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吃边聊:多伦多|村内越南粉大全

有些亚洲食物在北美不可思议地流行,日本拉面、台湾刈包、广东炒面、泰国打抛猪、东印度Roti、越南法棍三明治,再比如越南粉——越南粉是个人最常找来吃的食物之一,清爽但复杂,温暖但轻盈,有肉有菜有主食有汤,手撕各种香草、放豆芽和辣椒、挤柠檬汁等一大套餐前动作下来,也和吃肉夹馍一样有仪式感。多伦多的越南移民人多势众,除了兢兢业业地卖本国菜品,出名事迹还有在披萨里加进大蒜油,发明了一种多伦多独有的披萨。哦哦对了,扯远了,这篇是讲越南粉,以下的几间都算是俺喜欢的餐厅,都是城中最常见的越南餐厅经营模式,主打汤粉,兼卖春卷拌粉盖饭等等——每家只说两碗粉,一碗最基础的牛肉粉和一碗招牌的其他粉,排名不分先后全看心情。



Golden Turtle


第一家一定要写Golden Turtle——这间名气相对不大的沧海遗珠,拥有俺心目中多伦多最好吃的pho。这间小店并不在商圈,人气不错但不至于巨火,在华人圈里也没什么名气,但却是各国很多食评人认为的多村第一pho;老板全家都来自胡志明市,很低调地给多伦多带来了鹤立鸡群的出品。

来都来了不做他想,必须要吃村里第一pho——贪心如我也别仔细看了,直接要什么都有的。Special combo rice noodle soup和别家不同,除了各种牛部件还有鸡肉,先喝口汤——这是俺在村里吃过的N碗牛肉pho里,牛肉和牛油香气最强烈最丰富最立体的一碗之一。汤头清澈,飘着薄薄一层牛油,入口清甜浓郁鲜爽,是教科书般的调味,粉的软硬粗细也合口味,有嚼感又能挂汤;

至于肉,处理得非常细致,每种肉的厚薄大小都有在关注,生牛肉的滑、牛胸肉的软、带筋牛腱的弹、牛肚和牛肉丸的脆——牛肉丸还特意选了带牛筋的,更添一丝细碎嚼劲。最惊讶的是大块鸡胸肉,看着膈应,吃起来竟然弹脆软嫩,一点都不干,拜服。唯一要注意的是得快点吃,因为生牛肉切得偏厚,泡到全熟后稍稍偏韧。这样一碗下肚,温暖微撑额头冒汗,妥帖得不要不要的,什么毛病都被comfort了。

材料计有牛腩、牛丸、牛腱、生牛肉、牛肚和鸡肉



Mì quảng是南越广南省(Quảng Nam)最出名的一种粉儿,出了越南就算是冷门,很惊讶也有卖:最大的特点是汤少,刚刚盖过料即可(甚至在本地会有不加汤的干拌吃法),汤中要加明显的鱼露和标志性的姜黄(也就是咖喱的颜色来源),口味比pho的汤底重一些;跟着厚重的汤头用了宽粉,更粗犷更滑溜更过瘾;

至于料,Golden Turtle是豪华版,但都足够规矩,弹嫩带肥的腌猪肉块、甜脆的大颗虾仁和水准之上的肉糕,撒上必须要有的花生碎,以及灵魂的脆米饼——这种在越南被称作bánh tráng mè的脆饼本来是加黑芝麻的,店家换成了欧美常见的罂粟籽,香气不同了。直接吃自然香脆不油,泡软之后是有趣的软韧弹滑,很厉害,强烈建议尝试,好吃且别家少见。

和别家越南粉的价格差不多,Golden Turtle也就人均10块,cash only,但明显好吃一些且多出了很多更道地更冷门的口味——要知道,pho本就很难做难吃,所以各家的水平异常接近,这样一来,“明显比别家好一点”就万分难得,百不获一。



Pho Tien Thanh



离Golden Turtle大概一百米,竟然有一间同样优秀但名气更大的Pho店——Pho Tien Thanh是城中最有人气的越南粉店,也是本篇合集中唯一经常需要等位的一家。每次路过,都觉得门口发誓似的贴那句“I Love Pho Forever”实在招人注意——有这样的决心,食物应该怎么都不难吃吧?

进店,装潢竟然是满眼的粉红色,再加上那句“I Love Pho Forever”,组成了多伦多老派的网红拍照点——到今天应该是很少人在这拍照了,但的确曾风靡一时。抛开这点,Pho Tien Thanh和其他优秀pho店都差不多,弥漫着鱼露、牛油、青柠、罗勒的标志性混合香气。

老规矩,来一碗House Special Beef Noodle Soup,汤底比别家清淡透彻一些,甘甜简单直接,牛味却明显重很多——纯牛骨打底的汤头虽用力撇去了浮油,味觉敏感的人还是会觉得有一丝膻味——不过这也是风格,重口味如我能接受。

和别家相比,另一大独特之处在于缺少了牛肉丸,只有生牛肉、熟牛肉、牛胸肉、牛肚、牛筋,只是还可以分别加钱加量。很合胃之处在于,各种肉类火候都够,酥化软熟,除了生牛肉有筋,其他都不错,配上同样煮到偏软的粉身,是很柔和很安稳的一碗。


在他家点顺化粉Bun Bo Hue之前,老板会一再确认能不能吃柠檬草、能不能吃虾酱、能不能吃辣椒、能不能吃鱼露、能不能吃这个那个……还以为会上来一碗多么重口味多么吓死人的东西,谁知道风格依然温和,酸甜咸辣和谐,柠檬草、鱼露、猪肉和牛肉的香气平衡。哪怕表面飘着一层辣油,汤底依然清澈干净,这该是Pho Tien Thanh特有的标签。

配料规规矩矩,牛胸肉、肉糕、猪脚和猪血,都不错,牛胸肉和猪脚火候依然足,肉糕不是自制但也还行,猪血是多伦多超市常见的那种,一碰就碎——但总体还算OK,是一碗好吃的、无压力无负担的入门级顺化粉。

虽然Pho Tien Thanh的出品不会是俺最喜欢的一碗,但不可否认风格很显著,至温和至清爽,独此一家不妨一试——特别是初入pho门的食客,很可以先从这样的清爽直白版本吃起。至于我自己,光吃pho的话,还是倾向于离得不远的Golden Turtle(不过Golden Turtle非粉类食物的水平就还好,此时就得移驾Pho Tien Thanh了)。



Pho Hung



论名气,城中唯一能和Pho Tien Thanh抗衡的应该只有Pho Hung了吧——1985年,第一家Pho Hung开在了Spadina(那时候因为新市政厅修建,唐人街才刚搬迁到Spadina呢),一举成为多伦多最抢手最出名的越南餐厅之一。后来越做越大又开了两家分店,但因为老板极注意统一出品,分店员工都由总店派达,时至今天各家分店都人气可观,也是一定是村内名气最大、华人最熟悉的Pho店之一。

平时俺来Pho Hung的次数最多,除了熟门熟路,Pho Hung最大的优势在于种类实在是全,而且基本都有水平,这是大规模餐厅的专利。从基本的粥粉面饭,到越南小菜,甚至饮料甜品,都很像样很难得,想吃什么都找得到。



Pho Hung的综合牛肉粉PHỞ HƯNG ĐẶC BIỆT和别家相比很有辨识度,最明显的就是,所有元素都要硬朗一点:粉身煮得偏生,更弹牙更滑溜(据说他家粉是汤中煮的,而不是越南式的烫,俺觉得倒无所谓);配料方面,生牛肉去筋不净,薄片的带筋带肥的牛胸肉刻意保留咬感,牛肚和牛丸自然也是弹脆,通通走费牙的路线——偶尔吃这种粗犷不温柔的风格也不错。至于最可能难嚼的大块牛筋反而软滑粘密,俺很喜欢。

汤底中规中矩,牛油味、洋葱味、甜味很平衡,个性丝毫不突出,但对于绝大部分客人来说肯定都是好喝的;上桌前扔了一大把葱花进去,甚至不拘小节地把一段小指长的葱白切都不切就往里扔,爱葱如我倒是不排斥。



之前提到了,俺很喜欢Pho Hung的种类丰富,包括很多别家没有的道地口味。强烈推荐BÚN MĂNG VỊT CÓ ĐẬU PHỘNG竹笋鸭肉粉,别的粉店少见(前文的Pho Tien Thanh也有,但做得不如Pho Hung)。在越南,有些店家专注于鸭肉粉,点餐是一般是要一碗没有料的鸭汤粉+一盘白切鸭,在多伦多俺只在Pho Hung吃到过,而且还比越南街边的更好吃更精致。汤底不错,清甜纯厚,鸭香浓郁但不过不膻,因成本关系用的是罐头竹笋,但瑕不掩瑜,至少没有套汤,而是鸭汤单独熬,这就足够难得了;

白切鸭另上一碟,做得像沙拉,豆芽、罗勒一大堆,用俺最爱的葱酥点缀增香;鸭子本身火候够,热食可能会太酥烂,冷切反而不错,软熟多汁,点鱼露花生酱也好,辣椒酱海鲜酱也好,亦或是泡汤里,都好都难得。



别家少见的还有BÚN MẮM NƯỚC LÈO CHÂU ĐỐC,是重口味者的真爱——BÚN MẮM在南越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常见,即鱼酱(或虾酱)粉,那种紫中透黑的凤尾鱼酱,闻一鼻子能吐好几回,炒香后熬汤偏偏开胃得不得了。BÚN MẮM的另一特点是汤更稠,鲜甜刺激浓郁厚重,鱼酱和香茅配合得很好,出锅前把茄子块和小秋葵扔进去灼熟,秋葵咬开后粘液让汤更显得浓稠了。

俺要了Assorted的,什么料都有,计有猪肉、虾仁、鱼肉、鱿鱼,其中半肥瘦的猪肉最出彩,火候够味道足,瘦肉酥化肥肉走油,下次可以叫全猪肉的。刚开始的确非常浓厚好吃,但到最后会觉得有点咸,俺是不排斥,口儿轻的主儿请慎重。

还有还有,Pho Hung家除了粉,什么鸡排猪排饭、芋头西米布丁、猪肝猪肚小肠猪舌粥等等等等,都是有水准够道地很难得的落胃好菜——菜单够厚,所以边边角角肯定还有待发掘的好东西,一直怂恿俺一再造访。



Pho Linh



介绍了三家大店,各有千秋都算好吃,但有没有更家常更温暖一些的?有,Pho Linh就是。这间小店蜷缩于小意大利,但大部分食客是越南人,老板也是越南人,当天我问他要个小碗,他好奇地问我,“小碗”用广东话和普通话怎么说,下次碰到中国客人可以用。

哪怕选址很偏,到了饭点也能差不多坐满;室内狭小,暖气给得足,脚下有上一批客人扔的纸团,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一种好吃的气场——来之前就听说,Pho Linh家的顺化牛肉粉Bun Bo Hue号称村中最佳,点上点上。

在吃顺化粉之前,按惯例来一碗全套牛肉粉Pho Dac Biet,上桌的第一感觉是分量小,比别家小一圈(这样倒不错,别家的小份怎么看也不觉得小到哪里去了)。汤头浑浊飘着油星,生牛肉用汤冲成均匀的半生,舒展无折叠(意味着熟度更一致),而大片熟牛肉也平铺,几乎盖满了小小一碗,看着更温暖更妥帖。

生牛肉的确不负我望,软弹多汁去筋干净,很难得;熟牛肉几乎全瘦但也不柴,牛丸弹牙百叶脆爽牛筋软糯,总体都不错,平和直白——和Pho Tien Thanh的出品略微相似,但显然更家常更粗犷,配料的处理风格更合我的胃口,小小一碗毫无负担,舒服。



至于这据说“村中最佳”的Bun Bo Hue只在周五周六周日供应,样子很丑,入嘴的瞬间被吓到——这应该是城中调味最胆大最重口的Bun Bo。首先,是当头一棒的辣,口腔和喉头一阵刺麻,但不持久,然后是一波一波的浓厚酸咸,以及扎实深沉的香茅味——除了汤底的香茅,飘着的特制辣椒油还加进了香茅碎。相对于别家Bun Bo的委婉清酸微辣,Pho Linh家的调味简直都像泰国菜,大开大合潇洒帅气,回味才反出肉香和洋葱的甜,很独特很有个性,值得尝试。

至于配料,猪脚软熟,牛肉片酥烂,比较独特的是肉糕切得无比厚,饱嘴满足,还有别家少见的猪头肉片,肥腴香浓,很衬重口味汤底。

我不敢说,Pho Linh家的顺化粉是我最喜欢的风格,但真的与众不同提神醒脑,偶尔想来点重口味的这绝对是首选之一;而无论是顺化粉还是牛肉粉,Pho Linh的家常温暖风也真的还不错,偏小的size很得我心,吃完后还能留点肚子在小意大利继续觅食。



Saigon Lotus




作为城中最成功的越南菜经营者,Hieu Tran的经历有点像名厨David Lee,在无限风光之际关掉了自己的大本营,开始一心一意做素菜——Hieu Tran做了20多年的越南菜,曾经经营着Ginger Restaurant系列、Saigon Sisters、Hue Kitchen等等顶尖餐厅,通通关掉后兢兢业业地经营着Saigon Lotus——这可是如今多村稳居巅峰的素食越南餐厅,抛开素食不说,Saigon Lotus也是yelp和google map上评价最好的越南菜,几乎没有之一。


最热门的Pho Vegan当然要吃。蔬菜蘑菇汤打底,加进酱油和足量香料,咸鲜回甜,比想象中好喝太多,汤底的甜度和层次感甚至好过一般的牛肉粉,也当然更清爽干净;

配料计有各种蘑菇、炸豆皮、豆腐、油豆腐、素肉丸等等,也比预料的好,蘑菇吸足油水脆嫩刚好,豆制品质感各异,但都算入味都有恰当的豆香,的确是一份好吃的罕见的Pho。小贴士是,以个人口味,蔬菜酱油汤底够清爽够平衡,叫不出名的各类香料味也足,就无需按惯例挤进青柠了,不然反而怪怪的。



Pho不错吃,但俺更爱菜单上另一款不起眼的Hu Tiu My tho,也是越南籍老板最喜欢的一碗。汤底就和Pho不一样,更清甜更柔和,能喝出西芹、胡萝卜、蘑菇的存在感,哪怕没有粉和料就是一份异常有水准的蔬菜汤。至于配料,和Pho相比假肉的种类更多,口感食味各有不同,哪怕俺打心眼里对假肉不感兴趣,还是得承认很有趣很难得。

其中,很越南的肉糕质感很像,带着淡淡的豆香;蟹腿是纯面粉疙瘩,有点鸡肋;而最好玩的是那片仿烤肉,把面筋烤到焦黄,酥脆吸味油香四溢。可以说,只要有这碗粉在,Saigon Lotus就会成为少数我愿意主动回访的素食餐厅之一。

喜欢归喜欢,还是要说,Saigon Lotus的菜单鱼龙混杂,好吃的就那几道,大部分普普通通,点单时要遵从老板的意见,万不可乱来——但哪怕如此,他家的素粉在我心目中,是足以和村中顶尖的牛肉粉并肩的水准之作,无压力无负担,时不时就想来一碗。



当然,我必须承认,在世嘉堡、密市和北边几市也都会有优秀的粉店,只是路远难达,名气也不及dt几家,以后可专门介绍。至于本文中的几家,都算好吃各有不同,都是名气足以镇压一方的大店,强烈建议越南粉爱好者们一一打卡——若是并无太大兴趣也可就近一试,万一也一跃入坑沦为吾辈呢?




Golden Turtle
学徒评分:3.8

地址:125 Ossington Ave. Toronto

电话:+1-(416)5311601

实际人均:15CAD


Pho Tien Thanh

学徒评分:3.6

地址:53 Ossington Ave. Toronto

电话:+1-(416)5886997

实际人均:15CAD


Pho Hung

学徒评分:3.8

地址:350 Spadina Ave. Toronto

电话:+1-(416)5934274

实际人均:15CAD


Pho Linh

学徒评分:3.6

地址:1156 College Ave. Toronto

电话:+1-(416)5163891

实际人均:15CAD


Saigon Lotus

学徒评分:3.7

地址:6 St. Andrew St. Toronto

电话:+1-(416)9011115

实际人均:15CAD



评分细则:

5:那种毫无瑕疵、花见花开的

4.5:近乎完美,但说不出哪差了点的

4:非常好,比3.5分还要好的

3.5:较好的餐厅,想起来就吃吃的

3:一般的餐厅,凑合吃饱的

2.5:同类餐厅中偏弱的

2及以下:泡面还蛮好吃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