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访半亩园

【编者按】“人生百年,可以交友无数,但结伴到老的就稀罕了。”能在枯燥冷僻的文史战线上结成战友,结伴到老,更加稀罕。他们纯洁的友谊与丰硕的成果,令我们沛然而生高山仰止的感慨,自然勾想起宋元明时兰溪先贤们诗酒酬唱、结伴同游的情景。一枝独秀绝不是春天,百花齐放才是大好春光。文史也不只是青灯黄卷,文史还有情深深意绵绵。超脱于工作与生活之上,有这样一群人、一颗心、一份情,代代相传……

半畝苑

园主德才先生

  春节刚过,乍暖还寒,春雨潚潚,柳条儿刚崩出了新芽,与小骆去了一趟半畝苑。半畝苑即半亩园,园名来自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门额的字是已故书法家姜东舒老先生的手迹。园主是原市作协主席朱德才,是我们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大家都曾经年轻过,而现在却都是奔七望八的老头了。

三十五年前在横山工人疗养院编《兰溪工业志》留影

  人一老,毛病就找上门来,大家都有点小恙,互相探望已成常情。大年初一方一新自杭州来,匆匆看望了德才夫妇和文洪兄,晚间在老城的兰庆鸡子粿店见了面,第二天就返回省城了。

  方一新不忘故旧,他人在杭州,心念着兰溪的老朋友。临别嘱托我多关心关心卧病的文洪和身体不适的德才夫妇,所以我们这次去看望德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人活到这个年龄,多多少少都有些故事。方一新科班出身,从县城的广播站小文员,一路高歌升到省广电的大编辑,文采风流自不必说。退下来潜心写作,出了厚厚三大本书,其中一本回忆录、二本作品结集,已经可以“青史留名”了。朱德才以写小说和剧本见长,著作等身。也写过报告文学,一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长篇通讯把一位普通的供销员捧上了省部级高官,可谓慧眼识珠。文洪笔名徐迅,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一生获奖无数,是我喝酒聊天的伴儿。已故的章绍清是方一新的游埠同乡,会计出身,也搭车出了本《兰江絮语》,后来进了市志办,成了胡老的文史同僚。小骆则是多面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到如今还不肯罢休,喜笑怒骂成了习惯。不过散文写得很好,有白洋淀孙犁的风味。还有早早仙去的农民作家应连昌,是我们大家的朋友,他当年亲手烹饪的农家土菜,至今还在我们之间飘洒着清香。那时,文化界热心的李政先生和怀德馆长与我们常聚,听他们高谈阔论,使我们获益匪浅。恭陪末坐的我,六三年参加工作,六五年起就在公文堆里混,后来不知怎地沾上了文史,豆腐干文章不断,家里塞满了杂七杂八的书,有人称我“字纸篓”,我也就笑纳了。

  人生百年,可以交友无数,但结伴到老的就稀罕了。愿文洪早日康复,届时可以相对再饮几盅;愿德才全家平安无恙,老夫妻恩恩爱爱在小桥流水的半畝苑里怡养天年,偶尔或可招待我们这几位老头喝喝茶聊聊天,不亦乐乎!


2019.2.22深夜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文/图:施福山

编辑:张绍芳



蘭溪市文史与文献研究会

聚英才 重文獻 興蘭溪

打造蘭溪文史愛好者共同的家園

欢迎关注 转载转发

恭/请/赐/稿

邮箱:1628799387@qq.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