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前进入5G时代的国家都怎么样了?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984-竞逐5G


作者:乃一姆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汑洛



4月3日,5G的“暗战”进入高光时刻。韩国、美国几乎同时宣布各自成为全球首个开通商用5G网络的国家。

 

有意思的是,韩国的宣布时间是晚上11点,以格林尼治时间来判定,比美国早了1小时。之所以能比美国早一小时,这里还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韩国“第一”

 

先说美国的Verizon,这家美国最大的电信公司原计划于4月11日在美国2个城市的部分区域推出了支持5G的手机通信服务,没料想这件事被韩国方面获悉,于是韩国就将时间提前到了4月5日。


这个第一肯定是要争的

(Verizon官网)


韩国方面的动作被Verizon得知之后,后者又将时间提前到了4月3日,原以为稳操胜券,没想到韩国又将时间提前2天,并凭借格林尼治时间,小胜一场,抢占了“全球首开”的名号


可以可以


 


美韩争抢尝鲜


别看韩国准备得仓促,宣传攻势做得却十分到位。

 

韩国最大的手机网络运营商SK电信,让6位社会名流象征性的率先体验5G通信服务,包括了韩国EXO组合的2名成员,以及花样滑冰奥运冠军金妍儿等人,就这样以“凑人头”的方式,强行领先美国一个小时开通了5G通用网络


背后是巨大的粉丝量...

 

韩国勇夺第一”之后,美国方面非常不服气,并不认同这一结果,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公关上的取巧而已


对于韩国方面显然是可以宣传一阵的“重大胜利”

(SK官网,5G游戏体验展示)

 

Verizon传播总监对媒体大发牢骚,怒斥韩国:“他们给6位名人免费赠送智能手机,6个人就能算一个通讯网络啦?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公关噱头!相反,我们首先发布的5G网络是向所有公众开放的。我们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的实体商店里有设备出售,也可在网上购买。”


除了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

似乎距离覆盖美国主要城市也不远了

(Verizon官网)

 

但这丝毫无法影响韩国方面的自豪感,其科学和信息技术部长表示:“政府和私营公司携手努力,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5G商用服务,这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无疑是信息和通信领域的顶级强国。”

 

玩笑归玩笑,没有真功夫可不行。韩国在4月5日——也是原计划正式推出的日子,三大移动运营商(SK电信、KT、LGU+)正式推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5G商业应用服务,同时推出了针对个人消费者的5G费率套餐


LGU+官网

 

反观美国方面,其实他们推出的5G服务也不全如他们说那样,面向所有公众完全公开。目前,试点城市是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而且只有市中心的部分地区提供5G移动通信服务。不过在宣传层面上,Verizon表示,其5G超宽带网络才是世界上第一个适用5G智能手机的商用5G网络,近期的美国财经杂志《财富》也发表了“Verizon如何击败韩国”的文章。


Verizon官网

 

对比一下价格,据报道,韩国方面的5G套餐最低起步价均为55000韩元(约合325元人民币)/月,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不低。美国运营商Verizon的资费分为三档,基础资费是85美元(约合571元人民币)/月,不限流量,但会限速。最高资费是105美元/月,也是无流量限制,相较之下,美国的资费目前比韩国更贵

 

“不看广告看疗效”,除开宣传和资费。这两家推出的5G到底好不好用,还是得靠实际来验证。


5G logo

(来自Wikipedia)

 

韩国的5G信号,最高下载速度能达到400~800Mbps左右,虽然低于理论下载速度峰值20Gbps,但仍远高于韩国境内4G的平均下载速度20Mbps左右,且延迟控制在5ms以下。


(来自Wikipedia)

 

但问题也很明显。5G虽然速度快,但是传播半径短,路径损耗大,穿透力不强再加上目前的5G基站分布并不密集,所以信号覆盖层面不佳,即便站在首尔市区的光化门广场,5G的信号也时常出现转换为4G的情况。


光化门广场

(来自Wikipedia)

 

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综合调查结果显示,两国的主要问题都是断线频率高和有时网速急速下降,想要全面铺开,目前看来还有不少技术难点没有完全攻克。

 

所以这次韩国也很保守地估计,5G正式大规模商用可能要到2020年,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国家关于5G方面的产业链也不及其他一些国家。争抢“首发”的目的不过是认为蹭这个热点有助于推进产业进步。

 

美国方面对商用5G也不太乐观,甚至动用了大萧条以来很少见的国家主导投资形式推动5G发展。但美国的政治经济结构里缺乏国家主导投资的基因,即使特朗普放了话,效果依然不如人意。


特朗普谈5G

(来自CNBC)

 


凉意下的欧日


老牌的美国和后进的韩国尬抢5G第一,并不代表其他国家毫无动作。

 

不过相比韩美,欧洲的反应明显要迟钝很多,欧盟各国对于5G方面的研发甚至都没有跨进门槛,仍停留在制定规范和招标阶段。同时,由于欧洲的5G市场牵扯到了世界3大5G研发国家——中美韩的竞争关系,更让欧盟方面举棋不定。


韩国KT官网

 

其实在美韩放出消息要争夺第一个商用5G国家的时候,欧盟就对此表示出了怀疑态度。欧洲5G基础设施委员会表示,美韩率先推出的5G应用网络并没有展示出任何激动人心的应用案例。其委员会主席也认为,5G网络建设需要较长时间。

 

归根结底,5G商用的关键并不在于谁率先推出了5G服务,而是在于谁能推出最好最优质的服务与配套的应用。尽管研发速度相对迟缓,但欧洲在应用方面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欧盟之外,独行侠瑞士已经行动起来,宣布和高通联合推广5G。同时,支持瑞士电信的所有设备制造商都使用了高通的5G解决方案,包括Askey和WNC的设备与LG的5G手机,还有来自中国OPPO的5G手机都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OPPO为了打入瑞士市场,在4月10日发布的Reno系列手机中,推出了支持瑞士5G网络的5G版本。


欧洲国家中,瑞士算是相对灵活自由的

(图片来自Qualcomm官网)

 

另一重要经济体日本,5G还仍然停留在学界讨论的阶段,外加企业竞争力不足,导致日本的5G商用更为迟缓。不过日本并不想坐以待毙,不甘落后。

 

目前5G领域由中美韩几国大幅领先,这一局面短时间内无法撼动。日本正面刚希望不大,而是别出心裁,弄了一个新名词“后5G”,准备通过这个“新技术”进行弯道超车,改变被动的局面。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近期日本与欧洲的政企学将联手,面向下下一代通信标准“后5G”启动共同研究。这项共同研究项目由日本方面主导,欧洲多家老牌通信研发单位将参与其中,其中包括德国,力图通过日欧联手,用“后5G”在技术上逆袭“5G”。


日本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NTT官网

据称已成功开发出瞄准“后5G时代”的新技术

 

不过别看日欧方面拼命尬吹“后5G”,现在的情况是连“5G”的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一个大问题,别说“后5G”了。


 


教练我也想去看5G


无论美韩的5G“处女秀”谁胜谁负,幕后似乎都能看到我们中国公司的身影。

 

这就不得不提我们的骄傲——华为


华为官网上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就拿“美韩尬争5G,大韩民国勇得第一”这事来说,华为在幕后扮演了重要角色。韩国通信商LGU+在首尔及首都圈地区所使用的5G基站设备及基带装置,就是华为所提供——该地区也是韩国人口最密集且经济活动最旺盛的地区。

 

除此之外,华为设备在韩国共布置了近10000台,仅次于韩国本土巨头三星电子,成为韩国5G的第二大设备供应商,能和三星对抗。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华为无论是技术的成熟程度,还是性价比及性能上,均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不夸张地说,韩国能够提前一小时开通5G“击败”美国,军功章有华为一半。


华为 × LGU+

(来自华为官网)

 

华为深厚的技术积淀背后,首先,得益于中国从国家战略层面支持发展5G,顶层前沿布局已逐步展开。其次,华为高度重视5G技术研发布局,早在十年前就展开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并且华为手机终端制造近年也已跻身世界前三仅次于苹果、三星,庞大的终端设备与市场进一步为5G商用技术的储备提供了先决条件。

 

华为到底能为多少国家提供5G技术,已经成了谈判桌上明码标价的筹码,上升到了国际谈判的高度,被卷入的国家广泛分布于欧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华为也很争气,拿出了实力和诚意,争取新客户,打消了其他国家的顾虑。有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的5G专利由中国公司主导中国拥有3400项5G专利,其中1529项由华为注册;其次是韩国,拥有专利2051项,美国注册专利1368项。


 

5G的关注者虽多,看热闹的心态还是主流,真正清楚技术细节和尖端应用的还是少数。尤其是5G是一门尖端通信技术,入门就不容易,想通过自学掌握这门技术的梗概也不容易,想要找到关于5G的靠谱信息的渠道就更加少了。对于国内的消费者和极客爱好者而言,国内暂时还未大规模开通商用5G,缺乏近距离接触技术,了解技术的机会,也造成了不小的遗憾。

 

百闻不如一见,看再多报道,也不如亲身去体验和见识一番。最近,由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举办的MWC19上海会就要召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