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史看五四运动

临近毕业,在空虚的日子里找些事情做。去图书馆借了一些历史书看,很有意思,在此想和大家分享。今天介绍的是一套书中的一本:《现代欧洲史——欧洲时代的终结,1890年至今(上)》,作者是两位美国人,菲利克斯·吉尔伯特和大卫·克莱·拉奇。


我在图书馆的架子前面一下子就发现了这套书,因为他们有很漂亮的装帧,也不是很厚,易于携带。另外,我想的是这一段历史离现在不是很久远,所以读起来不会枯燥。欧洲的历史也和中国近代史迥然不同,不会有阅读的沉重感。但是那个时候欧洲世界与非欧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所以依据书中的提示我还是不可避免地联系到了我们自己的历史,这样穿越时空的探索是十分有趣的。


给定你一本书的篇幅,你将如何向人们介绍在欧洲这个民族众多,关系复杂的区域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翻开目录我们发现,作者是把1900-1940年的欧洲史划分为几个阶段,概括出他们的时代特征;在各个阶段内,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候列举出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并一一介绍他们的来龙去脉,有时候介绍英法德意俄等几个重要国家在做什么,也有时候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总体介绍欧洲的发展。这些叙事的方法可能是一个历史学家所必备的,但是我在看的时候已经晕了,不翻回目录很难意识到他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一部宏大的历史。这样的工作没有广泛的阅读和训练无法完成,但是对于常人来讲,只要书中的任意一点你明白了并有所思考,就是一种提高。


在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正好是五四运动100年纪念日,里面提到的日本对德国的攻击和俄国革命都意外地与中国的命运联系密切,引起了我的好奇。而我挑这本书的时候完全不是报以这样的目的。


书中写到:“1914年至1918年之间发生的冲突是全球层面的世界大战。但是一开始,这场冲突只是欧洲几大强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对决,一个是与奥地利对抗的塞尔维亚,两国的冲突也是这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另一个是被德国侵犯了中立权后被迫作战的比利时。于8月加入战争的日本是首个卷入大战的非欧洲国家。但是日本的军事力量只用在了远东战场,目的是征服和占领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亚洲的中国和暹罗及非洲的利比里亚加入了协约国。以上这些国家加入战争的原因纯粹是出于经济目的。与德国关系的破裂有助于增大封锁中的漏洞,阻碍了德国资本的转移活动,并使没收德国资产的行为变得合法化,从任何方面看,这场战争都已经演变为世界大战。”

看英武的威廉二世在指挥战斗!

法国的福熙和霞飞,这名字真不错:)


“巴黎和会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战败国确立协约。这些国家分别是土耳其,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赛合约是最重要的合并条约,它标志着德国战争的结束。这些条约主要解决了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政治问题,即基于民族自决原则确立新国界的问题。然而制定这些条约的人,不久便意识到,民族自决原则的实施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另一方面是关于赔款的经济问题,即战争期间遭受的摧毁和损失的赔偿问题。这导致了后来十年中国际关系的紧张及摩擦。”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五四运动的浮雕非常精美


巴黎和会在我的印象中是列强进行的丑恶的政治分赃,因为历史书上写着,他们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但是当我了解了欧洲各国在一战中复杂而痛苦的过程最后在巴黎和会上经过各方的艰苦谈判四巨头劳合·乔治、克列孟梭、威尔逊和奥兰多)达成了协议,(包括对于边界、赔款、殖民地等各种关于世界秩序的问题),就产出生了对巴黎和会这一历史事件应有的尊重。我意识到我以前对于它的理解过于简单了,因为我无法理解将德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的原因,这的确很无理。原来日本对德国进行了正面攻击,在战胜之时分一块蛋糕也不足为奇,但是让中国就感到很尴尬了。网上的其他资料显示,尽管美国愿意帮助中国抵抗日本,在巴黎和会英法为了拉拢日本,也是为了对抗俄国和日本组成联盟致使国际联盟无法成立。总之经过一系列中国列强之间复杂的交涉,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结果。之前我看到,中国宣布参加一战也是经过再三斟酌的行为,因为德国在一战初期的实力压过了正义的一方,这样的选择的确带有书中描绘的投机性。只是可怜了中国为了表示参展被派到欧洲战场赚银子的30万劳工!西方承认巴黎和会在处理民族自决问题上有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但比照我之前对它的理解,这本书对一战的介绍让我感到了一点慰藉。


苏联海报:布尔什维克骑士屠杀资本主义恶龙


在一本介绍孙中山的书上我看到,近代中国的各派斗争实际上已经发展为列强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在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军阀们的操作背后都能找到列强的影子(包括袁世凯称帝和失败的被人分析的幕后原因)。而紧随一战发生的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俄国革命引发(其实不如说是引导)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苏联革命建立的新政权让世界上被压迫的殖民地上的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苏联频频向中国示好,于是中国人民也起来反抗列强进行五四运动。不容忽视的是,布尔什维克在鼓动其他国家进行反抗资本主义体系以归顺其系统的努力(这让我想起张作霖以什么样的理由铲除李大钊?)。在描述俄国的形势时,书中写道:“他们(布)还建立了共产主义国际组织,试图刺激其他国家进行改革……一开始共产主义领导人就意识到,欧洲政府利用对世界非欧洲国家的影响力,已经积累了巨大的优势。因此,破坏欧洲对殖民地的统治,从一开始就是共产国际公开宣称的目标,这在1919年4月6日“殖民地问题已经提上了日程……亚非殖民地!在欧洲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刻,也就是实现你们自由的时刻!”的声明中得以体现……共产国际独立于国际联盟之外,对削弱欧洲对非欧洲国家的影响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布尔什维克在巴黎和会上建立的与世界的对立,极大地巩固了这些(独立)运动。原住民意识到,并不是只有他们拒绝承认欧洲列强组织并操控着的国际秩序。”


由此看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确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因为我们在欧风美雨中迷失太久了,就很容易让一些新事物迷倒。苏俄反抗帝国主义的出现好似一根救命稻草让受压迫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然而帝国主义是不分社会制度的,这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之前还很难理解。


本书让我对欧洲主要国家在20世纪上半期的情况有了基本的理解。这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国际关系深刻变革的时代。欧洲作为世界的中心在这一时期的变革引领了世界潮流,而了解一些重大事件的起因并观测它带来的发展,对我们剖析自己的历史脉络也是十分有益的。

 

2019/5/1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