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留学中介不得不说的故事 | 一位妈妈自述

点击蓝字关注,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升学顾问(Counselor)是一项专业的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孩子合理配置各项成长资源,最终水到渠成进入梦想学府。


但这个市场同样也良莠不齐,找到坑爹机构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孩子的时间。


这位妈妈也有着同样的担心。为了家里芳龄11,计划去英国低龄留学的女儿,她先尝试DIY,后来又亲自探访了10家规模、风格都不同的中英留学机构,总结了这样一套留学中介“防坑指南”,希望能给有同样困惑的家长作为参考。


者:琅,家有一女,11,聪明伶俐,淘气倔强



去年的某个春日,受到某些同学的影响, 突发奇想,开始了英国低龄留学的中介探索之旅。


时至今日,很多人问我,为何要请中介,顾问的价值在哪里?如何评价中介的服务和选择合适自己的中介?我只能说,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个人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所有涉及到自家孩子的事情,千万不能偏听。

 

所以,我们来说说那些和中介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可行性分析:

英国低龄留学是否需要请中介?


相对于美国留学,我觉得英国留学的要求难度是比较浅的,主要是考试和面试。 但是比较讨厌的是,英国的学校比较多元化,每个学校考试的程序和出题的考试局也比较五花八门,我也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搞清楚一堆CAT,CEM,ISEB之类的测试,到底是啥玩意。


而且还有混校和单一性别的学校,有的学校11开始,有的13开始,有的11到16之间不接受英国本地监护,所以意味着国际生去住宿也不现实。



所以在决定是否要用中介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试水。 先按照一些同学的建议,我给几个预备小学写了邮件,希望能在Y6可以加入,这样可以直接参加Y9的考试。 有的石沉大海之后突然来了一个邮件我们不发T4国际生签证,有的直接告诉我,已经没有位置了。

 

折腾了一个月以后已经快三月了,很多女校的GROUP ASSESSMENT群体测试都是在当年九月,眼看时间不够了,我于是快速通过人脉,搜索了10个中介,并带着孩子面试了不止6个顾问。

 

现在回头看来, 是否需要选择中介可以考虑几个因素。


01

备考时间有多久?


英国的小学比中国的小学早一年。举例来说,2020年入学Y7,也就是11岁的孩子, 需要在2019年9月,也就是中国小学5年级上学期一开始就要去学校参加群体测试。


那么在2019年3月之前(中国的小学4年级下学期一开始),就要完成大多数学校的注册。如果可以在中国小学4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准备,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充裕。

 

我的很多朋友因为先知先明,很早就开始准备了,比如中国的小学2年级,3年级,就开始刷题和补课,甚至去英国本地参加印巴人民的刷题营。这些同学有了足够的2年甚至3年的时间,确实可以考虑完全自己DIY。



02

父母是否可以用英文和英国学校沟通?


如果不能,请中介会在日常沟通中节省很多需要别人翻译的人情和时间投入。


03

孩子的智商如何?


无论如何先去做个CAT测试,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强烈建议不要刷题后去做,这个属于自欺欺人。 裸考不丢人,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才能对目标学校的匹配真的有作用。


英国学校一般都会从4个维度考量, verbal reasoning 词语推理,non verbal reasoning  非词语推理,其实和逻辑相关,还有图形测试等。这个测试的四项成绩都是141分的满分,而且从测试结果里还能推理适合孩子的教学方式和未来在GCSE阶段孩子成绩能否达到A。



04

阅读和写作通常是中国孩子的弱项


从我的经验来说,我们在开始的准备阶段,明显忽略了这个部分。


一方面学校英文教学里都有在线阅读系统的测试,所以每天的作业自我感觉量够了。 结果后来才明白,英国的阅读理解考试的维度和美国完全不同!


一为开放式问题,二需要在文学和修辞手法上理解作者的意图,有的学校还需要续写文章,所以在文学性和内容理解的深度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测试的开始,做个阅读理解和写作,也有利于顾问和父母全面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如果你的孩子基础非常好,不需要很多额外的补课,DIY是完全可以可行的。


05

孩子是否自律,是否情绪稳定?


备考的时间越短,对于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是非常重要的。公立体系的孩子在这方面会有很多优势,毕竟经历过那些声色严厉的中国女老师的训练,有着自律的预习,复习,记笔记和错题本的好习惯。


而我的孩子,因为继承了我的散漫和猪队友的佛系,一直快乐地没心没肺,所以在和其他同时申请的孩子比较时,就发现了巨大的差距,被啪啪打脸。这也是我备考中的一大收获。

 

同时,英国学校的第一轮群体测试确实很厉害,有点类似我们对于大学生的管培生招聘。无领导小组,个人演讲,团队活动等。 有的学校还要求孩子离开父母在学校独自住一晚上,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孩子的情绪管理确实需要父母的评估。



06

作为父母,你愿意付出多少时间?


毕竟和学校的沟通,带孩子去考试,我们都是没有经验的,需要一点点摸索,并整合成一个项目周期表。 


虽然我找了很多朋友咨询,但是我发现我依然还是有点两眼一抹黑的不安,主要是每个学校和每个孩子的基础和性格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中国小学没有科学课,就意味着孩子需要把英国小学一到六年级的科学全部补一遍,才能对参加ISEB的考试有基本的信心。 


还有每个父母的工作也不一样,有的父母单位产出工资很高,即使他们英文很好,花在这个上的时间可能不如花在正业收入上回报更高,所以这个真的是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



总结来说,孩子基础好,父母有时间愿意花精力,英文也好,或者准备时间早,是完全可以自己DIY的。就是你对孩子和你的能力都很有信心,是完全可以节省票票的。

 

但是我呢,一来比较懒惰,二来对我家孩子确实没有信心,更重要的是,时间太仓促了, 所以我一咬牙一闭眼,就选择了用中介,也有了很多有意思的个人体验。


二、我与中介的相亲之旅

 

说实话,在最后的选择时,我听从了孩子的喜好,毕竟帮助她的是顾问不是我。 而孩子和顾问之间真的是眼缘,有太多说不清楚的当下状态的契合,但是我们做父母的,肯定还是要做一些理性的分析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选个人中介,还是机构中介?


我之前的考虑是个人中介可能有更多个性化的服务,价格也划算些。但是看了一圈,发现确实个性化,但也五花八门。


有的是英国原来做教育的老师,或者是嫁了当地人的中国中介,还有自己孩子走过了一圈,就开始帮助其他孩子慢慢做大的妈妈,各种背景各种故事都有。



总体来说,机构呢流水线服务,涵盖和学校的沟通,签证等行政事务,补课,面试辅导等,因为做得多一些,所以积累的经验也多一些,而且也流程化了,对于追求标准化服务的妈妈来说,会觉得比较适应些。

 

不管选择个人还是机构中介,很多妈妈都是根据朋友的推荐和过去的成功案例。其实我觉得这个会有很大的期望值管理的落差。还是那句话,每个孩子的基础都不一样,这种对比本来就不现实,就仿佛每年你孩子的学校都有些牛娃去常青藤,但是那个和你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说到个人中介,英国和中国本地都有,我也接触了好几个,跨越各种年龄和文化背景,因人而异,整体来说差异化可能就这几点:

 

01

时差的影响


英国中介本来就有八个小时的时差,然后加之英国人民的整体反应速度也比较大英帝国,所以指望他们秒回基本不现实。


中国中介通常在签约和服务的前期反应都很快的,但是服务的后期要因人而异,因良心而异。这个大家也懂得,都是同一个文化背景里长大的,很容易理解。  


还有英国中介只能通过电话和孩子沟通,所以这个效果也要看孩子的年龄和互动模式。


 

02

理念的不同

中介 学校 孩子 时间 英国 英国中介 英国学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