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理想人格与神和仙

在人格主义哲学中,人格是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它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的基咄。“神仙”是道教生命价值的理想,是道教理想的人格。

(一) 道教信奉的神和仙

神仙信仰是道教最基本的教义。《三天内解经》说 : “老子主生化,释迎主死化”,将神仙信仰视为道教与其它宗教的最大区别。与伊 斯 兰教、基督教等西方一神教不同,道教是信奉以“三清”为主神的多神教。它庞大的神仙体系,构成了道教信仰的彼岸世界。

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以分为“神”和“仙”两大类“神”和‘‘仙”的含义是不同的,神是指神?,包括天神、地?、地府神灵、人体之神、人鬼之神等,其中天神、地?、地府神灵、人体之神的“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按《抱朴子》的说法,是属于神异类,“非可学也”。而人鬼之神则是有功于民者死而祀为神。“仙”包括仙人和真人,仙真实际是经过修炼而成的具有优异功行的杰出人物。“神”、“仙”之区别,质言之,由天而人的是神 ( 人鬼之神例外 ) ,由人而天的谓仙。

神和仙在内涵上虽说有所不同,但都属于“道”的信仰。道生天地万物,既然天地都是道化生,那么天神、地?等的信仰也就属于道的信仰,况且最高尊神“三清”则直接是道?所化。而仙人、真人是学道、修道而得道的人,自然也属于道的信仰。

给‘“神仙”下一个统一、确切、全面的定义,无疑是很困难的。我们不妨从道教所信奉的各类神与仙中,领悟“神仙”的真谛。

天神

《说苑·修文篇》谓:“神者,天地之本,而为万物之始也”,又说,“天曰神,地曰?”。《说文》亦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天神居于上天,天由道?化生,分三十六天。天界三十六天由下而上分别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种民天、三清境、大罗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 ( 《魏书·释老志》 ) ,三清境各有左中右三宫,每宫分别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仙宫,还各有一位太上老君和天师。此外,太清境有仙九品,上清境有真九品,玉清境有圣九品。三清境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统摄三十六天,系最高尊神。天神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次:最高层是“三清”、“四御” ; 第二层是诸天帝,如三十二天帝、五灵五老君等 ; 第三层是日月星辰诸神,如斗姥元君、十一大曜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第四层是三官、三元真君、四圣真君等 ; 第五层是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

地祇

即地之神,凡社稷、五岳、山林、川泽、河海之神皆地?。道教供奉的地?之神,如社稷神、五岳四渎神等也属于我国古代国家祭祀的常制,至今仍有社稷坛、地坛等遗迹。其他如城隍、土地、门神、灶神、井神、厕神等等,或护佑一方一家一户,或职掌一事,皆谓地神。地?也并非全都是先天真圣,如社稷、五岳、四渎等当然属于自然神,而城隍、土地、门神等则多由人而封为神,属于人格神,系后天神,其实也可列入人鬼之神。

人鬼之神

这里的“神”的意思是“聪明正直之谓神”。道教是以人为本位的宗教,道教神系中的许多神是现实人的神化。人鬼之神即是本着有功于民则祀之的原则,把人奉为神,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圣贤崇拜。人鬼之神包括各民族的祖先神、各民族的圣贤英杰、各行业的祖师、保佑神,甚至各家族的先祖等等。如三皇五帝、孔子、孟子、关公、岳飞、木匠祖师鲁班、茶神陆羽等等。

人体之神

人体之内“泥丸百节皆有神”( 《黄庭经》 ) ,共有三万六千神。认为人体是一小宇宙,体内有万神,这也是道教神仙信仰的一个特色。在道教的修炼方术和科仪法事中,存思体内之神是一项重要内容。人体之神,如:三尸神、泥丸神、脾神常在 ( 字魂停 )、肾神玄冥( 字育婴 ) 、舌神正伦、心神丹元、喉神虎贲等等。

地府神灵

与三十六天相对有三十六地,地分九重,每重四地,每地有神主之,共三十六土皇。地府神灵还包括阴曹地府。人死为鬼,鬼归地府。中国传统的地府有两处,即山东泰山、四川酆都山。泰山东岳大帝司人生死,主七十六司 ; 酆都大帝治酆都山,综九幽阴曹神鬼事。地府有十殿阎君、判官鬼吏等等诸鬼神。

道教对于“仙”的信仰,在各宗教信仰独具特色。通常我们说“得道成仙”是指仙人和真人,也泛称神仙。《汉书·艺文志》对神仙的解释是 :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仙人和真人的内涵是有区别的。

仙人

仙人的含义,汉末刘熙《释名·释长幼》中说 : “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亦云 : “仙,长生仙去”。都把长生不死作为仙人的根本特征。认为仙人能长生不死,成仙之后就远避尘世,“迁入山”。仙人的另一个特征是变化无方神通广大。晋葛洪《神仙传·彭祖传》对此有形象生动的描述,其云 : “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 ; 或驾龙乘云,上造太阶 ; 或化为鸟兽,浮游青云 ; 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 ; 或食元气 ; 或茹芝草 ; 或出入人间,则不可识……”仙人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潜江隐身,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仙人高下品位不同,《抱朴子》将仙人分为三等 : “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 ;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 ; 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天隐子》则将仙人分作五类 : 在人称人仙,在天称天仙,在地称地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称神仙。而《太真科》将太清境仙分九品 : 上仙、高仙、大仙、神仙、玄仙、真仙、天仙、灵仙、至仙。关于仙品分类法还很多。各人根基不同,所修道法不一,故所得道果也有异差。

方仙道、黄老道及后世的神仙道教都是以追求成为“仙人”为终极目标,自春秋战国以来,发展了许多修仙方术、仙人传说及道的信仰和哲学,使仙学的体系日趋完善。然而从先秦老庄道家到后来的全真道则是以“真人”为理想目标。

真人 

是指存养本性悟得大道的人。《庄子·大宗师》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也就是说有真知的人即真人。庄子所讲的“真知”即所谓“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天之所为”即大道,“人之所为”即人道,明天人之理,懂得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宇宙涵育人生,人生本乎宇宙,不以人智逆天,能“观天之道 . 执天之行” ( 《阴符经》 ) ,体天道以善人生,达天人合一广大自在之境,这样就达到了真人的境界。真人“不知说 ( 悦 ) 生,不知恶死”,认为“死生一如” ( 《庄子》 ) 。

真人与仙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仙人追求的目标是不老不死。而真人追求的是精神永恒,不是肉体长生。王常月在《龙门心法》中就说:“不死者岂是凡身,长生者非关秽质”、“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吾之元气”、“道存则人存,法在如同身在”,真人能超脱生死。

全真道即以追求得道成真为目标,谓真功、真行双全为真人。“真功”指个人内在之修养,《晋真人语录》称:“若要真功者,须是澄心定意,打迭精神,无动无作,真清真静,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乃真功也。”“真行”指传道济世的社会活动,《晋真人语录》云 : “若要真行,须要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关于真人,《道门十规·坐圜守静》中曰 : “积心善行,绝世所欲,不兴妄想,无有染著,不滞有无,永绝生灭,是名真人。”真人入世而超世,“形且寄于尘中,心已明于物外矣” ( 《重阳立教十五论》 ) 。

道教的祖师多为仙真。《庄子》中称“关尹、老聃,古之博大真人”,庄子在道教中是南华真人、列子是冲虚真人、邱祖长春真人、马祖丹阳真人、紫阳真人张伯端,明代天师改敕正一嗣教大真人等,都称“真人”。古今得道仙人也很多,《列仙传》、《神仙传》、《洞仙传》、《墉城集仙录》等所载极多。著名者如:广成子、容成公、赤松子、宁封子、黄石公、安期生、河上公、三 茅真 君、“八仙”等等。

(二) 神仙与道教的人格理想

道教建立了以神仙为主宰的人格的世界体系,“三清”是道教最高的人格。作为道教生命价值理想的‘神仙”主要是指“仙真”。仙人、真人代表着道教至真、至善和生命永恒之美的人格理想。

追求返朴归真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仙真“事事皆尽得真” ( 《真诰》 ) 。所谓“真”,《庄子·渔父》说 :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 强怒者,虽严不威 ; 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 ; 真怒,未发而威 ; 真亲,未笑而和。真在于内者,神动于外者,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书君则忠贞,饮酒欢乐,处丧则悲哀。……真者,所以受之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精诚之至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真”,它禀自于天地自然,不可改易。《秋水》篇又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 :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至真之人有”真知”,“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 《庄子·大宗师》 ) ,“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 ( 《庄子·徐无鬼》 ) 懂得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不以人智逆天,能体天道以善人生。这样就能够“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道德经》 ) 。

仙真以至善为生命之美,人在不断地善的追求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其价值目标在于长生成仙。道教奉善成仙的教义思想就是对“至善”人格的追求。“仙”的内涵随着道教生命哲学的发展而演变,由最初方仙道追求肉体长生,到后来全真道追求精神不死,而神仙理想中对“善”的追求也在不断完善。《太平经》中认为人的生命与善恶行为有因果关系,把肉体生命的永恒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并通过“天券”、“守戒”、“常阴念为善”等措施使人“忠孝诚信”。《抱朴子内篇·对俗》也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 ; 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行一恶,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行善是成仙之因,成仙是行善之果。“善”的内涵,《西升经》谓“非效众人行,非行仁义,非行忠信,非行恭敬,非行爱欲” ( 《我命章》 ); 而是“君子善人之所不善,喜人之所不喜,乐人之所不乐,为人之所不为,信人之所不信,行人之所不行”,这样便“道德备矣” ( 《有国章》 ) 。《为道章》又把“无欲”作为至善,善人就好像“橐龠”,不与万物交争,但“其德常归焉,以其空虚无欲故也”。“空虚无欲”就是行善的道德原则。道教“承负”思想就是以善恶而论的,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周易》 ) 。善恶自有报应,《太上感应篇》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作恶得恶报,行善有善果,“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 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道教神仙中的“人鬼之神”,以“凡有功于民则祀之”为原则,有功于民之“功”也可以说是“善”。

仙真的生命理想还在于对生命极限的超越。道教重己贵生,认为“生,道之别体也”( 《老子想尔注》 ). “天地之大德曰生” ( 《周易》) ,所以主张“学生”,以“守中和之道”,得道而成仙真。从生命长度来说,追求长生、不老、不死 ; 从生命的质量上,追求逍遥自在自由幸福。《庄子》中描述神仙“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淮南子·  真篇》描述说:“骑蜚廉而从敦圄,驰于方外,休乎宇内,烛十日而使风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 ”神仙完全超脱了自然的束缚,也不受社会的限制。

现实世界离神仙世界并不遥远,道教在长期的修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术,特别是内丹仙学便是通向仙人境界的阶梯。道教对自然、宇宙的理解、认识也反映在神仙信仰之中。道教的根本信仰和信仰之原理是“道”,道生天生地化生万物,是宇宙的本原。老子是道的化身 ( 东汉王阜《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 ) ,聚则成形,散则成兵。老子一?化三清,即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按道教宇宙生成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从“无”到“有”的化生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德经》 ) 。天有三十六天,地有三十六地,天地之间五岳四渎、十洲三岛、洞天福地等等皆有神仙圣真主理。道化生宇宙天地万物,神仙也是道?所化。神仙主宰天地万化,实是自然万化的神化体现。“三清”是道的化身,实是宇宙精神的体现。人对神仙 ( 主要是指天神、地?等自然神 ) 信仰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教主张“人法地,地法天 . 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德经》) 。万物之中人为最灵,人能够认识掌握自然之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阴符经》 ) ,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妄为,追求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平衡,表现在信仰上就是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祭祀。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的圣诞分别是冬至、夏至日,也包含着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冬至,《月令七十 二候集解》说 : “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云 : “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 ( 夏历 ) 。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在我国,冬至日白昼最短。夏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曰:“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阴极而一阳复生,夏至日阳极而一阴复长。冬至是至阴的象征,夏至是至阳的象征,而阴中又有阳,阳中又含阴。《周易》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以冬至、夏至为圣诞似乎也是道教阴阳之道,及道教天文学思想的体现。

总而言之,神仙是道教对至真、至善、长生久视生命之美的人生追求,是道教对自然万化宇宙精神的体认。


来源:武汉长春观

责编:清韵

● 更 多 精 彩 ●


公益 | 福地传真法,武当山太玄紫霄宫体道班(第四期)

道教原来这么简单 | 道教仪范(一)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一行莅临三清山调研

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考察龙虎山道教

孟至岭:性命双修 道家生命观的三重境界

漫画讲解“阴阳五行”的关系(收藏)

道教香文化

经典 | 早晚一部“功课经”,是在阐述向善度人的“天之道”

雾霾天气,道长教你室内练习龟息功!

创新弘扬道家文化,腾讯道学联手腾讯动漫打造中国文化IP

玄帝巡境在台活动圆满收官

洪秀柱参与“2018戊戌年武当山玄天上帝神尊台湾巡境”活动为台湾祈福

武当道教信奉的主神:玄武

2018戊戌年武当山玄天上帝神尊,台湾巡境20座宫观

台湾举行隆重会香迎驾武当山玄天上帝

九月初九,玄天真武大帝飞升日!

李光富道长:孝道文化与道教修持的关系!

李光富会长率团参加第六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

太上玄门早晚课经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道德经》经典原文版+诵读版+活泼可爱动画版

张至顺道长口述一生修炼经历

武当徐本善道长的传奇人生

道教二十一经典,道尽天下事

驻多伦多总领事 韩涛出席首届加中道文化节开幕式

我们身体里的神仙!

“中国·武当道文化交流团”将首访多伦多 出席9月【首届加中道文化节】

清微仙宗 武當張守清真人傳

道医 | 给大脑迅速充电的方法

“武当道文化交流团”9月23日将首访加拿大

守住心灵的清净,老子教你这么做!

隐居洞穴20年,探秘武当山贾爷的修行真谛

武当山太玄紫霄宫

《易经》大道之源,群经之首

问道武当第一人:尹喜

云游道士到武当山怎样挂袇?

武当仙踪 | 怀古:何处所栖是高真

武当仙踪 | 发思:拨雾寻径叩玄门

成为武当道士的入门 技能

武当道文化交流团”首访加拿大!

武当山道教渊源

武当山太玄紫霄宫第三期体道班圆满结束

公益 | 福地传真法,武当山太玄紫霄宫体道班(第三期)

【武当道家文化】来自明德的春分问候|春分三才九事!

【武当道家文化】道家人物|武当山著名道医——“道医国手”王泰科道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