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居所》下集!万安副县长的原创新文!!让我想起家乡!!授权推送

李桂平,现任万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兼职教授。出版《滩歌》《保留意见》《骑驴琐记》《突围中的农村》《被颠覆的村庄》《被毒害的农业》《赣江十八滩》《赣江边的中国》《天下良知》等九部。




赣西:墨庄的梦想

 

鸦溪河在天宝盆地流了几千年,如水的时空邃道把一座县城送给了天宝。

公元222—229年,东吴黄武年间始立宜丰县,县治就设在天宝。这以后直到唐代,宜丰县二废二立,三次作县治的时间共计二百七十余年。古时择县治漕运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地理的变异自然也是县治移出天宝的原因。鸦溪河成就了天宝县城最初也是最后的繁华,如今鸦溪河变窄了,水流并不丰沛,只有岸边的楠木林见证过这条河上曾经的繁忙。文明跟着水流的方向传播,当水流枯竭的时候,曾经的文明随之物化。

天宝富庶,谚云:“人到天宝舍不得回,牛到天宝要剥皮”,天宝罗酒古朴醇香,虽是糯米酒,但后劲很足。天宝育人,谚云:“万载的爆竹浏阳的伞,天宝的女子不用拣。”天宝充满灵性,酷似船形的地貌,在静默的时空中摇橹扬帆,而天宝依旧稳稳当当靠在岸边。宋光宗(1147—1200年)时代,刘椿在宜丰任大姑岭巡检,天天走在这块土地上,非常熟悉天宝。其实,巡检就是基层的小官,在当时是县衙所属的捕盗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刘椿管辖的大姑岭片区应该包括了天宝。任满刘椿领着家眷迁居天宝,在曾经的那座县城里播下墨庄的种子。

墨庄是刘椿先祖刘式的书屋。刘式(949—997年)字叔度,南唐进士,今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人。史载刘式从小有远大的志向和高洁的操守,埋头读书做学问,十八九岁离开家乡到庐山居住,潜心研究《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在庐山过了五六年不回家,直到学业精湛高中进士。公元975年,宋统一五代十国,刘式被宋太祖留用,出任大理丞出监通州丰仓入判三司都磨勘司,这是一个管理财税的官职,官虽然不大,可刘式干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其工作方法被总结为“三年磨勘之法”,刘式也被冠之“刘磨勘”的雅号。淳化年间刘式转任大常博士,后改任工部员外郎、邢部郎中。宋太宗赐御书又帖十六轴以示奖赏。至道三年,盐运使李惟清指使他人诬告刘式藐视朝廷被罢官,不久忧郁而死,终年四十九岁。宋真宗时代得以昭雪,追赠礼部尚书。刘式家藏数千卷书,雅称“墨庄”。刘式死后,他的夫人陈氏召集儿子们说:“你们的父亲为官清廉,没有给你们留下田庄产业,只有几千卷书传给你们。这几千卷书是一个偌大的墨庄,好比田地一样,希望你们在墨庄里勤恳耕耘,好好继承这份珍贵的祖业。”刘式的儿子们遵从母训,刻苦攻读,最后都学有所成,不少人成了进士、举人。陈夫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墨庄夫人”。岳飞在绍兴六年(1136年)为刘氏后人书有“墨庄”二字,朱熹为此写下了《墨庄记》以纪其美。

 

乾道四年秋,熹之友临江刘清之,字子澄。罢官吴越间,相遇潭溪之上,留语数日,相乐也。一旦,子澄起而拱立且言曰:“清之六世祖,磨勘工部尚书太保府君,仕太宗朝佐邦计者十余年,既殁,而家无余资,独有图书数千卷,夫人陈氏指以语诸子曰:此汝父所谓墨庄也。海陵胡讷先生闻而贤之志其事,其后诸子及孙,比三世,皆以文章显达为时闻人。中更变乱,书散不守。清之先君子独称念焉,节衣缩食,悉力营聚,至绍兴壬申岁,而所谓数千卷者,始复其旧。故尚书郎徐公庆、兢吴公说皆为大书墨庄二字,以显其藏书之扁,不幸先人弃诸孤。清之兄弟,宝藏增益,无敢失坠,以至于今。然清之窃惟府君夫人与先君子之本意,岂不曰耕道而得道,仁在熟之而已乎?而不知者意其所谓,或出于青紫车马之间。清之不肖,诚窃痛焉。愿得一言,发明先世之本意,于以垂示子孙,丕扬道义之训,甚大惠也。”熹闻其说,则窃自记曰:“子澄之意诚美矣,然刘氏自国初得名家所与通书记事者,尽儒先长者,矧今子澄所称,又其开业传家之所自,于体而尤重。顾熹何人?乃敢以无能之辞,度越众贤之上记兹事,于是辞谢不敢当。而子澄清之不置,既去五、六年书疏往来以十数,亦未尝不以此为言也。熹惟朋友之义有不可得而终辞者,乃细绎子澄本语,与熹所以不敢当之意,而叙次之如此。鸣呼!非祖考这贤熟能以诗书礼乐之积,厚于子孙,非子孙之贤,熟能以仁义道德之实,光其祖考?自今以始,有过刘氏之门而闻墨庄之所以名者,于此乎考之,则知其土之所出,庐之所入者在此,而不在彼矣。盖太保公五子皆有能名,中子主客郎中,实生集贤学士、中书舍人。兄弟皆以文学大显于时而名后世,第四子秘书监资尚严洁,识大体,有传于《英宗实录》。子澄之先君即其元孙也,讳滁,字全因,官至朝奉,仕既不遇,无所见于施设,今独其承家启后之意,于此尚可识也。生二子,长曰:靖之,字子和;次曰:清之,即子澄。皆孝友廉静博学有文,而子澄与熹游览笃志于义礼之学,所谓耕道而熟仁者,将于是乎!

宋乾道九年癸巳岁(1173年)二月丙戊日新安朱熹记

 

墨庄的精神向往让我动容。耕读传家原本是农耕民族的传统,不事稼穑何以家为?大丈夫不读书又安能立身?这样的文化传统和品质改变了中国农村,同时也让中国农村始终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姿态。天宝墨庄刘氏始祖眼光和气度不凡,他把墨庄精神烙印在天宝,给这个村庄的未来抹上了动人的色彩。

据说天宝曾以“内外八景,六门十三第,四十八条巷,四十八眼井,四周竹城墙,四季马蹄香”饮誉江南,800年过去了,保留下来的只有138幢明清时代的建筑。走进天宝,跟着导游在凹陷的青石板小巷穿行,村庄老旧似乎破败的景象掩饰不住岁月的苍凉,然而村庄的辉煌依然可以在一幢幢褪色的建筑中寻得。

刘氏宗祠始建于明宏治七年(1494年),结构为五幢一寝,堂内石柱36根,天井24处,其中60平方米以上的天井就有4个。据说这个祠堂曾6次被毁,1941年最后一次重建,1962年天宝粮食部门将祠堂拆毁改建粮仓,1964年仅剩的祖寝被天宝中学拆毁改建学生食堂,如果这座祠堂没有被毁该是何等堂皇。仅剩的门楼雍容典雅,门前高大威武的石狮显示着门弟的尊贵。一座文化宫殿在全无意识的状态下灰飞烟灭,旷世悲情千古难寻。

赣西古建筑让我迷惑,天井用于采光,一座祠堂需要这么多天井吗?走进赣西古民居,对于天井我才刚刚开始有了认识,民居内左右厢房是一个个小院,每个小院都有一个天井采光,一个小院就是一家人,一幢房屋就是一大家子。阁楼上住着不用拣的天宝女子,如果她中意那位郎君就从楼上抛下绣球。这种建筑样式,与我在江西其他地方看到的差别较大,其中蕴涵的文化也非常丰富,这种建筑本身强调家族的整体精神,凸显家族的凝聚力,我想,在赣西文化内核中是否包含着湘文化的特征?

天宝的意象跟随我的脚步徐徐展开,村西头的宝书楼上有一幅楹联,“绿野有秋皆稼穑,青灯无夜不诗书。”可以想象这个村庄曾经的景象。寒窗苦读,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四季公祠窗棂上的四幅雕刻,或许算不上天宝古建中的精品,可每一幅图景栩栩如生,指向明确,似乎那低头舔脚的马都懂主人的意思。这座墨庄房下一支祠由刘季铭、刘季昭、刘季华、刘季荣四兄弟倡建,宽16米,径深65米,气势雄伟。四兄弟当年赴京赶考有三人高中,兄弟同科更是何等炫目。在这个祠堂,我看到了当地人称为印把的天井。赣西的天井别具一格,似乎并不存水,雨水落下来走石头底下悄悄流走。条石排列成的印把子顺着进入祠堂的方向摆放,有一种威严撼动心灵。祠堂深处是安放祖先灵位的所在,也称祖寝,上去祭拜祖先需要经过一个意境的启蒙,护栏天井中间铺砌五步梯,步步高升的寓意撞击心灵。跪拜祖先,抬头燃烛,头顶澡井宛如一顶官帽,此刻骤然落在自己头上。

村庄的梦想铺陈在建筑的每一处细节,心灵的声音回响在祠堂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故事,一代代人受着它的洗礼,一个个人在宗族的氛围中成长,而村庄的高度也一次次得到提升。

美丽的鸦溪河没有枯竭,终年不息从村前流过,后龙山林海汹涌,流动着祖先庇护的神韵。墨庄刘氏人才辈出,明清两朝150多人考中举人进士,其中22人高中进士。历史上江西乡试无刘不开科,据说这个刘专指天宝墨庄刘氏。据说刘秉忠、刘伯温两位半人半仙的人物祖籍都是天宝,刘秉忠(1216-1274年)是元朝杰出政治家,曾隐居于武安山中,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后云游云中留居南堂寺,元世祖即位之前,海云禅师奉召,路过云中时邀其同行,得到元世祖赏识。至元八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元王朝。刘秉忠主持修造元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元大都宫阙建成。刘秉忠还为皇帝制定官制,朝见皇帝礼节、百官的服饰及俸禄等。至元十一年八月刘秉忠无疾而终,享年五十九岁。而刘伯温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辅佐朱元璋打天下建立了明朝。如果这两位皆出自墨庄一脉,恐怕天宝当属天下第一村。

实际上就算没这两位也依然挡不住天宝的光辉。明清两朝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墨庄刘氏,很多是清廉能干卓有政声的能吏。明朝刘体道官至刑部郎中,张居正想与他结盟,他宁可降职离京去苏州做判官,也不肯与张居正合作;湖广道监察御史刘学诗因拒绝魏忠贤拉拢,称病辞官回到故乡。清朝南阳知府刘拱宸被誉为“中国第一流人物”;广西桂平知县刘之英在任上致力推广小麦种植赢得百姓立祠祭祀,如今广西还有农民把小麦称为“刘公麦”;湘潭知县刘如玉与曾国藩终生相知,并被曾国藩盛赞为“大似王守仁、吕司寇”,却终生婉拒加盟曾氏。广西富阳知县刘钦邻坚拒吴三桂拉拢,被捕入狱以身殉职,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记载了这段历史,电视剧《康熙大帝》也将刘钦邻形象搬上了银屏。天宝走出来的这个官员群体很大,虽然官都做得不大,最大的官不过刑部郎中,但这些官员的节义风采光彩夺目。

 

赣北:江州的居所

 

踏进江州的土地,我一脚跨进了修水。

江州是古代九江的称谓,修水是黄庭坚的故乡。黄庭坚是著名诗人、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领袖,与苏东坡齐名。然而,我去修水探访的不是黄庭坚的故乡,而是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故乡。据说陈宝箴的故居陈家大屋是修水保留最好的老建筑,包括黄庭坚的故乡已经看不到先前的些许影子。修水是人口大县,养育了北宋“四大才子”之一的黄庭坚,却没能留下多少老的建筑,的确让人疑惑。也许赣西北这块土地饱含着迁徙的痛苦?一般而言,迁徙伴随重建和荒芜,人类常常是在这样的折腾中捣毁自己的记忆。

陈家大屋座落在一个名叫桃里的山坳里。早晨出发前,我特意去修水老县城参观了五杰广场。广场不大,五根汉白玉柱子顶天立地,柱子上刻着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三代五个人的画像,并简要记录了他们的生平。天下着小雨,晨雾蒙蒙,我看不太真切,但是我站在这高耸的柱子下面,感到了来自这块土地带给我的惊羡。《辞海》,一部中华大词典载有陈氏五杰中的四位,剩下的陈封怀同样大名鼎鼎,他号称“中国植物园之父”,也许不久的将来也将载入《辞海》。这样一个家族江州独有,全国或许也不会太多吧?

修水是名不副实的山区。离开县城,车立马穿行在乡村很窄的水泥路上。到了地,雨下得更大,车停在一块“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砖块垒砌的碑前。我打着伞,看着碑上记录。回望四周,是一块很小的盆地,房屋依着山脚依次而建,陈家大屋摆在道路的右边,山上林子很密,绿荫遮蔽下的陈家大屋古风盎然。

其实陈家大屋并不大。房屋是江西典型的四水归堂式建筑,算不上堂皇。建筑外观不加修饰,翘角处装饰一根细长的凤尾。屋里边以天井分隔,上下两边分别是两间厢房,内墙黄土和竹片用石灰和糯米搅拌夯实,与一般的三合土有所不同。经年已久,竹片裸露在外面,显得十分很简陋。这幢老宅子分为新旧两套,左边是陈宝箴祖父所建,右边系陈宝箴中举入仕后加建。大屋前竖立着一对旗杆石和一对旗石墩,旗杆石是陈宝箴中举后所立,旗石墩是陈三立中进士后所竖。

修水古称义宁,修水陈氏因此又称义宁陈。实际上义宁陈源于德安义门陈。公元731年,江州牧陈旺携子孙迁德安艾草坪建庄,此后332年不分家,创立“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乌托邦社会,唐僖宗感其义聚一堂,旌表御封义门陈氏。公元1062年(嘉佑七年)宋仁宗下旨,义门陈氏分家,聚族三千分成291庄迁往全国18个省72州郡,故有“天下陈氏出义门”之说。

我试图穿越古老的江州大地,去寻访当年那个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大家族。然而,德安义门陈只有历史,却没有了村庄,过去义门陈的繁衍之地人口稀少,据说抗战时万家岭战场就布置在这一带,人们为躲避战争迁徙,房屋大概也是那会儿被毁的。我看到的是海内外义门陈子孙捐建的一处纪念性的园林,主要建筑包括旌表台和义门陈博物馆。进园的一块石头上书写着“天下第一家”,系北宋至道二年秘阁内侍裴愈题赠,两边的立柱上书写着一幅楹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在义门陈展厅,我看到了不同朝代的多位皇帝旌表,这些表现家族荣耀的稀罕物件,无一不在向我诉说这个家族曾经的兴旺。

一千多年前的乌托邦社会世界最早,然而它只存续了几百年。历史发展充满玄妙,让我无限感慨的是,当年唐僖宗表彰义门陈,是因为那时候陈氏人口还不算太多,而陈氏所代表的乡村治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宋仁宗下令分家,是因为此时陈氏人口规模过大,如不遏制足以威胁皇权。一个旺族土崩瓦解,当年义门陈分家,修水这一支分到了福建,数百年后,随西迁的队伍回到江州老家,落户修水。

陈家大屋如今空置,日常看管交由住在旁边的一位陈门女婿。从陈家大屋出来,我似乎并不满足,说实话这座建筑并未带给我太多视觉上的冲击,而对于义宁陈的历史,我依然还是相当模糊,朋友给我的《义宁陈氏五杰》还来不及翻阅。我有意走进旁边的陈家女婿家,没想到这位陈氏女婿不仅热情,而且对义宁陈氏的历史还相当了解,我随他重回陈家大屋,坐在前厅,他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述陈氏的历史,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我满心欢喜。而更让我惊讶的是,陈氏家族的发展,竟然让我从社会学的角度找到了底层发展的另一种路径。

义宁陈氏先祖定居修水后,“结棚栖身,种蓝草为业”, 蓝草是一种植物染料,经济效益比水稻好。短短六十年内,义宁陈氏告别了棚民时代,1730年建起了陈家大屋,取名“凤竹堂”。谱中诗云:凤竹堂开哕凤凰,山明水秀映缥缃。天生文笔窗前峙,地展芝华宅后藏。俎豆千秋绵祀典,儿孙百代绍书香。应知珍重迁居处,冠盖蝉联耀祖堂。有了这座居所,陈氏开始了耕读时代,六十年后跟着陈宝箴中举,陈氏迎来了官宦时代。巧的是,又过了六十年,到陈宝箴逝世,陈氏开启了崭新的文化时代,从此陈家大屋叶脉繁盛。六十年完成一部乐章,一百八十年塑造崇高。陈氏家族的发展史,洞开中国社会家族式繁衍逻辑。

毫无疑问,陈宝箴是义宁陈繁衍史上一位关键人物。戊戌变法后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受到惩处,上谕:“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封疆大吏滥保匪人,实属有负委任。陈宝箴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伊子吏部主事陈三立,招引奸邪,着一并革职。”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冬天,陈宝箴携家眷,扶着夫人黄淑贞的灵柩,离开湖南迁往江西。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陈宝箴没有回到修水,而是回到南昌,在西山安葬了夫人,并在墓旁筑室居住,取名“崝庐”。自署门联:“天恩与松菊,人境似蓬瀛。”从此,陈宝箴足不出户,“独往往深夜孤灯,父子相语,仰屋欷嘘而已。”1900年6月26日,陈宝箴以微疾终。

关于陈宝箴,《清史稿·陈宝箴传》记载:“宝箴思以一隅致富强,为东南倡,先后设电信,置小轮,建制造枪弹厂,又立保卫局、南学会、时务学堂,延梁启超主湘学,湘俗大变。上皆嘉纳,敕令持定见,毋为浮言动,并特旨褒励之。”曾国藩评价他:“议事有陈同甫气,所居在黄山谷乡。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瓶浊酒待君温。”康有为评价说:“师师陈义宁,抚楚救黎蒸。变法兴民权,新政百务兴。”《辞海》在“陈宝箴”条目里,称他是“清末维新变法人物”。

 

陈宝箴(1831年-1900年6月26日),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客家人,晚清维新派政治家。1851年乡试中举人而出仕,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深为两湖总督曾国藩所赏识。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时与许仙屏号为“江西二雄”。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后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26日去世。

 

在陈氏家族中,我最感兴趣、最钦佩的人是陈寅恪。这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知识极其渊博,可一生没有获得过一张文凭。岳南先生在《南渡北归》一书中如是记载:

 

国学研究院既开,仅王、梁两位导师显然不足以应付各科学业,于是,清华教务长张彭春积极荐举与他同期留美,时年34岁,才华超群,号称“汉语言学之父”的哈佛博士赵元任前来任教。曹校长闻知,欣然同意,立即发电聘请。身为国学研究院主任垢吴宓,一看张彭春荐了自己的同学,也不失时机地向校长曹云祥强力推荐自己在哈佛读书时的同学,时正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攻读的史学奇才,37岁的陈寅恪前来清华担当导师之职。经过吴宓的力荐与梁启超、王国维的共同用力,曹云祥校长在反复权衡之下,终于同意,并由吴宓电请陈寅恪就聘。这就是当年令学界为之震动,被后世广为流传并影响深远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清华校方为聘请“四大导师”任教,可谓不遗余力,其中一个被后世广为称道的特点是,重视真才实学,不慕虚名,不轻信文凭。在“四大”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怀揣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证书,而王、梁、陈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较为年轻的陈寅恪连个学士也没拿到。梁启超的“文学博士”称号,则是他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之后由美国耶鲁大学赠予的。尽管头上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帽子,但三位却学贯中西,堪称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陈寅恪放洋十几载,于哈佛、柏林等美国和欧洲名校转过一遍,终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完全是为求知而读书。当年哈佛大学读书的中国学子,陈寅恪、吴宓、汤用彤三人被誉为“哈佛三杰”,风头强劲,为同辈瞩目。而陈寅恪更是人中之龙,其学问之广博精深,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奇境,为学术界推崇备至。

 

其实,陈氏第二代人物中,陈三立也是一位十分了得的人物,在官场他或许不如他的家父幸运,他的短暂而充满悲情的官宦生涯,因为戊戌政变而遭罢黜且永不叙用。从此“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他是一位卓越的诗人,钱钟书曾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用一个地理词语来概括,叫“陵谷山原”。陵自然是杜少陵,谷便是黄山谷,山是李义山,而原即散原。“平生无可了,只有泪纵横。千山压人去,处处杜鹃声。”(《别墓》)“昨宵江上雨,明灭在湖台。众绿浮山动,飘红映水廻。云低盘燕羽,日细暖鱼腮。挂梦钟楼外,匡君识酒杯。”(《九江烟雨亭》)。《辞海》在“陈三立”条目中注“三立是同光体重要作者。”同光体是活动在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的一个诗派。或许正因为陈三立的原因,让这个家族洗尽官僚气息,厚植文化意蕴。

 

陈三立(1853年-1937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陕甘总督陶模之子陶葆廉、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吴保初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882年(光绪八年)乡试中举,1889年考中进士,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家大屋中堂的墙壁上挂着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五杰的瓷像,给这座老宅子渗入一种深沉和旷远的韵味。在陈家大屋,修水的朋友跟我说,画家、诗人、教授、陈氏子孙陈云君第一次回陈家大屋,上身着红衣衫,下身穿花短裤,手执文明杖,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问他是否带些香烛,他满不在乎。到了陈家大屋,陈云君突然提出要祭祖,需要买些香烛来。在祖宗牌位前,陈云君表情肃穆,双膝跪地。听完朋友的讲述,我说,灵魂的居所充满神性。

赣中:消失的东园

 

东园,定格一代诗宗廉吏杨万里的最后归宿。

我每次去杨万里的故乡吉水塘都要寻找东园。它在哪儿呢?“好园还在屋东边”,可这屋又在哪里呢?八百年过去,谁也说不上东园的准确位置,东园消失了,连同杨万里的居所。但是我知道,杨万里不会消失,这一处园子里永远居住着他的灵魂。

东园不大,与其说是园,还不如说是杨万里家的院子。东园初成,杨万里满心欢喜,作《三三径》以示庆贺。序云:东园新开九径,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九种花木各植一径,合三三径云。诗云:三径初开自蒋卿,再开三径是渊明。诚斋奄有三三径,一径花开一径行。

公元1192年(绍熙三年)九月,杨万里回到,开始他的退休生活。他是诗人,梦想有一处园子,在园子里散步赋诗。好友陆游的园子好大,范成大的园子也不小,杨万里没有园子,家中唯有一区老屋。他是廉吏,徐玑曾赠诗赞说:“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卸任江东副使告别官场时,杨万里原本可以拥有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来自各州县和驻军按常规送上的礼金,共计一万八千两。虽然这笔钱不在制度规定的收入范围,但在南宋,不仅官场上习以为常,而且皇帝也能认可。杨万里高洁,临走时吩咐判官将这笔钱充了军费。回到老家,杨万里开始掇拾老屋,第二年自辟东园,垒假山,凿小池,种花草。在另一首名为《癸丑正月新开东园》的诗作中,杨万里如是告白:“长恨无钱买好园,好园还在屋东边。周遭旋辟三三径,只怕芒鞋却费钱。”同乡好友周必大来访,与之唱和:“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回环自斫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门外有田聊复腊,望中无处不烟霞。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漫夸。”

从绍熙三年(1192)九月至开禧二年(1206)五月,杨万里在老家度过了十五年的退休生活。此间,东园给予他的以及他赋予东园的,让这块小小的天地名满南宋。不知为什么,对这位老人朝廷始终不肯忘记。史料记载:庆元元年(1195)召赴行在,力辞;庆元二年(1196)上《陈乞引年致仕状》;庆元三年(1197)再次请求“许臣守本官致仕”;庆元四年(1198)正月,进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授太中大夫……直至开禧元年(1205)朝廷仍有召赴,杨万里复辞。开禧元年(1206)二月,朝廷最后封赏这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宝谟阁学士。可惜没有等到朝廷封赏的圣旨,五月初八,杨万里在他的居所悄然辞世。

细读这一段史料,我的内心充满了惊讶和敬仰。我惊讶的是小小东园竟然给了杨万里如此大的定力,我敬仰的是一个置身官场三十多年的人,最终还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庆元元年(1195)召赴行在,力辞。九月,升焕章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后杨万里屡次请求彻底退休,不要虚衔。

庆元二年(1196)上《陈乞引年致仕状》:“臣闻在法命官,七十致仕……臣合于今年正月,陈乞致仕;盖缘去年十二月初日方告拜圣恩次对祠之命,未敢遽有陈请。”

庆元三年(1197)再次请求:“今则臣七十有一,久病之后,血气愈衰,耳目全无聪明,手足全然缓弱,饮食减损,举动艰难,疾苦无聊,伏枕待尽,欲望圣慈曲垂天听,悯臣废疾之久……许臣守本官致仕。”

庆元四年(1198)正月,又进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又授太中大夫。

庆元五年(1199)三月肼封宝文阁待制,致仕。《辞免转一官仍除宝文阁待制致仕奏状》:“臣昨于庆元二年六月内具状陈乞引年致仕,奉圣旨不允;至三年七月再伸前请,俟命两年,于今月初四日,伏淮省札,以臣三存乞引年致仕,二月十七日,三省同奉圣旨,与臣转一官除宝文阁待制致仕者,臣闻命欢喜,省躬震惊。”

庆元六年(1200)十二月,进封吉水县开国伯。

嘉泰三年(1203)八月,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

嘉泰四年(1204)正月,进封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开禧元年(1205),召赴行在,复辞。《辞免召赴行在奏状》:“臣于九月二十一日伏准省札,九月二日奉圣旨杨万里召赴行在者……伏念臣齿几八十,灾亦频年。伏自去秋,偶婴淋疾,当平居则似乎无事,遇发作则痛不可堪,惨毒甚于割烹,呻吟达于邻曲……欲望圣慈矜怜追寝召命,令臣仍旧官职致仕。”

开禧二年(1206)二月,升宝谟阁学士,五月八日,卒。

 

公元1200年,长子杨长孺做南昌知县,他给父亲写信,准备接父母去南昌奉养。两天后杨万里给儿子回信,陈述不去的理由。在这封《与南昌长孺家书》的普通家信里,我读到了杨万里的朴实和高洁,他只愿儿子好好做清官,而不愿给儿子增加些许负担和麻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此诗境恰如杨万里的人生境界。或许只有纯粹的人才配谈信仰。

 

今月初五日,诚斋老人得大儿南昌令长孺家书,并送至大帅报书。今口占,令幼舆秉笔书之,以告汝曰:

章允至,得汝书。知汝一室长幼安平,二老甚喜。又盥手披读大帅书词,益喜。汝辞行时,谓吾有三子,中男次公去年最先出仕,今长孺又出仕,次第十月,小男幼舆又出仕,恐吾索居无聊,欲迎侍二老就养官寺。善,如汝之请也。

然吾平生寡与,初仕赣掾,庀职一月,有所不乐,欲弃官去,先太中怒挞焉,乃止。后三立朝,三弃官;至江东漕,遂永弃官,是时吾年六十六耳。若曰几案吏道,犹可以勉而行也。然决焉舍去,还家待尽。至七十而纳禄,三请而得俞。汝视我平生之出,此心乐否也?

今汝之请,父子之至情,岂不欲相聚之乐?然一出如移山之难,则亦呒然阳应曰“诺”而己。汝以为我真从汝乎?今不知此声奚自而彻于大帅之听乎?大帅报书之中,谓我若肯来,豫章之草木鱼鸟,皆有喜色。汝书中有传大帅面命之词,谓吾若肯来,则西山、南浦,皆有光华。又有传大帅之意者,许以廪人之继粟,许以客右之殊礼,许以楼船之浮家。吾老弃山林,每谓一生罕逄特达之知己如古人者,乃今忽有之,汝知吾此时之心乐否也?即与汝母谋,只俟幼舆之官澧浦之后,戒行李,卜吉日,遣人前期,白大帅假舟楫矣。

既而取汝家书旋观之,则有不可者。汝书有“今日作县,真不可为”之词,又有“穷空煎熬,入寡出多”之词,又有“最苦最苦,千悔万悔”之词,又有“雩不应,原田尽槁。催科之考,定入下下”之词。今有人尝犯风涛而屡见险者,幸而舍舟登岸矣,入山而居、入林而安矣,一日偶游江皋、河滨,复见有一叶之舟,掀舞于冲风骇浪之中,有不掩目而走、悸心而归者乎?今大帅招我以恩书,待我以殊遇,而乃闻汝之言如此,有以异于登岸之人见一叶之危乎?盖家馈我而我不餐,问我而我不应,自此三数日而不宁也。闻其言且然,若遂翩然而东下,就汝而与居,日夕见汝之煎熬,坐卧见汝之愁苦,汝谓我心乐否也?

吾幸而归来九年,优优其休,坦坦其游,进不羡伊、周,退不羡巢、由。汝今移汝之煎熬为吾之煎熬,嫁汝之愁苦为吾之愁苦,而乃愁酒以寿我,愁饭以饴我,愁容愁声以侑我,而曰“此参之养志,贾之击鲜也”,汝谓我心乐否也?汝欲我一报果来之期,将以白大帅。吾是以艰于此执也。

《易》曰:“安其身而后动。”盖不有所安不可以动,不有所不去不可以来。今使汝母不来而吾独来乎?不可也。今使吾遽与汝母偕来乎?不可也。今使吾暂来而忽去乎?不可也。汝将奚以为吾虑乎哉?汝欲别凿一门,与汝异户而出,固善矣。然自西而北,复自北而南,复自南而东,亦恐反勤两司车骑之迂远,仍恐煎棘除道之劳费也。如之何?果来之问,汝更精思之,熟计之。汝有以报我,而后我有以报汝也。然大帅知我甚深,爱我甚勤,招我甚虔,终当一往以答此恩意,今未可耳。九月七日。吾付长孺。

 

塘光绪版《忠节杨氏总谱·塘延宗公派总图》载:“长孺,行八二,一名寿仁,字伯子,号东山,晚号农圃老子,淳熙四年(1177)丁酉以书经举于乡试,赏修职郎、永州零陵薄,累迁直秘阁、出为广东经略安抚使,官至敷文阁学士加集英殿修撰、尚书、守中大夫、庐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谥文惠。”杨长孺以清廉爱民闻名于史册,任湖州知州,抨击权贵,打压豪绅,任广州知州,代民交租。《江西通志》《广东通志》《浙江通志》《福建通志》《南昌县志》等均有其传,后人称赞他“门风不坠,可敬可师”。

其实,杨万里一生大部分时光塘度过,从28岁进士第到66岁致仕回家,这38年里也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待次”在家。家是什么?家是心灵的居所,家是发酵梦想的温床,无论贫富贵贱,家在诗人的心里永远是温馨的港湾。“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行穿锦巷入雪巷,看见桃花到李花。”公元1201年(嘉泰元年)正月十一日,东园桃李盛开,74岁的杨万里陶醉在故乡的初春。

如诗一般的画卷,让我想象当年赣州司户初入官场的天真和执拗,与通判一番争执,一气之下竟挂冠而去,如果不是父亲痛斥,如果不是太守宽容,杨万里一生或许如他的精神之父泸溪先生一样,成为家乡的一片闲云一只野鹤。

杨万里出身名门,可他是穷人家的孩子。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杨万里出生在这一年,谁也不会想这个与南宋一起诞生的小生命预示什么,这一年出生的人多着呢。两年后,杨万里本族爷爷杨邦为风雨飘摇的南宋献上了一颗正义的头颅。国运衰微,杨家贫困,八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杨芾带着他在自己教书的私塾读书。一个乡村老师的收入微薄,杨万里曾回忆童年:“我少也贱,无庐于乡。流离之悲,我岂无肠?”“啼饥如不闻,饥惯自不啼。”然而父亲杨芾并不简单,《宋史·毛洵传》附《杨芾传》:有杨芾者,亦同县人,字文卿。性至孝,归必市酒肉以奉二亲,未尝及妻子。绍兴一年大饥,为亲负米百里外,遇盗夺之不与,盗欲兵之,芾恸哭曰:“吾为亲负米,不食三日矣。幸哀我!”盗义而释之。至孝之人安无至孝之子?在吉安这块文章节义的土地上,追寻杨万里的轨迹,我看到了其父杨芾,秀才高守道,进士王庭、刘廷直、刘安世、刘才邵、胡铨、周必大,这些吉安才俊,他们的精神信仰何其高洁。

零陵县丞任上,杨万里结识前宰相张浚,这位声名显赫的抗金领袖谪居永州已整整十年,他勉励杨万里“诚心敬意”守住圣贤的天理人道,而成为杨万里又一位精神之父。这一年他36岁,焚诗二千首,决别江西诗,独创诚斋体,成就一代诗宗。

品读杨万里,我需要读懂他决别江西诗和独创诚斋体的坚毅。诗心养官品,零陵县丞任上,杨万里每年都要跑遍全县视察民情和丰歉,“不著官人宿,无如野店何。见容幸有此,虽陋更嫌他?头虱妨归梦,邻鸡伴寤歌。此生眠食尔,行路总蹉跎。”古代官员竟有如此作风,难怪零陵百姓凑钱为他建造生祠,年年奉祀如仪。以杨万里之低微地位能获得百姓如此崇高的殊荣,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杨万里上任奉新知县,奉新是个麻烦的地方,他的前五任不满任期都遭罢官,杨万里简约为官,成功处理了税案,赢得百姓信赖。“吾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此时的杨万里踌躇满志,奉新为官虽短,百姓铭记其功德,为他再造生祠。

生祠不在,可史册皇皇,光照千秋。

庐陵古村多,在庐陵的土地上寻找名人的居所已无可能。“五忠一节”中,祖籍永丰的欧阳修目前仅欧阳勇为唯一嫡裔,已无村庄。胡诠半生流放,致仕回乡后在青原山搭庐而居,子孙四处迁徙,原籍青原道院已无村庄。周必大致仕后居住在永和圩镇,同族居住在赣江边的村落十分破败。文天祥被捕后族人到处迁徙,留在富田的村庄规模很小,老旧的痕迹不多。吉水县城东门解家本是一旺族,解缙罢官后,家族迁往辽东,至明成化年间罗洪先等乡党奏请皇上恩准,为解缙平反,家族才有回乡的希望。但人丁落散,崩然离析。所幸杨邦、杨万里的家乡庄完整,人丁兴旺。

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的刘宗彬先生认为,古代庐陵官员不做豪宅,多半是做不起豪宅,这是节义廉洁的证明。刘先生的观点在我的内心引起共鸣。


1、万安品鱼(图文并茂),副县长写的一些文字,融入真情以及对这个地方的理解!

2、迷人的万安湖!副县长笔下的万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