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报纸穿在身上,把七巧板穿在脚上?!




李宁又火了!


文案与美术

ID:izaodao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人民日报》也穿能上身?


近日《人民日报》一改严肃的形象,和中国李宁做起了服装的联名。满版的报纸拼接印花,用1984年李宁先生获得金牌的报道与李宁的logo做交错,时代感潮流感纪念性完美的叠加在了一起。




不起眼的记者马甲也被李宁再改造,再配上当下最流行的短款小包。



T恤的样子做的并不复杂,但《人民日报》和中国李宁印在胸前,本来就带有一种冲击感。




网友找到三十年前《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李宁Logo设计的文章,谁也想不到三十年后,《人民日报》会和这个logo再度深入合作。



而这次《人民日报》与李宁的合作不单仅限于服装,5月10日至12日这两天它们在三里屯开设有间国潮馆,还一并邀请了《中国有嘻哈》的选手做宣传。






严肃的《人民日报》在学着更年轻化,给人们惊喜和新鲜感,而这次选择合作的品牌李宁也如是。继2018年惊艳亮相时装周之后,中国李宁就红遍了巴黎。





从未想过我们从小穿到大的国货李宁,竟然可以如此复古好看,直接带起一波国货复兴风。夹带着儿时的记忆和熟悉感,想不喜欢都难。




而谈起老品牌的自我突破,安踏最近也来了波回忆杀。2002年安踏推出一款名为“霸道”的篮球鞋,亲民的价格和耐磨性被称为水泥地杀手,几乎是当年学生群体的人手必备款。十多年过去了,安踏又带着这双鞋杀了回来。





这次更是在设计中巧妙加入了儿时常玩的七巧板元素。




并受到当下结构主义浪潮的影响,品牌胶印也立体化起来,细看还能发现鞋边2002的印标。




好像那个穿着便宜耐磨的篮球鞋的贫穷的学生年代也是我们的黄金时代一般,带着我们无法从记忆里抹去的青春和少年感。而同时推出的特别版更是受到故宫馆藏品《冰嬉图》的启发,搭配故宫经典配色,好不好看不好说,但是就是很有文化就对了。




关于国货复兴,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品牌就是飞跃了。




曾经几十块的小胶鞋再度出现在人们面前,几乎成了年轻人的必备款,你甚至能在纽约和迈阿密找到它的专卖店。




许多明星也在穿:




但其实这些已经和中国飞跃没有关系了,飞跃曾经是少林寺和练功和踢球必备,但因经营不善而衰落。


2005年法国人Patrice Bastian来中国学习少林寺功夫,对飞跃情有独钟。于是轻而易举的拿到了飞跃的海外使用权,并在好几个国家抢注了商标、调整策略,用东方元素和少林武功做为主要卖点。




Patrice坚决把飞跃的所有设计、生产都在法国完成彻底和中国飞跃脱离了关系。



那双曾经几十块的飞跃鞋在国外已几百块的价格出售,并且广受追捧和好评。如此一来国产飞跃才忽然醒来一般,于是才相继开店、重新认真经营售卖。虽然价格不如国外飞跃,国货飞跃也在努力。




这几年的国货复兴热潮,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不难看到老品牌、传统品牌在当下时代的自我突破。不让那些经典消失在人海而是成为新的时尚标签,这背后吃过的亏,付出过的努力和汗水可想而知。



每个时代都有一波新的年轻人,但时尚是一个圈,如何抓住人们对情怀的需求同时跟紧当下,在激烈的消费市场中占据一些之地,保留本色的同时加入一点新鲜感、惊喜感,关于这些李宁在思考、安踏在思考,飞跃在思考,连《人民日报》也在思考。



把握自己的根基而不一味跟风,这是国货们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拉锯战,而我们总是抱着对经典的爱和对创造的期待,等待他们的下一步进展。




/ 推荐阅读 /


中国 中国李宁 中国飞跃 人民日报 李宁 经典 飞跃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