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两场火,与割裂的社会

探索生活 · 无限热爱

公众号:U N C A L C

 

NO. 32 巴黎的两场火,与割裂的社会

 

作者:磁性氧化铁

2018年4月19


“鲁迅:圣母救不了法国

1


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被2019年巴黎街头的两团火焰鲜明地诠释出来。



一场是当地时间4月15日的巴黎圣母院大火,另一场则是黄背心运动中游行者放下的火焰。

 

如果这两团火焰的发生正好凑上时间,你便可以看到一出诡谲的景象:湍急的塞纳河映照着红色的光,天空中火烧云翻滚着,往下看是教堂尖塔上浓烈的黑烟,而再往下看,便是凯旋门下的篝火和燃烧的汽油桶。



这座建都逾1400年的世界时尚中心进入了一段颇不宁静的时期:因为燃油税上调引发的燃油暴涨,法国工人阶层暴走香榭丽舍大道;而法国艺术瑰宝中的时尚大师卡尔·拉格斐和宗教中心巴黎圣母院也接连传来噩耗。

 

一边是社会中下层群体“难以为继”的生活,一边是百年来无数财富堆砌出的世界文化遗产。两者有着云泥之别,却又在类似的灾难中相关联,呈现出被知乎er唤作魔幻现实主义的社会图景,鲜明而又严酷。



从皇宫坐落的1区到被称为“第四世界”的93区,就像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幻想的一样,巴黎城区分割成几个几乎无法交融的世界。

2


巴黎圣母院大火尚未被扑灭,法国开云集团董事长皮诺特便率先表示将为圣母院的重建捐款1亿欧元。

 

对此,法国前文化与通讯部长,现皮诺特业务顾问的阿亚贡提出捐款抵税90%的建议,引爆了舆论热潮。



这再一次惹恼了黄背心运动抗议者,加剧他们对贫富严重不均的不满。更有法国网友在推特上指出,如果抵税方案通过,绝大多数捐款会被转嫁到普通纳税人身上,而富人们却可以享受“慈善”、“爱国”的荣誉。



作家普里奥尔也发出讽刺:“维克多·雨果先生感谢愿意拯救《巴黎圣母院》的捐款人,并提出让他们也对《悲惨世界》施以援手”。

 

在早已骂声一片的社交网络上,一位“黄背心”甚至发出“人重要还是石头重要?”的尖锐提问。

 

这多么像200多年前,卢梭在《忏悔录》中写下的:“我终于想起了一位崇高的公主说的挽救时局的办法:当她获知农民没面包时,她说‘让他们吃奶油蛋糕好了’”!



无论是几百年前,几十年前,还是现在,世界从来都不曾变得平整。就好像那巴黎的两团火焰,一个烧在天上,一个烧在地面,便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3


如今,这团火焰,飘洋过海,已然蔓延到中国的土地上来了。

 

西晋时灾荒,面对吃不上米粥的人民,晋惠帝问道:“何不食肉糜?”。如今,面对挣icu床费的工薪阶层,又有了“996是福报”的企业家。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真的有很多家庭出不起60万的大学学费吗”(现已更改),引发了用户的热议,其中不乏言辞批评者。

 

身处在本应是红色的净土上,却作此般言论的人,按照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便是“非蠢即坏”。原来,不只有贫穷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富裕也会。



相比于巴黎圣母院的顶部着火,去年9月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的火灾形势更为严重。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博物馆仅剩下10%的藏品,以及受损严重的外墙。

 

然而只有巴黎圣母院得到了朋友圈致哀、四条热搜和超量捐款。巴西博物馆仅仅在热搜上出现了几天就被撤下。

 

鲁迅曾悲观地感慨,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你看那坐在塞纳河边享用着精致甜品的名媛,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一群穿着荧光黄马甲的人不顾面子地涌上街头;而倚靠在早已被油烟污浊了的黑色墙壁上,擦擦眼切着生虫了的洋葱的残疾男人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对着一座石头房子哭泣。

 

在此,我无意对黄背心和圣母院进行评判。巴黎圣母院确实令人惋惜,黄背心游行者也有自己的苦衷。

 

不过,这是巴黎街头的两团火,一团烧在天边,一团烧在地面。它们共用一片土地,却发生在两个被割裂的世界。


E N D


往期回顾



马达加斯加的首都在哪里

磁性氧化铁



风靡一时的“夸夸群”,和我们的“小确幸”

磁性氧化铁



给我一斤“慕洋犬”,我要出去遛遛

爱啃萝卜的兔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