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还有1个多月!这个学霸班全班30人已被世界名校录取!太牛了…


还有1个月零几天的时间

高考生们将走进考场!

为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完成自我证明~



不少家长都开始担心

孩子以后的路!



其实!

选择比努力重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重要


荆门学子们,中、高考

并不能决定我们一生

它也不是唯一出路!

不要为现在的成绩而气馁!

找准定位,为自己未来,谋出路!



注意看了,

TA,可能会是你的新选择

高考仅剩一个多月,高三学生们还在埋头苦读,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高三(7)班的学生却被一众世界名校早早“预定”。据统计,全班30名学生共收到182份名校录取通知书,获得26万美金奖学金,80%升入美国前30大学,其余学生升入英国G5加拿大、澳洲前三名校,成为扬城名副其实的“学霸班”。


据校方介绍,今年新入学的国际高一,其中一个班级将由原班师资接手。该班依旧命名为"扬外7班",这个称呼将予以保留和传承。"击藤校,守底美国前30大学",期望助力更多优秀学子"圆梦"。


组团上世界名校

平均一人被6所大学录取


国际高三(7)班学生合影


托福最高分116,均分102;SATⅠ均分1450;人均报考4门AP,均分达4.5;国内外各类奥赛、模联获奖......耀眼的成绩,只是冰山一角。


7班学生,平均一人被6所大学“争抢”。美国方向,80%被美国前30大学录取,1人录取芝加哥大学,1人录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人录取埃默里大学;加拿大方向,2人录取麦吉尔大学,2人录取多伦多大学;澳洲方向,1人录取悉尼大学;英国方向,1人录取伦敦大学学院。


据国际中学教学总监武鼎老师介绍,“在名校申请越来越难的大环境下,今年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实属不易。7班的赵嘉瀚同学被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专业录取。芝加哥大学是全美排名第三的本科院校,国际生录取率仅1%。同时,美国排名前30的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也一下子录取了22个7班学生。”


(向上滑动启阅)

"扬外7班"世界名校offer榜(部分)

“学霸班”日常

会学会玩,更会“管理”


班长张之恒(C位)和同学们在一起


在班长张之恒眼中,7班是一个“会学也会玩”的集体。“同学们来自江苏、河南、辽宁和黑龙江,三年的相处让彼此成为了家人。平时大家爱学习是常态,因为身边的榜样实在太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在学校搭建的活动平台上,7班人一声令下就全力以赴。模联赛、商赛、戏剧排练等等,所有人劲朝一处使,那种凝聚力啊,想想都很感动。”



据张之恒介绍,与其他班级相比,7班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管理”到极致班委会的10个成员,每周召开会议,可谓是雷打不动。总结近期、分析问题、探讨方案,事无巨细,他们俨然是班级的核心管理团队。张之恒说,“这多亏了班主任谭老师,他设立制度并持续监督,我们负责落实到位。”


谭怀云老师,这位退到班级幕后的“大人物”,极具权威感却着实低调。谈起班级管理,他分享了自己的座右铭“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他告诉记者,“做班主任,首先要去了解学生,欣赏学生。我一直在做的,未来也会持续做的,就是找班级每个孩子谈心,把心理辅导做细做足。其次,班主任要适度放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引导他们把班级管理看作是自己的事情。”


创设平台

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7班孩子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初衷: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扬外为孩子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平台,更是塑造其个性、挖掘其潜力的舞台。”谭老师由衷的说。


记者采访7班学生时,也不止一人提到"若不是来到扬外,我真的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做得这么好!"正因为学校充分支持学生自主发展,加以一对一专业指导,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规划与之匹配的活动,才让他们脱颖而出,有了"实现自我"的可能性。



赵嘉瀚,于7班同学们而言,一直是“大神”般的存在。这个有着极强表达欲的男生,尤其在辩论、演讲和主持方面有特长。谁又能想到,8年前刚入学时的赵嘉瀚,是个胆小内向,一说话就脸红的孩子。在小学班主任顾清老师的陪伴下,一次次磨稿,一次次苦练,他最终踏上主持之路。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他成了御用主持人。再后来,他竞选成为模联学生社团的社长,有机会走出国门参加世界青年峰会,开始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从很小开始,我就是别人眼中独特的存在,我的身边充满了刺耳的摩擦声,我总是喜欢摆弄各种奇怪发明。我会用一瓶瓶化学品点亮灯泡......”这样的赵嘉瀚,他爱学习,尤其爱画蓝图,爱动手创造。在他眼中,钢铁就是有种不一样的美丽。

 

2015年开始,他就自主参与到国内大学的实验室项目,专心致志研究铸铁材料、分子工程等等。于他,安安静静做实验,是一件无比欢喜的事情。每天课余,只要一闲下来,赵家翰的大脑,就围绕着钢铁的相关内容飞速运转。3年的时间,他发表了有关《韧性铸铁中纳米超级贝氏体的加速形成Accelerated Nano Super Bainite in Ductile Iron》的研究论文,已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SCI收录。他申请到了有关防霾太阳帽的专利认证。2018年4月,他受邀参加美国材料研究展会,作为5000参与者中的唯一高中生,获得了最佳海报提名......

 


细数一下周嘉惠的履历,第16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高中生英语演讲比赛苏省一等奖;2018 Brain Bee脑科学大赛江苏省二等奖;2018 PPMT模拟法庭比赛团体第11名;AMC 12(美国数学竞赛12年级组)得分前5%;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一年级组全国一等奖;美国国家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得分前30%……各类国内外奖项填满了她的人生答卷。

 

从小她就是一个成绩优秀,努力上进的人。进入高中以后,更是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稳定成绩,成为了唯一一个拿满了特等奖学金的“大满贯”选手。“我更像是一个自我管理者,我的所有成功可能都要归功于每天做时间管理表。”周嘉惠说,“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学习的时候我会严格按照时间表来,两个小时一套卷子,超过一分钟都不会再做,有效提升效率。”不仅如此,就连一些10分钟,20分钟的细小时间,她也安排阅读或者记忆。在高中阶段,面对巨大的考试压力,时间管理显得极为重要。扬外的开放自由但严谨的治学氛围,给了周嘉惠“收放自如”的空间,让她能work hard play hard。

 


周润泽有一项手工制作的爱好,那就是“制甲”。小时候就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小人书,里面人物穿戴的盔甲让他“情有独钟”,就想自己买一套。但由于铠甲的制作都是手工的,且十分昂贵,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他上网收集相关信息和制作教程,还购买了不少历史典籍,现在制作铠甲成为了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

 

周润泽自幼热爱阅读,对历史最为偏爱。在扬外,来自美国的历史老师发现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于是就送了他一套全英文的《全球通史》,并经常在课余时间给他做辅导,同时还在他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给美国大学写了一封强有力的推荐信,而这样的鼓励和支持,让周润泽激动不已。



季瑜辰的成长故事,与柴静在《穹顶之下》的分享,极其相似。四岁的他,随父母到了山东,却因为糟糕的大气污染患了急性哮喘,病情一度严重到危及生命,所幸被抢救回来。自此,“环保”这个字眼,就刻进了他的骨子里。他太清楚,雾霾天对人体健康的致命危害。高中阶段,在学校组织下他赴澳洲做义工。在那里,他深深羡慕着澳洲人民的生活环境。“整个澳洲,好似偌大的天然氧吧,连呼吸都变得幸福起来。”季瑜辰说。

 

作为国际中学社团联合会主席,季瑜辰和团队统管着24个学生社团。任职期间,倾注他最大心血的,是那场“地球一小时”晚会。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包括季瑜辰在内的10人核心团队,经历了策划、排练、审核的漫长过程。但是,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永远不觉得累。他如此评价道,“那场晚会,就像是一次关于环保的无声呼吁,得用心才能感受到。很欣慰,晚会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至今仍让同学们津津乐道。我特别感谢学校,一直支持我去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真正想去做的事情。”



5月4日校园开放日

国际初一/国际高一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详情请点击以下链接

美国#3芝加哥大学offer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