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宣传片,11项服务人人享有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11项基本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此有了具体详细的操作内容,内容更丰富,服务更规范!


视频地址:

https://v.qq.com/x/page/w0522t523pz.html?


居民签约后,将享受这11项服务



1、基本医疗服务

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等。


包括一般诊疗服务、血压、血糖、心电图、血型检测。




2、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提供避孕药具和健康促进行动。



3、健康管理服务

对签约居民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健康管理周期、健康指导内容、健康管理计划成效评估等,并在管理周期内依照计划开展健康指导服务等。


如重点疾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



4、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

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可干预危险因素、传染性疾病预防等健康教育知识。


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季节特点、疾病流行情况等,通过门诊服务、出诊服务、网络互动平台等途径,采取面对面、社交软件、电话等方式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等。



5、优先预约服务

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预约、现场预约、社交软件预约等方式,家庭医生团队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本机构的专科科室预约、定期家庭医生门诊预约、预防接种以及其他健康服务的预约服务等。


由家庭医生转诊,签约患者可以预约的形式优先到上级医院专科就诊。上级医院向家庭医生开放一定数量的号源。



6、优先转诊服务

根据签约患者病情,家庭医生帮助其转诊到上级医院住院。上级医院向签约居民提供转诊便利。


家庭医生团队要对接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相关转诊负责人员,为签约居民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提供预留号源、床位等资源,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转诊服务。



7、出诊服务

在有条件的地区,针对行动不便、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团队可在服务对象居住场所按规范提供可及的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


根据相关规定,在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服务规定前提下,提供家庭病床、居家相关医疗、护理及远程健康监测等服务,产生费用按医保相关政策报销。



8、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服务

有条件的地区,可为有实际需求的签约居民配送医嘱内药品,并给予用药指导服务。



9、长期处方服务

家庭医生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为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的签约慢性病患者酌情增加单次配药量,延长配药周期,原则上可开具4—8周长期处方,但应当注明理由,并告知患者关于药品储存、用药指导、病情监测、不适随诊等用药安全信息。



10、中医药“治未病”服务

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提供中医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服务。


11、其他服务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的其他服务



签约主体是谁?


城市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以注册全科医师或全科助理医师为主,农村签约服务以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和具备资质的乡村医生为主。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由1名家庭医生、1名护士、1名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医联体上级医院专科团队作为技术支撑。签约服务以双向自愿为原则,签约服务周期为一年。这样主要是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对居民健康负责。


哪些人最需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期患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患者、行动不便者、长期卧床者等,最需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如何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本着自愿的原则,有签约意愿和服务需求的居民,可到附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协议涵盖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事项。


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长按二维码关注基层医师公社

了解基层医疗最新动态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是小编小渔儿欢迎加我微信saibailanyuer。企业商务合作:13810647732。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