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辉煌———巴黎圣母院




塞纳河畔的主教堂

巴黎首座哥特建筑

 


 

美丽与丑陋,善良与卑鄙,人心的险恶,世间百态,纷纷在巴黎圣母院这个大舞台上登台、表演、谢幕,营造了浪漫凄美的舞台效果,演绎了无比精彩的剧情。

 

 

座落于西岱岛上的这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已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经由大文豪雨果的精心渲染,它如今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物,而成了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标记和符号。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


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哥特式风格建筑代表


哥特式(Goth)是对中世纪(公元5-15世纪)艺术风格的一个统称,包括建筑、音乐、文学等,Gott音译“哥特”(意为“上帝”),因此哥特式也可以理解为 “形式上或感觉上给人一种接近上帝的感觉”,体现在建筑上的风格,直观上特别高耸挺拔、辉煌壮丽、庄严和谐,有一种向上升腾冲天的威严。而这些特点巴黎圣母院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并几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样子。


 


建筑亮点

1)黄金比例


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

2)拱门的雕像

巴黎圣母院拱门的雕像及上方的陈列有28位君主的众王廊也非常精美,中央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右边拱门是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描述的是圣安娜(St. 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Ⅶ,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


3)玫瑰玻璃窗

玫瑰玻璃花窗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窗很吸引人,以其中一个圆形最为壮观,它的直径有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上面刻画着一个个的圣经故事,对外那一面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


4)十字架

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仿佛与天相接,据说,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这个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着。




需报名以上团队请咨询我社报名

定制您的西欧之旅

文章来源于Q观世界俱乐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