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吃边聊:多伦多|如何在村里只花10刀吃到嗨?

不少本地英文媒体很爱出一些“cheap eats”的榜单,严选各年度最佳的便宜餐厅——每个人对cheap的理解不一样,且不说这些餐厅够不够便宜,单是那些小小一口、点到为止的食物,就算便宜也总不过瘾,多吃几份之后发现算下来一点都不便宜,也就失去了意义。咬牙跺脚,决定写一份俺心目中的cheap eats指南,重点有二:一来,既然是否便宜不好定义,那干脆只写每餐人均10刀的餐厅,再怎么说也便宜;二来,要过瘾,要疗愈,要舒服,要妥帖,绝对要是comfort food——又cheap又comfort,这才够难得。当然了,各人口味不一,对我来说,最comfort的菜系包括了烧腊、早午餐、油炸、意大利菜和越南菜,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其中有几家是俺的私藏心水小店,独食易肥,分享至上,独comfort不如众comfort。


Aunties and Uncles


那天想吃早午餐,千里迢迢跑到Aunties and Uncles,一问,需要排队一个小时起,咕咕叫的肚子已在抗议,只能扭头就走。后来每次都早早地到,也要忍耐半小时——甚至和别的正在排队的顾客一样,去隔壁买杯咖啡慢慢等。能救活周边咖啡店的早午餐店可实在不多见。

其实不奇怪人气如此之吓人——多伦多最佳早午餐、多伦多最佳全天早餐、多伦多最佳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BLT)、多伦多最佳烤芝士三明治、多伦多最佳French Toast、多伦多最佳Pancake……无论是各大本土媒体,还是权威如Zagat,都毋庸置疑地把其封为多伦多最佳Brunch之一。更明显的优势是价格异常亲民,人均10块出头就能开开心心抱着肚子走出来。

尚在门外,就能闻到狭小的厨房中飘出的猛烈香气,面包香鸡蛋香肉香焦糖香——所以客人的食量都变得很大,能吃完一整份的招牌的Banana Oatmeal Pancakes,质感松软湿润表层焦香,香蕉肉很多很滑很香,燕麦的加入除了谷物香气,更多了粗犷的细碎嚼劲,风格明显与众不同,家常水准的满分,粮食带来的疗愈感无与伦比。随季节不同配不同的水果,这次是用香料水煮到软熟无渣的梨,淡淡的肉桂香。


最最粗犷的Cinnamon French Toast其貌不扬,其实被评为过村里第二的French Toast(第一属于School):浸饱蛋液蛋香扑鼻,吐司松软微弹,空气感保水度都够,出锅后撒肉桂粉和糖粉,再自行淋上偏稀的枫糖浆;蛋液放的盐比别家多点儿,能吃到明显的咸度,更粗狂更奇妙更冲突,按家常水准已经摸到天花板儿了。


他家的烤芝士三明治Grilled Canadian Cheddar同样排多村第二,很好吃,应该是近期最喜欢的一款,用柔软温和的白面包夹进本地产的大量切达芝士并煎到融化,火候够小够均匀,所以面包每一个角落都酥脆;与常规版本不同的是更加进后切的番茄片,沙甜润滑,让三明治显得不干不燥与众不同。爱吃肉的还可以往里面加培根,更丰富更罪恶。


他家的BLT仍然是多村第二(苍了天了)——所谓BLT是懒散的北美人的简称,是为黄金三角“Bacon Lettuce and Tomato”的简称。依然用白面包但火候更轻,内馅简单精炼,番茄厚片,生菜清脆并抹上美乃滋,本地产的培根煎到走油,香脆得不得了;口味当然不复杂,但就是好吃就是过瘾,只能说,经典就是经典,1+1+1等于满分。


这次没吃到他家被Zagat评为多伦多必吃菜品之一的早餐taco,下次一定不能错过。这样梳理出来,菜单上几乎道道经典有好吃,闭着眼睛点都是家常水准的满分。也正因为如此,哪怕附近有Maggie~q~s、Sneaky Dee~q~s 等等早午餐名店,Aunties and Uncles也一定是人气最旺的一家,没有之一——甚至是全村人气最旺都说不定。更一定的是,这是最comfort的早午餐店,没有之一。


Golden Turtle


曾想过要不要单独写一篇Golden Turtle,只是没忍住献宝,在这儿一起介绍掉——这家名气相对不大的沧海遗珠,有俺心目中多伦多最好吃的pho!俺很爱越南和越南粉,清爽过瘾带汤水,在越南旅行时天天吃,在多伦多也十分常吃,大店如Pho Hung、Pho Tien Thanh、Pho Linh等等也一一打卡,也好吃,但基本都是属于“一般好吃”,不是肉不行就是汤差口气。后来,侥幸发现了Golden Turtle——这间小店人气不错但不至于巨火,并不在商圈,在华人圈里也没什么名气,但却是各国很多食评人认为的多村第一pho;老板全家都来自胡志明市,很低调地给多伦多带来了鹤立鸡群的出品。

来都来了不做他想,必须要吃村里第一的pho——贪心如我也别仔细看了,直接要什么都有的。Special combo rice noodle soup和别家不同,除了各种牛部件还有鸡肉,先喝口汤——这是俺在村里吃过的N碗牛肉pho里,牛肉和牛油香气最强烈最丰富最立体的一碗之一。汤头清澈,飘着薄薄一层牛油,入口清甜浓郁鲜爽,是教科书般的调味,粉的软硬粗细也合口味,有嚼感又能挂汤;

至于肉,处理得非常细致,每种肉的厚薄大小都有在关注,生牛肉的滑、牛胸肉的软、带筋牛腱的弹、牛肚和牛肉丸的脆——牛肉丸还特意选了带牛筋的,更添一丝细碎嚼劲。最惊讶的是大块鸡胸肉,看着膈应,吃起来竟然弹脆软嫩,一点都不干,拜服。唯一要注意的是得快点吃,因为生牛肉切得偏厚,泡到全熟后稍稍偏韧。这样一碗下肚,温暖微撑额头冒汗,妥帖得不要不要的,什么毛病都被comfort了。

材料计有牛腩、牛丸、牛腱、生牛肉、牛肚和鸡肉


很少人会关注越南的粥,其实很有特点——汤底不需要额外准备,反正要熬汤做pho的,一家店pho的好坏基本上决定了粥的好坏。Golden Turtle的pho如此精彩,Seafood Congee自然不会难喝:

标准的越式粥底,米粒细碎,顺滑不粘,有厚度但利落;材料很丰富,包括虾肉、打了花刀的鱿鱼和很越南的鱼饼,该脆的脆该弹的弹,海味十足(敏感的人可能觉得有一丝腥气),再很规矩地用炸葱和葱花增香;重点提一下他家选的鱼饼,弹性十足之余比别家的更有鱼味儿。整碗粥下肚自然温暖治愈,且吃到碗底还有料更是开心。


Mì quảng是南越广南省(Quảng Nam)最出名的一种粉儿,出了越南就算是冷门,很惊讶也有卖:最大的特点是汤少,刚刚盖过料即可(甚至在本地会有不加汤的干拌吃法),汤中要加明显的鱼露和标志性的姜黄(也就是咖喱的颜色来源),口味比pho的汤底重一些;跟着厚重的汤头用了宽粉,更粗犷更滑溜更过瘾;

至于料,Golden Turtle是豪华版,但都足够规矩,弹嫩带肥的腌猪肉块、甜脆的大颗虾仁和水准之上的肉糕,撒上必须要有的花生碎,以及灵魂的脆米饼——这种在越南被称作bánh tráng mè的脆饼本来是加黑芝麻的,店家换成了欧美常见的罂粟籽,香气不同了。直接吃自然香脆不油,泡软之后是有趣的软韧弹滑,很厉害,强烈建议尝试,好吃且别家少见。

呲溜一大口


和别家越南粉的价格差不多,Golden Turtle也就人均10块,cash only,但明显好吃一些且多出了很多更道地更冷门的口味——要知道,pho本就很难做难吃,所以各家的水平异常接近,这样一来,“明显比别家好一点”就万分难得,百不获一。


Mamma Martino~q~s


对我来说,意大利菜是最comfort的菜系之一——某些地方和中餐很像,原汁原味,挑剔食材,以及把面吃出花儿来——只是在多伦多的意餐价格大都超出本文标准许多。要说便宜的、好吃的、治愈温暖的意大利菜有吗?以俺时常全多伦多嗦意面的经验来说,有,有一家,俺私藏的一家。

意大利人Bruno Martino在1983年和父母一起,开了Mamma Martino~q~s这家家庭餐厅,迄今36年,是村里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之一。刚开业时艳惊四座,提供超出当时餐饮水平太多的comfort food——甚至被当时的媒体夸成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得以庆祝人生的地方”,且拿了一堆什么“最佳意大利餐厅”、“最佳披萨”、最佳patio、最佳餐厅氛围等等奖项,风头一时无两。

如今城中已有一众世界级的意大利餐厅(如buca系列),精致高档,自然是好,但每每走进Mamma Martino~q~s的用餐区,都能明显感受到另一个极端的、年月带来的稳重和踏实,从老派的装潢到家庭式的服务,还没坐下就有预感——这家餐厅没理由不好吃啊。


的确,哪怕放在今天,Mamma Martino~q~s依然是一家优秀的意大利餐厅,喏,镇店之宝来了——这被BlogTO评为多伦多最佳的Lasagna长相实在有点膈应,但切开之后顺眼多了——层次不算多,但依然清晰分明,肉馅分布也均匀,调味平衡老练,奶酪给得不多,故食味比一般Lasagna清爽少许(要不然这么一大盆也吃不完啊),软滑入味不粘不塌,外加肉末的细碎嚼劲,家常水准可拿满分。


最爱的Spaghetti Alla Carbonara大逆不道地用美式培根代替意大利培根(pancetta,亦或是用盐腌猪脸guanciale),鸡蛋稍微有点过熟了,也不守规矩放了奶油增稠——对嘛,北美鸡蛋傻大傻大,既然鸡蛋不够好,就别死心眼地只用鸡蛋,得不偿失,稍微变通一下也可接受,何况算是好吃的——面条当然够al dente,再自行撒上大把黑胡椒,香浓粗犷过瘾至极。



他家的披萨也负盛名,号称西边最佳,饭点时不断有客人外带回家吃——比Pizza Pizza也贵不了多少。当然可以很守规矩地只要基本款玛格丽塔,十块钱左右一张够至少两个人吃,但他家配料很丰富,且不拘于意大利,feta芝士、Bocconcinni芝士、茄子、番茄干、朝鲜蓟芯、烤红甜椒、腌渍凤尾鱼……俺很喜欢Ricotta  Cheese+Prosciutto的组合,乳清芝士清香微弹,盐腌火腿烤熟后咸度更明显,但香气也更浓。


吃多了番茄可以来个Linguini alle Vongole,叮嘱要white sauce,就是一碟清爽雪白的、告别番茄的、铺满蛤蜊肉的弹牙扁面条。洋葱、大蒜、黄油和大量蛤蜊肉混出酱汁,有意或无意做得偏湿,可以多喝到几口鲜甜浓香的汤;蛤蜊的新鲜程度就so so(毕竟便宜),也煮久了点,但汤实在是好喝——要奢侈起来干脆放弃所有蛤蜊肉。分量依然极其大,全盛状态的俺只能磕掉三分之二。


他家的Tiramisu属于可遇不可求,撞神经性质,想起来就做,去了无数次都没吃到。运气好的话,可以一试这方别地儿找不到的粗犷版提拉米苏——其实提拉米苏本就粗犷,只是Mamma Martino’s的北美改良版更狂放不羁,绝不正宗,蛋糕、饼干层层叠叠,有的还有蛋糕口感有的已经浸透了咖啡;撒上厚厚一层巧克力粉和巧克力酱,来几大坨奶油——其实只能意会提拉米苏的感觉,但很奇特也蛮舒服,只此一家值得一试。


Mamma Martino~q~s的其他甜品也全都粗犷好吃,真的是“mamma”出品的风格,朴素大块,俺很喜欢他家的Carrot Cake,蛋糕温暖湿润,加入大量香喷喷的杏仁和核桃,白色夹层主要是奶油芝士(cream cheese),香甜微酸,吃完一份毫无压力。

前菜和甜品都在10刀以下,主菜(披萨、意面或同样出名的三明治)都在10刀左右,分量惊人味道温馨,俺是喜欢得不得了,没事就去吃——妈妈出品必属精品,也当然必属comfort,此定律任何菜系通用。


The Dirty Bird


Kensington Market藏龙卧虎,藏着无数城中最优秀的小吃,价格也都很便宜——虽然都很好吃,无论是那家taco或这家jerk chicken,以个人口味来说,都算是偶尔想吃的异域食物,但谈不上真正comfort,唯有The Dirty Bird疗愈得不得了——炸鸡嘛,一吃就立马被comfort了。作为城中最优秀的炸鸡店之一,The Dirty Bird与众不同,卖的是北派炸鸡——与流传广泛的南派炸鸡相比,腌渍后撒上了一层更加拿大的枫糖粉(maple dust),增添了甜香和熏香,很有辨识度。


离The Dirty Bird不远的地方,就是城中最顶级的肉铺之一Sanagan~q~s,也是餐厅所用鸡肉的来源;类似的,店里的蔬菜也都来自Kensington Market里几间有机蔬果店——这种邻里之间互通有无做出来的食物当然最最独特最最温暖,怎么可能不comfort?


当然要吃招牌Northern Fried Chicken,哪怕肚子不饿,也可以只点两块过过瘾,一块大腿一块小腿(店里所有炸鸡套餐都是既有大腿又有小腿,很满足,且不会出现鸡胸肉这种膈应人的玩意儿),饱满圆润上色均匀,不脱浆不塌陷,饭量小的直接就吃饱了,要价10刀不到。

扒开来看,火候自然是很美好,汁水四溢,肉质软嫩入味;鸡皮完美地和粉浆融为一体,外层酥脆内里有最爱的鸡油香,隐隐有些和别家不一样的香气,正是北派炸鸡的特点——这可不是心理作用,曾带不知情的朋友去吃,他第一口就说,和别家炸鸡有细微的不一样。

俺一般是点最小size的炸鸡,两块,吃完七分饱,还可以出门再随心情吃一两家kensington market里的小店,comfort到极致。


当然了,如果真的想在这里解决full meal,那么镇店招牌The ODB最推荐——店家本就以这款炸鸡华夫饼打出的名号。这回用上去骨的鸡腿肉,炸得依然完美,配上罪恶感十足的黄油枫糖酱和酸香微辣的Dirty Sauce;华夫饼下单后现做,热气腾腾外脆内喧,口味并不重,和炸鸡一起吃不至于腻。不过,这样硕大一份吃下去,再怎么样也十二分饱了。


如果说越罪恶的食物越comfort,那么他家独有的华夫冰淇淋comfort得不得了——最受欢迎的口味是The Cereal Killer,甜奶油冰淇淋+麦片+炼乳+两块华夫饼,名副其实是killer:冰淇淋来自村中最著名的冰淇淋店之一Ed,香甜纯净扎实黏密,密度很大但够细腻——显得更黏的是足量炼乳,和谐统一的浓甜和奶香。华夫饼做得偏薄偏干脆,麦片也脆硬有肉桂香,所以整体吃起来并不腻,非常好吃,甚至没什么压力——只是记得吃完去做健康检查!


新鸿发美食轩


俺不是粤港之人,但非常爱吃烧腊,闲着没事就会去找烧腊饭吃——dt的粤式大菜水平糟糕,但烧腊相比之下好不少,只是依然良莠不齐,可能这家店今天烧鸭好一点,那家店昨天油鸡还不错。把唐人街百分之九十九的带烧腊的餐厅都刷过之后,很有幸找到了新鸿发美食轩——不在主路上,出品几乎都有水准,食客都是操着粤语的大爷大妈,看点菜的架势也都是熟客……这样的隐秘家庭温暖小店,本不想写,应该偷偷藏起来自己去吃的……

落座,店里大妈就端来一大碗汤——每天都有的例汤大锅煮出,免费给,主要是大量的便宜的猪骨,火候够味道足,偶尔会捞到玉米、苦瓜甚至竹笙之类的配料。味精是给了的,俺倒是不排斥,反正肉够酥软,软骨啃着也过瘾。

最常点的双髀饭堪称廉价烧腊店中最显奢侈的东西——豉油鸡腿+烧鸭腿,满盘都是最滑最嫩的部位,加一大坨水嫩清甜的炒包菜,税后只要10刀。烧鸭出炉久了皮自然不够脆,肉也不至于太滑,但总算调味精确汁水充沛,皮肉骨看似松散分离实则紧紧相连(which正是火候正好的标志)。小店,自然不能要求通体枣红色、完整无焦,但的确是家常好吃的出品——要多去几次,和老板搞好关系,就吃得到刚出炉的,好吃得不止一点两点。

至于豉油鸡就要点名表扬了——这可能是全唐人街(甚至全城)俺吃过最有水准的豉油鸡。卤汁鲜甜平衡香料恰当,鸡皮滑糯微弹,鸡肉嫩滑不干,皮下还有俺最爱的鸡油。浸得入味且全熟,但嫩滑程度和出品的稳定程度超过了任何一间餐厅。


有次点了咸鱼鸡粒炒饭,竟然比唐人街很多大餐厅做得都好。鸡肉够滑嫩,咸鱼碎爆得够香(or够臭?),米饭粒粒分明香口不干,用少许鸡蛋增香,最爱的葱花也给得够,还透出明显的胡椒香气,不错。


人多可以来个三拼,只是吃不到最滑嫩的大腿了,不过也不错。豉油鸡哪怕是别的部位也比别家柔软多汁;烧鸭的胸部更弹韧背部更咸香;白切鸡就还好,毕竟多村的鸡太次。刀工自然是不错的,都是店主大叔一个人斩,十多年了,肉块整齐划一大小相仿,不粘连无碎骨。

可能是豉油鸡的拥趸太多,每天餐厅会准备大量的豉油鸡翅,打包不限,堂食三只起卖。鸡全翅浸出来更紧致更有嚼劲,咸甜口儿也更重一点,能吃到浓郁的酱香,最适合买一大堆下电视剧下电影下一切。

店里最贵的饭才税后10刀,便宜的五六刀就有交易,光为了豉油鸡来一趟也值得,而豉油鸡哪怕价格翻一倍也绝对尚有拥趸。小tips是,店里时不时有卖隐藏菜叉烧猪肝,焦香浓粘厚重干香,肝味儿是有的(俺是喜欢,但有人可能不喜欢),买回家切成片下饭下酒都绝好——一定记得向老板打听当天是否还有。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comfort food,以上几家店当然不会老少通杀,但一定都是俺常去的便宜餐厅,客观上来讲味道也一定都不错,绝对值得尝试——反正10刀,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不可错过,说不定也成为您的饭堂,以后咱们得长期拼桌啊!


Aunties and Uncles

学徒评分:3.7

地址:74 Lippincott Street, Toronto

实际人均:20CAD


Golden Turtle
学徒评分:3.7

地址:125 Ossington Avenue, Toronto

实际人均:20CAD


Mamma Martino~q~s
学徒评分:3.7

地址:627 The Queensway, Toronto

实际人均:30CAD


The Dirty Bird
学徒评分:3.8

地址:76 Kensington Avenue, Toronto

实际人均:20CAD


新鸿发美食轩
学徒评分:3.8

地址:443 Dundas St. W., Toronto

实际人均:10CAD


评分细则:

5:那种毫无瑕疵、花见花开的

4.5:近乎完美,但说不出哪差了点的

4:非常好,比3.5分还要好的

3.5:较好的餐厅,想起来就吃吃的

3:一般的餐厅,凑合吃饱的

2.5:同类餐厅中偏弱的

2及以下:泡面还蛮好吃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