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笔记:公众号的围观群众喜欢看什么?


芝加哥笔记:

公众号的围观群众喜欢看什么?




翻笔记才发现我在芝加哥还曾做过这类思考,因缺思厅。

 

================

 

2016.9.25

                           

 

公众号创意之代码上的文章虽然不多,两年来只发了50几篇,平均三周才发一篇,但是从阅读量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信息了。

按阅读量大致可分为ABC三类。

A类(1000+)有4篇:基金攻略机械书推荐IIT课程表设计师的五项资产

B类(300~1000)有7篇:美国的书、书店和图书馆Biu测试员招募、纸玩具;年终总结、威客、致敬梵高、竹子图案。

C类(300-):各种共享插件、学术研究、技术探讨。

有点搞笑的是,最没人气的C类才是创意之代码规划的主业。

A类文章多数是个人经验。由于专业的原因,不属于大众话题,也没有太多的通用价值,但是许多人“相信有用”,虽然他们不一定用得到。基金攻略是比较系统的个人经验,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基金项目申报,主要是面向工业设计学科,否则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可能还会更广一些。机械书推荐属于“半专业”的内容,虽然受设计师欢迎,其实是广为扩散的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旧知识了。IIT课程表跟基金攻略的类型相似,是具体学科的通用性内容;由于面向的是教育(而不是科研)群体,能与国内的一些“标准化”内容形成中外不同规范上的对比,所以比基金的受众面要广。设计师的五项资产是个人经验的集成与抽象,对各科学生其实都有一定适用性,加上文章的角度有些不同寻常,这种猎奇性吸引了一些关注。



这些受欢迎的东西除了机械书外基本都在D-Space差不多的位置上(D-Space的含义参见《设计师的五项资产》),即对不同的受众有一定的通用性。机械是老旧知识,但是考虑到机械知识在工业设计群体里还算新东西,虽然它已经在其他领域扩散了很久,因此如果把“大众”定义为工业设计者群体,则其位置也变得跟其它三个一样了。

所以,广受欢迎的A类文章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新东西。对围观群众来说的新东西,他们不知道或不熟悉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还没人去有意识地传播。机械书的内容虽然广为扩散,但这类资料在国内很难找,对设计师们也是新东西,这点比较关键。有些则是绝对的新东西,很少有人知道;这类知识有价值,但整理不易,要自己花功夫去研究。跨领域跨学科的拿来主义最轻松有效,但是面向特定受众(如设计人)进行针对性加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把知识的形态面貌针对受众群体重新规划整理的模式可以很受欢迎,这属于信息产品的“外观设计”,是个有前途的行当。

2)   八分抽象。抽象意味着通用性,即受众面广。但是全抽象的东西要么是数学公式要么是废话,都是没人爱看的。有人评价《设计师的五项资产》写得“比较宏观”,恐怕也有这个意思。所以内容的抽象水平的“度”的把握挺关键。用具象的故事讲抽象的道理,这已经是微信文章的一个公开秘密了,故事比统计数据更吸引人,特别是吃瓜群众。

3)   不死板教条。不能太严谨规范,不能写得像教科书或学术论文,哪怕是本来就很规范化的专业知识,如机械、编程。用人能听懂的话来讲解学院派经典,把规范(枯燥)的知识用不规范、自由的方式讲解清楚,即“把知识变成常识”。可能这样确实会造成广为诟病的“碎片化”——不过没关系,碎片化本身就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伪概念,人的大脑从外界获取原始输入数据的本质特征就是碎片化的,完全没有任何不正常。

B类文章可以算“有趣/有理但没用”或“可以欣赏但无价值”的知识。别人可以欣赏你对美国图书市场的见解和你的有趣的体验成果,但是这些对他们自己是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也不能帮助他们学习,也很难启发他们。Biu招募测试员则是此事本身比较新鲜,虽然有600多浏览量,但也只有50几个人报名,而且绝大部分一去不返,应该是从来没有用过这个插件。所以性质是一样的。

如果把知识当做一种客观的对象,这里遇到一个对知识的效用进行评估的问题。基于D-Space的理解,可以把“效用”处理为知识的“方向性势能”,即该知识有可能向哪个方向移动转化。这种可能性是根据各人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的判断。人们对价值的预判总是有些偏差的,有时是正向(乐观)偏差,有时则是负向(悲观)偏差。比如很多人都觉得下载某款免费软件会有朝一日用得上,实际上可能永远不会去用它。这是“预判效用”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偏差,跟行为经济学里的概率估计偏差有些类似。如果要做商业化考虑,这种偏差就是一种可以带来商业利益的势能——贩卖知识的业务,基本都是这种模式。

C类文章属于技术成果,但并不是最有价值的那种,属于对多数人“有用但用不着”的偏门法术。这类技术对大部分人没有价值,但是技术做出来的成果却可以轻松变成B类资产。如果要想对C类资产进行直接的商业化,那就是不必费心共享了,因为技术成果是经过“微分”后的技术效果,已经不那么直观了。自己开发的技术工具自己使用,发布结果即可。


 

明白了各类内容在D-Space中的位置,下一步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如何进一步选择优势资源来整理发布;二是如何调整其他类型的文章——不是调整其内容,而是调整其“外观形态”,做一些外观设计,令其符合大众需求(如果不是规模有限的专业群体需求的话),将其在D-Space中移动到有利位置。


三类内容:相信有用的、有趣/有理但无用的、有用但用不着的


“相信有用”的A类内容已经通过阅读文本成功完成了观点的建设,并且会进一步激发行动(哪怕只是围观群众自己相信如此),如《设计师的五项资产》读了后有一些人会试着制作自己的资产地图。

“有趣/有理但无用”的B类内容也可以认为完成了意义的构建,尚缺向着行动影响挺进的动力,但是很有潜力。

“有用但用不着”的C类内容虽然也有价值,但面很窄,已经可以算作基础设施建设了。不过即使能对一小群特定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有用,也是非常值得一做的。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要跑量。



 

====== 时间轴闪回现代 ======

 

现在公众号“创意之代码”已经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内容模式。虽然三年前即有上述思考,但很遗憾,并没有把公众号做成大众性的自媒体,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暂时没有那种打算。因为基本上只有自己独自在写,时间有限,所以主题选择偏保守和谨慎,多数属于整理思路和阶段性研究结果的总结(虽然不一定全部都是写代码的东西),就是去年年初我在《与自己交流》中给创意之代码下的定位——首先得是自己受益,至于能否迎合尽可能多的围观群众,看缘分了。



感谢关注创意之代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