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胃癌手术并发症?曹晖教授和赵恩昊教授带您领略 IGCC 2019大会热点,分享团队经验



当前在胃癌治疗实践中,您最关心哪些问题?是胃癌手术并发症还是ICG术中导航、腹腔镜、机器人系统等新型手术辅助器械在胃癌领域的应用?5月8~11日,在捷克首都古老而浪漫的布拉格召开的第13届国际胃癌大会上,上述话题再次成为热点,吸引着全球胃癌领域的专家们。《肿瘤瞭望》特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曹晖教授赵恩昊教授展开了相关问题的讨论,期待能对您及时把握胃癌领域新进展、解除临床困惑有所帮助。


曹晖教授(右)和赵恩昊教授(左)

《肿瘤瞭望》:目前,根治性手术是非晚期胃癌主要的治疗策略,然而胃癌根治术涉及大部分甚至全胃切除,以及复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并发症高。您觉得在临床上主要是哪些因素影响胃癌手术并发症,以及如何尽可能减少它的发生?

曹晖教授:作为一名胃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胃癌手术并发症是非常容易碰到的问题。如何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如何达到手术的根治性,即如何延长患者生存并把控手术质量,是每位外科医生所关心的,也是必须掌握和应用的理念。在本次IGCC上,我参加了一场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讨论。讨论过程中,我感觉世界各地同仁提供的手术并发症案例非常好,案例中提到的手术并发症也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例如出血、梗阻以及最常见的胃手术后消化道瘘。这些都是影响整个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控制的非常急迫和非常严峻的问题。在这几案例中,我也做了一些精彩点评,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主持的高度赞赏。我认为,这些并发症的处理相对来说非常及时、有效,同时也引入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治疗理念,包括内镜下的真空治疗技术(endo-VAC)来治疗吻合口瘘,实际上这些新技术今后也会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因此,对于外科医生,提高手术技能和安全意识,将患者安全和患者利益置于首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执行的理念和能力。


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一生只经历一次这样的手术,他将所有希望和安危都交给了外科医生。因此,外科医生对每台手术都应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将每一次手术的失误控制在最低范围,甚至于不允许失误的发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关键。


手术并发症涉及手术者的因素、患者的年龄及全身条件、营养状况、过去的手术状态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而最主要的是手术者因素。如何在围术期将这些因素考虑得更加全面、详细,在患者层面和术者层面做到更符合围术期安全的管理,是一个最主要的理念。



《肿瘤瞭望》曹教授,您参加了一场关于早期胃癌导航手术的专题会议,您觉得外科医生是否可以利用ICG术中导航、腹腔镜、机器人系统等新型手术辅助器械,来减少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曹晖教授:早期胃癌导航技术是本届IGCC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该会场座无虚席,韩国首尔大学的梁汉光教授作为该专场主席主持了这场会议,并介绍了他对导航技术应用的经验,也引起与会学者和同道的广泛讨论。我作为讨论嘉宾和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的专家共同对这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我们普遍感到,新兴的导航技术一定会在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保留功能的手术过程中,做到定位更精准,分析更明确,手术操作更细致、精准。将微创的理念、精准的规范和个体化相结合的理念应用到早期胃癌的治疗中,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治疗措施转变的一个趋势。刚刚出版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第5期上有一篇文章,全面阐述了早期胃癌的综合治疗的理念,我也在本期发表了一篇文章——“从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变更分析早期胃癌治疗策略演变趋势和发展方向”,这篇文章甚至在该刊第5期的整期内容中,结合了非常多的早期胃癌治疗的策略、技术和方向,因此向大家强烈推荐,并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提高。



《肿瘤瞭望》大会的主题是多学科合作治疗胃癌,您觉得如何通过如ERAS等多学科合作来减少胃癌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

赵恩昊教授:大家原来都认为胃癌的多学科治疗往往都是在胃癌术前,或者是针对一些晚期胃癌或复发性转移性胃癌时进行多学科的处理。而这次大会上的相关亮点给了我启示,即在手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时,也完全可以采取多学科共同参与、共同治疗的模式。欧洲学者在会上报道的几例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包括介入治疗、内镜下治疗,尤其是内镜下真空治疗装置(endo-VAC)这一新技术的使用,避免了需要再次手术探查的风险,而这些都是在多学科协作和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我认为,未来在胃癌围术期的处理过程中,多学科团队不仅对术前,而且对术后出现并发症时,也一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肿瘤瞭望》请问您本次参加IGCC有何感受?您还对哪些话题或研究进展感兴趣?

曹晖教授:本次在布拉格举行的IGCC,云集了50多个国家1500多名本领域的同道参与,这本身就说明了IGCA在胃癌治疗领域的号召力,也起到了其作为促进东西方专家交流的桥梁的纽带作用。这次会议的国际化标准非常高,非常值得中国同道来学习胃癌整个治疗的理念。两年前第12届IGCC在北京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我国在整个胃癌治疗领域比过去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和进步,也得到国际认可。今后通过这样的广泛交流和国际平台的建立,进一步促进我国整体胃癌治疗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也是我们这些从事胃癌治疗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我们也期待今后这样的发展方向走在越来越规范和正确的道路上。


赵恩昊教授:作为一名年轻医生,我更关注目前一些新技术(如腹腔镜、机器人)在未来胃癌领域的应用。在微创时代的大背景下,无论对于欧美学者,还是对于来自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的学者,微创技术和微创手术在整个胃癌领域的应用都越来越广泛。目前,我们不仅要关注一些新技术在胃癌领域的应用,而且要更多关注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保留患者手术后整体的胃的功能(无论是解剖功能还是生理功能),使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样的要求和理念贯彻了我们整个早期胃癌治疗的每个环节。从会议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来自韩国、日本的学者,还是来自欧美的学者,都对胃癌精准的手术切除、精准的内镜治疗提出了上述的要求。随着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越来越高,国内学者必须面对这样的现状,即对早期胃癌患者,不仅要实施精准的手术切除,还要考虑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



《肿瘤瞭望》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您所在团队在早期胃癌保留功能手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吗?

赵恩昊教授:本次会议上,我们展示了在早期胃癌保留功能手术方面所做的工作成果。我们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在2015~2017年实施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的6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并与114例同期开展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在长期生存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也有明显降低。


近几年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保留幽门胃切除手术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我们希望这项手术在国内可以更好地进行推广。目前,由曹晖教授牵头,赵刚教授及我们整个团队参与撰写的《保留幽门胃切除手术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9版)》已经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第5期上发表,这项专家共识和操作指南的发布,将为该项手术技术在国内的推广以及对其更好的质量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曹晖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外科学二级教授,长期从事胃肠道肿瘤的临床诊治研究,是我国该领域著名外科专家。现任仁济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兼大外科主任、仁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间质瘤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或参与中国胃肠间质瘤及胃癌各版专家共识编写,参编《外科学》全国统编教材及各类外科专著,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等课题十余项。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医学院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宝钢教师奖)、全国百名“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 、“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美国外科医师学院FACS等称号。

赵恩昊教授

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意大利维罗纳大学访问学者,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助理教授,外科clerkship rotation director。现任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减重代谢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World J Surg Oncol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杂志审稿专家。


 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胃癌年手术量近1500例,可开展全面、多样的胃癌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标准的根治性胃癌手术及D2淋巴结清扫、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胸腹联合切口贲门癌扩大根治术、胃癌联合其他脏器切除在内的胃外科的所有手术。目前我科早期胃癌患者腹腔镜和内镜治疗率超过90%,亦是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并积累病例数最多的临床中心。同时,具备了高标准的临床研究组织和实施能力,作为研究中心参与了所有的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系列多中心临床研究,在病例贡献率及患者随访率方面亦均居全国参研单位前列,目前业已作为牵头单位开始筹备CLASS06研究。团队核心成员赵刚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执笔完成中国《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手术专家共识及手术操作指南》,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致力于微创理念和功能保留的胃手术推广的外科专家。


精彩推荐


IGCA主席季加孚教授报告全球胃癌治疗新进展,梁寒教授现场带您透视东西方视角

跃动“欧洲之心”——第13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在布拉格盛大开幕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