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爱是一场灵魂修行


1


人生若只如初见


林徽因家世显赫,林家在老家福建曾是名门望族,祖父林孝恂是进士出身,历官浙江等地。叔叔林觉民是著名的革命烈士。


父亲林长民早年曾赴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与经济,还在段祺瑞政府里做过三个月的司法部长,德才兼备。



而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个小商人的女儿,思想守旧,性格也不算讨喜。作为二房太太,何雪媛的价值就是为丈夫生儿育女,她生过三个孩子,但存活下来的只有林徽因。后来林长民娶了第三个妻子,他很是宠爱这第三房妻子,所以很少去林徽因母亲那里。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一直与祖父母一起生活,12岁时随父亲迁往北京。


林长民思想不迂腐守旧,没有旧时代重男轻女的偏见,反而很看重女儿林徽因,1920年4月,为了让女儿增长见识,接触到世界先进文化,林长民带上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


同年,徐志摩已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因为想要结识罗素便专门到英国求学。阴差阳错下,罗素没等到,反而等来了让他一见钟情、此生不忘的林徽因。



那时的徐志摩已是有妇之夫,发妻张幼仪到伦敦陪读,但他仍然对林徽因展开了狂热的追求,并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而此时,张幼仪已经怀孕了,陷入挣扎的徐志摩最后还是考虑让她打掉孩子。


徐志摩的出现让16岁的林徽因情窦初开,但是母亲独自痛苦坚守下的婚姻关系,使林徽因对结婚恐惧又谨慎,容不得半点错误。徐志摩现在能对发妻如此,日后保不齐也会对她如此。


如果是因为自己而让张幼仪失去丈夫,这份重压和罪孽,她不愿意承受。


林长民也不太赞成女儿与徐志摩在一起,所以特意跟女儿离开伦敦,徐志摩从德国办理离婚手续回来后,才知道林家父女已经悄声离开了伦敦。


2


疼痛的青春


与林长民私交甚好的梁启超将他们接到了北京。林徽因继续回到培华女中完成学业,接着她便迎来了一段两情相悦的爱情。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只比林徽因大3岁。父辈私交甚密,两人又都聪明多才,年龄相当,他们相爱,也是自然的事了。


1924年9月,林徽因与梁思成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求学。然而入学没多久,就传来梁母乳腺癌病逝的噩耗,紧接着,1925年年底,父亲林长民也因反奉遇难离世。



林徽因悲痛至极,一度想要弃学回国。所幸梁启超实在不忍看着朋友的女儿和自己中意的儿媳就这样中断学业,于是主动承担起她在美国的所有费用。此时的梁启超已经因为肾病住进了医院,却还在处处为她考虑。


父亲走后,林徽因性情大变。当时正在美国的胡适说她“老成了好些”,林徽因回复道:“有痛换来的,我是会悟了。我从青年的理想主义,走到了成年的现实主义。我一点点改掉了在北京被惯坏的毛病。做人便这样做罢,也未尝不是好处。”


三年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婚礼。婚后夫妻二人开始了欧洲古建筑考察之旅。同年,两人从巴黎回国后,去往东北大学任教建筑系。


期间,女儿的出生加上东北寒冷刺骨的天气,致使林徽因幼年患过的肺病复发,她无奈先行回到北平。



在香山养病期间,正在北大教书的徐志摩是最常来看望她的人。此时的徐志摩已经和陆小曼结婚,由于他的频繁看望传出了许多绯闻。而林徽因“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她当徐志摩是一生的挚友。然而徐志摩宿命般的悲剧,却又仿佛是因她而起。


1931年,徐志摩与许多朋友,都受邀参加11月20日林徽因在协和大礼堂举办的讲座。就在讲座举行的前一天,徐志摩在南京搭乘的那架飞机,因大雾在山东济南出事,不幸罹难。


林徽因嘱咐梁思成捡回一块飞机的残片。这块小残片,一直被她挂在卧室的正中央墙上,直到她离世,整整挂了二十四年。


或许,这是她对他唯一的念想,这念想里,包含着对他的惋惜、愧疚,以及他们之间那份总是被世俗歪曲理解的情谊。

3


爱是一种成全


身体康复后,林徽因从香山搬到北总布胡同3号院,沈从文、胡适、金岳霖等志趣相投的学者,常聚在这里探讨。


主妇林徽因风趣健谈、见地深刻,还为来客们准备了茶水、点心,为此,对林徽因深有成见的冰心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太太的客厅》的小说,文中对女主人公的描写十分尖利刻薄,“太太客厅”的名号便出自于此。


林徽因这般聪敏的人哪会不知道冰心暗讽的是她?从山西考察回来,她马上托人把从山西带回来的一箱醋送去给冰心。



林徽因就是这样,不世故,不圆滑,你喜不喜欢她,都不影响她坚定地做自己。


1932年8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出生,为纪念宋代建筑学家李诫,取名梁从诫。此时的林徽因,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面对金岳霖的深情厚爱,她陷入了烦恼和矛盾中。


林徽因坦诚地告诉梁思成,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梁思成清楚妻子同时爱上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另一个,就是幽默风趣、睿智犀利的金岳霖。考虑良久,他认为还是金岳霖与妻子更般配,于是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幸福。”这份风度,成全了对方,也尊重了自己。


金岳霖听后内心挣扎良久,最后选择了退出。他害怕因为自己的冲动,使她失去现在幸福平静的生活,却无法弥补她所失去的那份快乐。三人将这段关系处理得非常妥当。


4


人间的四月天


1937年,战争爆发了,林徽因一家开始流亡。他们在云南生活过一段时期,还用上全部的积蓄修造了林徽因亲自设计的房屋。


战争中这段短暂而幸福的生活,林徽因是这样描述的:“思成笑着,驼着背,老金正要打开我们的小食橱找点东西吃。春天里,老金在我们的住宅尽头加了一间耳房,这样,整个北总布胡同集团都全了,但天知道又能维持多久。”



1940年2月,林徽因一家随营造学社搬到了四川省宜宾市的小镇李庄。原本经济就已极度窘迫,而她的肺病再次复发,从此再未痊愈。梁思成拿着杯水车薪的工资,往返于李庄与重庆两地筹集经费。


每一年的夏天,金岳霖也会从昆明赶来陪伴她,还会在院子里喂一群鸡,给她炖鸡补身体。


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回忆起当时和母亲讨论的一个话题:如果日本真的将中国灭亡了,他们怎么办?病床上的母亲是这样回答他的:“我们家门口不是还有条江吗?我们知识分子就准备投江殉国。”


1942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这两部伟大著作。尽管时常咳血,但她依然承担了全书的校阅工作,并亲笔写下了书中五代、辽、金的部分。


1946年,日军宣布投降一年后,林徽因九年的流亡生活终于彻底结束,一家人返回北平。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还当选了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与设计新中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林徽因受病痛的折磨,身形越发骨瘦如柴,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五十一岁。


金岳霖送上这样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梁思成将她曾给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而最终未被采用的浮雕,用于她的墓碑之上。


她生,有他们守护着;她死,有他们纪念着。这一世,他们爱她至此,淡若无痕,浓入骨血。


-【结语】-


理智但不刻板,多情却能自制,她坚持自己的坚持,信仰自己的信仰,她一生都在全力以赴地做好林徽因自己。我想林徽因这样的女人,无论嫁给谁,都会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说文末留言

会给你带来好运




-END-


你可能还想看

看了黄磊女儿多多的样子,才懂得了女儿富养的真正含义!

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姚晨《都挺好》痛哭: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舔伤前行

自由而富足的人生,就在“自律”二字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7天免费会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