan 再生医学研究院助理总监以及生物工程学系教授。

段崇智熟稔香港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曾出任香港研究资助局生物及医学学科小组的成员和主席,并于201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杰出访问教授及担任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

沈祖尧对段崇智接任校长一职也表示了欢迎。沈祖尧认为,段崇智教授为具高成就的学者,他乐意以其专业及经验,带领香港中文大学的未来发展,是一位十分难得的领袖。

你可能对更多香港话题感兴趣……

人大院长金灿荣在香港大学震撼演讲:中美两强竞争、稳住、我们能赢!

2019THE亚洲大学排名发布,香港3所大学杀入10强!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国企应向政府分红,股息派给财政部

香港理工大学将迎来新校长:滕锦光!他是院士、还曾担任南科大副校长! 望带大学贡献大湾区发展

香港恒生大学:2019年内地计划招生150人 英语需达100分以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首次会议内容全文曝光!2019年重点工作定了!

香港宣布:要干一件大事!林郑月娥亲述诞生经过!

关心香港未来,

就关注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