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反制美国贸易战!抱歉,中国人不是吓大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北美留学生日报

公众号ID: collegedaily



刚刚,中国宣布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


今晚,一则新闻刷屏了半个朋友圈。


中国宣布对600多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这被认为是之前特朗普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



在今晚的新闻联播中,连播音员的语气都变得激昂起来:



新闻联播中的锐评指出: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



这段新闻,让无数中国民众为之一振,新闻联播竟然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热度甚至压过了何猷君求婚奚梦瑶……



果然,在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面前,什么明星的热度都不够啊。


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也代表着正式反击了美国发动的这场贸易战。


接下来可能就是要刚正面了。


新闻话音刚落,美国股市纷纷大跌,道琼斯指数纳兹达克指数都有了超过2%的下跌。



美股开盘后,道琼斯指数重挫500点。


像苹果,波音等依赖中国市场的公司都出现下跌




中国的反制措施终于来了,这一点上中国人还真是说到做到。


毕竟,让很多欧美人失望的是,中国人民从来不是被吓大的。



一百多年来,列强的霸道逻辑从未改变,恃强凌弱的阴暗人性也从未改变。


所幸的是,在这个暗潮涌动的所谓的“和平时代”,我们生于一个不用再受欺负的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在政治,军事武器方面的成就,越来越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姿态。


而当中国在崛起的同时,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也获得了愈来愈多的话语权。


话语权,意味着我们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毫无疑问,现在中国正在逐渐获得主动权。



一年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向我国挑衅,试图挑起“贸易战”来击垮中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中美之间打响。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霸气回复:


“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中国从来不是被吓大的,需要刚正面的时候从来没有含糊过。


比如那些在长津湖穿着单衣冒着零下40度严寒奋勇追击美军的志愿军们:



比如那些上甘岭上顶着“范弗里特弹药量”下美军数十万发炮弹狂轰滥炸却守住阵地的战士们:



比如那些罗布泊戈壁沙漠中排除万难研制出原子弹的功勋们:


比如和中国曾经遭遇过的艰难困苦相比,如今贸易战造成的困难已是小巫见大巫了。


曾经中国遭遇过比如今恶劣十倍的国际压力和围堵,是你我的父辈祖辈等,


经历过那段艰辛岁月为共和国的进步奉献了自己青春和热血的几代普通中国人们,让世界见识到中国人民的厉害。



很多人说如果美国人加了关税,中国制造就卖不出去了,


但其实你对中国制造的能力还是了解太少了。


有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还都是山寨,低端,无核心技术,一提起进口就是高科技,质量好,高端。


但如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中国人本身的高度学习能力,在很多行业,中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发达国家同行。


中国正在从鞋帽箱包,到家电手机电脑,逐步向上蚕食发达国家维持高利润的高端产品。


比如光伏产业。


图源:Heraeus


这曾经是欧美和日本垄断的行业。


2005年,日本占全球40%,欧洲占45%,而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只占不到10%,


当时我国光伏组件包括光伏背板材料,光伏玻璃,硅片,硅料等全都依赖进口。


以德国wacker,美国MEMC,REC,日本三菱等多晶硅料企业凭借着光伏材料料制造技术赚取了大量利润。


2008年,外国供应商给中国提价10倍,中国只能无奈购买。


从那以后,中国企业历尽数年时间卧薪尝胆,潜心专研,最终攻克太阳能级高纯度硅料生产工艺,开始大举进入多晶硅制造环节。


到了2015年,中国高纯度多晶硅产量16.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49%,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总产量76%。


四个制造端主要生产环节产量均连续位居全球第一位,太阳能电池组件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位。


图源:Heraeus


对比之前的全球龙头德国,在中国的竞争下,德国光伏产业几乎全行业破产,博世和西门子卖掉或停止了太阳能业务。


除了Solarworld外,德国太阳能工业几乎已经死亡。


2013年,德国太阳能产业只拥有4700个工作岗位。


2016年,只有3700名员工的德国solarworld宣布再次裁员500人。


另一个龙头日本,中国品牌已抢占日本市场份额40%以上。


京瓷,夏普,三菱等光伏厂家,不仅无力在海外市场和中国竞争,连本土市场也被蚕食。



空调产业亦是如此。


2004年,国产空调企业格力刚刚起步,年净利润4亿元。


到2015年,年净利润增长为125亿元,10年长了30倍。


成功的秘诀,是保证价格合理的同时,不断革新的技术和高标准的质量。


格力总裁董明珠曾说:价格再有优势,质量不过硬都成功不了。


2015年,格力净利润19.28亿美元,超过日本两家空调龙头企业大金和三菱之和,全球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


同时美的,海尔空调的全球份额也在增加,国产空调全面雄起。


除了三巨头以外,还有志高空调,海信空调等二线品牌。


中国还在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份额,甚至格力来自海外的销售额更高,而出口的增长更再进一步挤压日韩的份额。


再比如视频监控安防领域。


2000年以前,这个领域都是被欧美企业所垄断。


2001年,一家叫海康威视的中国企业横空出世,成立仅6年后就进入了全球安防50强,14年后傲居全球第一。


不仅是海康,还有一家叫大华科技的中国企业也拿下了全球第四。


全球安防产业50%的份额利润被中国品牌占领。


图源:微博


法国第四大城市图卢兹,是欧洲航天产业的基地,著名的空客Airbus公司足部就在这里,无数世界各地的飞行员去这个城市的空客学习技术。


但如今,这个城市的机场49%的股份被中国山东高速和中港投联合收购,这意味着这个这个城市将近一半的机场股份是被中国公司所有的。


手机方面,三星再也没有能力在3000元以上的手机卖出爆款了,而华为却做到了,P9一夜爆火。


而且在国外的价格卖得更贵,4500起步,这证明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产品。


苹果今年市场占有率大幅下滑,三星没有吃到这部分,而是被华为,OPPO所成功攻下。


图源:Challenges


就连时尚品牌也是如此。


法国轻奢品牌Maje,Sandro,Claudie Perlot,瑞士百年奢侈品牌Bally,英国风衣品牌Aquascutum等等都悄无声息的被山东如意服装公司收购。


这些牌子都是实打实的在老佛爷商场有大量专柜,在每个城市市中心都有实体店的真正欧洲本土的好牌子。


山东如意服装集团甚至收购日本曾经第一大服装品牌运营商RENOWN高达41.5%的股份,成为RENOWN的第一大股东。


在时尚圈一向低调的中国企业,也跻身时尚奢侈品集团全球收入排名前20。


再列举一些中国行业的佼佼者。


民用无人机,大疆在技术和产值利润上世界第一。


海洋工程装备,中国占全球份额35%,世界第一。


造船业,中国份额世界第一。


互联网和卫星导航,中国世界第二,领先欧洲和日本。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凭借着阿里,华为,腾讯,讯飞公司位居世界第二,紧追美国。


通讯设备产业,华为在技术水平,产值和利润都是世界前三。


液晶面板、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国均能排名世界前三。


全球钻井平台超过80%是中国制造。


除了高技术,中国还垄断了技术低端的玩具,家具,水泥,玻璃,纺织等等产业,占世界一半以上的份额。



能达到这些成就,靠的不光是简简单单的追随,更是国人的苦心钻研和勤奋学习。


记得辜鸿铭说过一段话,大意是:


“世界不懂我们中华人,我们学东西很容易,什么工业,什么机关枪、大炮很屌是吧?等我们勤劳聪明的老百姓学会了这些,你们是不是要吃翔?”


话虽糙,但中国人民勤劳聪明务实,学什么都很容易这一点是毋需质疑的。

除了学习能力和勤奋,中国还凭借一个优势粉碎着发达国家,那就是巨量的人口基数和人才储量。


欧美国家的总共人口,还不如中国一个国家多。


中国每年从大学、大专的理工院系毕业的储备工程师大约有200万到350万,这几乎是发达国家的年总和。


2017年,中国研发人员总数为403万人,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图源:凤凰科技


丰富的科技人才储备造就了更加全面的产业链。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拥有全面的工业。


比如德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芯片制造和封装,液晶面板,航空发动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都没有。


中国 产业 全球 日本 美国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