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 我在温哥华遇上的三个地产经纪


在温哥华,地产经纪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广告上的地产经纪都一样专业,实际用过了才知道差异。


加拿大都市报专栏作者亮灯来聊一聊:“买房卖房认识的3个地产经纪”。

1


精英也是良莠不齐的



在我印象中,能做经纪的都是聪明人,头脑聪明,办事精明,既懂赚钱,又懂人情,不是精英也是人精。因为换房,我先后与三位地产经纪打过交道,近距离接触后,发现精英中也是良莠不齐。 



2007年登陆后我家买的公寓房子贷款已经全部还清,想改善一下居住条件,换个面积大点交通更便利些的高层公寓。



有朋友向我推荐港先生(文中均为化名)。推荐的理由不是他卖房业绩有多好,而是他的为人。朋友说他家最初落户温哥华时就是港先生帮忙买的房,事隔两三年后,朋友因生意上的需要搬到远离温哥华几百公里的城市去住,原住房出租。这期间出租后的屋子洗衣机出了问题,朋友需要把自己的洗衣机换过来,但苦于没有车,于是试着打电话给港先生寻求帮助,没想到港先生二话没说,从温哥华开车到朋友那里取了洗衣机给拉回来,并找人帮忙安装好。这件事让朋友非常感动。我听了朋友的故事后,决定请港先生帮我卖房。


港先生为人忠厚,办事稳妥,做地产经纪27年了。他约我和老公到他的办公室去,让我们看了他的资质文件,又详细介绍了房地产相关信息,还和我们聊起他的家庭和做地产工作的经历,我们准备来与他签卖房委托协议的,结果第一次见面他只是让我们对他有所了解,给我们时间考虑,协议没签成。


后来我们忙其它事就把卖房的事暂时放下了,待再次有时间提及卖房时,港先生却离开加拿大去休假了。




2


卖家的地产经纪 

怎么像买家的卧底



这时我遇到刚刚搬走的一个华人邻居,她家卖房历时两年,换了三任地产经纪才卖出去。因为素里近几年建了很多新楼盘都卖不出,所以公寓不好卖。听她这么一说,我想她的经纪对我家这栋楼应该比较了解,就问她这个经纪怎么样?邻居说,能帮我把房子卖出去就是有能力呗,于是向我推荐了陆先生。


陆先生一身西装革履,头戴礼帽,给人很绅士的感觉。首次见面时他强调自己是专做素里的房地产专家,并用手提电脑演示他的售房业绩,各种数据图表曲线直方图说明他的各种第一,以此树立自己的形象。但之后他展现出的工作作风让我感到他不像是受我委托的卖方经纪人,倒像是买家派来的卧底。


他带来看房的人不断,每次看房人走后,他都主动给我反馈,诸如“客户说房子面积太小了”,“房子太简陋了”等等,都是历数我家房子的各种不足。他还经常帮我分析对比,指出我家房子的种种劣势。


经他分析后,我家房子简直就没有可取之处。他的示意很明确,房子能否快速卖出,主要取决于我能否把挂牌价格降低。卖房的过程好像是我在配合他完成销售任务,卖不出去倒让我有愧疚之感。其实我们出的售价已低于当初买房的价格了,而且我们只是为改善生活质量而换房,并不急于出手,于是我忍不住要向他道歉:“对不起,我可能要耽误你的业绩了。”


有一次客户看房后,陆先生说,客户同时看中了另一套房子,面积比我家大、价格却比我家低,但他与对方经纪是朋友,两人商量好想让客户买我家的房,因此让我说出最后的价格底线是多少。


我反感他们用这种手段胁迫客户,套取底价,于是回答他说,等对方出了offer再谈,价格好商量。我感觉他从我信任的经纪人变成了与我讲价的对手,我需要时时与他周旋,申明我不想降价的理由。卖房找经纪代理本应是省心的事,没想到会这么累。


在挂牌4个月左右,有人出offer买了我家的房,但买方交过订金后,很快又反悔不买了。买方没有经纪,也是陆先生代理。我问陆先生,我家的房子还能继续卖吗?对方违约应负什么法律责任?但陆不再理我,让我找律师咨询。尽管我们与陆先生的卖房委托协议还没到期,他却因没赚到钱而半路撒手不管了。



3


劝你等等的经纪是好经纪

但是在温哥华容易踏空


在我家卖房期间还有一段插曲,有买方下了offer之后,我开始着手看房买房,由于不再信任陆先生,我又重找港先生帮忙看房(我与陆签的只是卖房协议)。


很快看中一处地点面积都比较满意的高层公寓,因旧房卖掉而急于搬家,我决定下offer买下,可港先生却劝我三思而行,因为卖方的出价比政府估价高出2万多,他认为这不符合市场规律,让我再等等看。


结果几天后,我家旧房因买方违约没卖出去,幸好我没贸然买新房,否则我会背上还房贷与交管理费的双重压力。为此我很感谢港先生,他站在客户角度替我着想,宁愿放弃自己赚钱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他的诚实为人与职业操守,与急功近利的陆先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恪守多年循规蹈矩的踏实工作作风显然已跟不上前几年温哥华房产市场超热的爆炒节奏了。



4


好经纪不会给客户分析市场

就看怎么达到目标


回头再说我家的旧房已被前任经纪挂牌“已售”,从售房网上撤了下来,还能不能重新挂牌卖也不得而知。在无头绪中,我咨询了中侨的一位朋友,她答应找个专业人员帮我回答,于是我接到了地产经纪湾太太的电话。


湾太太给的几点建议清晰明确,解开了我的困惑,也给茫然无助的我带来了温暖。后来与陆先生委托卖房协议到期后,我准备再续约地产经纪时,第一个想到了湾太太,我征询中侨朋友的意见,想对湾太太进一步了解。朋友说,只知道湾太太有很多朋友,都是通过买房卖房认识的,过后都和她成了朋友。


出于双重信任,很快我和湾太太签了卖房委托协议,不过协议不是与她本人签的,而是通过她的助理代签的,因为当时湾太太探亲不在温哥华。说来别人可能不信,从签协议到最后卖掉房子的一年时间里,我和湾太太都没见过面,每次她带人来看房时,我只留下钥匙就去上班了,只是在最后卖房成交后递交文件签字时,我们才见第一面。但凭她做事给我的感觉,我相信我对她的信任并不是盲目的。


在电话中多次接触的湾太太,说话简单明了,洒脱干炼,不拖泥带水。她从不给我分析市场,那是她的工作,她只是尽量多了解我的想法和目标,然后去努力帮我实现。需要我做决定时,她会给出几个建议让我取舍,好比把问答题变成了选项题,这需要她和团队人做的工作比较细,却为客户节省了时间和不必要花费的精力


我家原来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七百尺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因布局合理,并不显小,朝西的方向采光好,是老外喜欢的类型。为了让房子卖相好一点,湾太太和助理带着许多装饰品到我家,亲自动手布置房间,忙了一整天后,我家看起来像样板房了,我觉得这事本应是由我们自己做的。每次有人来看房之前,我接到通知就会把屋子简单收拾一下,湾太太或助理每次都要提前先来查看一下,整理细节,包括抽屉里的刀叉、鞋柜衣柜里的物品摆放都要整齐,连挂在柜子里的围巾都是按色系排列的。


她们的付出很快换来了回报,我家房子终于顺利出手。房子成交后,她还送来小礼物表示祝贺。感觉在服务方面、与客户感情投资方面她都舍得投入。



总结一下我在换房中接触过的三个地产经纪,各有不同的风格。


陆先生卖房像推销员在完成销售任务,不能说他不敬业,但过分看重个人业绩而忽略客户利益,定位有偏差。


港先生卖房像太公钓鱼,求稳不求快,中规中矩,按章办事,沉得住气。


湾太太卖房像帮儿女相亲,把自家收拾打扮漂亮,为自己加分。


 


每个经纪的专业素质都体现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

而经纪人这一行往往是靠口碑相传扩大用户的,

给客户留下不同的印象会换来不同的口碑。





文/图  亮灯  《加拿大都市报》专栏作者,敞开自己的生活为新移民照亮迷茫的路,著有移民指南畅销书《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



卑诗省山火来了! 260公顷森林付之一炬 怀疑是纵火
朋友从加拿大回国  这8个问题别问!友情小船说翻就翻
多图 孟晚舟今天搬家千万豪宅  旧址曾有记者遭保安威胁
孟晚舟案休庭更热闹:华为发声明 两派庭外掐 豪宅引争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