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湾区 | 纽约湾区:大金融搅动科技新产业



走进纽约,也就进入了世界金融核心

华灯初上的纽约都市区到处流光溢彩,

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克莱斯勒大厦、

大都会人寿保险大厦、纽交所、联合国总部,

这些高高的建筑在夜空中星星点点,

诉说着纽约湾区的靓丽与繁华,

讲述着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

百年往事与未来愿景。


美国纽约大湾区

这只是纽约湾区最灿烂的一个聚焦点。纽约湾区,由纽约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等31个县共同组成,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这一庞大的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中间还点缀着费城等多个全球知名的大都市。从某种角度看,纽约湾区就是美国发源地的现代称谓,几经转型,成为世界最富庶的区域。纽约湾区的GDP总量,相当于北上广深4座城市之和。


这里最新的变化是,大金融正在搅动新的经济转型,纽约湾区正成为美国继旧金山之后的第二大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



128公路焕发新生命


记者探访纽约湾区的行程,是从美国的发端地波士顿开始的。驱车经过著名的128公路到纽约,就不能不停下来看看美国基础性科技研发的大本营。这条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公路,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现在大多被高速路覆盖,但美国人都记得这里的辉煌:二战后这条公路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从事高技术研究、发展和生产的机构和公司,依靠大学实验室的科技创造,成为首批现代化工业园。雷神公司、数字设备公司、阿波罗计算机等巨头先后在此安家,使得128公路赢得了“美国科技高速公路”的美誉。

时至今日,128公路周边仍是高校林立,囊括哈佛、麻省理工等65所大专院校,为波士顿高技术工业区提供了大量高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


记者经过128公路一处高地时,车行几分钟就进到山腰,山腰间有林有水,层层叠叠的都是一些安静的工厂与各式研究院。美方导游告诉记者,这里是马萨诸塞州医药协会所在地,从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到正在创业的小公司,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而最为显著的变化是,过去的工业园内聚集着军工和老式通讯产业,现在则是医药、生物工程、互联网、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似乎在完成128公路的自我救赎。


走进公路边上被人们称为“伯灵顿区”的园区,这里拥有自行车租赁站、网红餐厅、瑜伽和冥想空间。园区发展公司的经理人员介绍说,伯灵顿区曾是典型的郊区办公园区,经过改造和翻新,如今更像是一个大学校园,为创业者提供一切想要的生活需要。波士顿政府还在新的园区附近开设学校、医院,引进超市,使得公司、住宅、公共服务一体化,很多年轻人在此安家,不用进城照样生活得很惬意。


曼哈顿聚集全球金融资源


进入曼哈顿,马上就能体验到“金融永不休眠”的魔力。这里汇聚着全球金融资源,在全世界三大湾区中以“金融湾区”命名。


记者快速走向曼哈顿的地标华尔街。狭窄的街道两旁摩天高楼林立,被高楼阻隔了天际线只留下一条缝,沿线一字排开的是数不清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交易所,3000家金融公司驻扎于此。华尔街东河畔甚至还在城市里设置了直升机场,那是供住在郊区的金融巨头们乘坐飞机上下班使用的。


走进位于纽约华尔街11号的纽交所,从外面看一片平静,只有深入其中才知道风云变幻。在这家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面前,几乎每一个前来探访的人都会走到交易所门前的铜牛面前摸一下牛鼻子沾一下运气,被摸得亮光闪闪的牛鼻子掩藏不住美国民众对财富的渴望。

纽交所诞生于1792年,至今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这里股票行情的上涨与下跌,都会与全球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产生或多或少的连锁反应。纽交所执行副总裁卡特勒说过,中国企业在纽交所上市的数量,是美国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多的。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有近百家,有大型国企、高科技企业以及新型互联网公司,总市值超过了万亿美元。


曼哈顿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是二战后发生的事。那时制造业步入衰退期,大量工厂搬迁或者干脆倒闭。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纽约快速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金融服务业成为最耀眼的产业。加上港湾的天然优势,使得这里成为全球金融聚集地,华尔街的声誉鹊起。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这里,经济和金融相互握手,美国的奇迹便在这里演绎。


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与128公路工业园变化一脉相承的是美国金融机构的变化。美国一直倡导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并因此为企业融资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


实证研究表明,纽交所的每一次重大调整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美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交易所通过增设上市标准、降低上市门槛等方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到了2001-2005年,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纽交所通过提高上市门槛、完善退市制度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从2006年至今,交易所又通过增设上市标准、丰富市场层次等方式,提升市场服务能力。


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美国联邦政府为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推动技术创新做了大量工作,国会还专门通过了一部《小企业投资促进法》,为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依据。为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美国实行“先进技术计划”,为公司提供技术开发基金,协助美国企业开展创新研究,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基金支持。


纽交所对企业再融资也非常宽松,对于新兴产业,不需要审批,只要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认可就可以了。纽交所网红交易员劳伦·西蒙斯说,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都要为实业服务,金融脱实向虚就会变成投机,那将是很灾难性的。


美国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也很热衷。记者走访了北美最知名的安防用品公司——恩斯公司,总裁维克先生说,他的企业进驻以后在税收、租金方面都有优惠,特别是公司所在的拿骚县政府,对企业地方税的优惠力度比较大。“一切都按章办事,你做好公司在创造价值,同样也为增加就业做了贡献。”

高科技产业再聚纽约


记者在纽约采访期间,当地正在热议要不要让亚马逊公司在长岛建立第二总部。为了吸引亚马逊落户,纽约市曾承诺给予高达3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尽管这一计划被长岛市地方官员否决,亚马逊也决定“遵循游戏规则”,但纽约正成为科技创业者的聚集之地,却是不争的事实。

纽约生活成本比美国其他城市要高昂,交通拥挤更是让人厌烦,但与旧金山湾区的高房价相比,纽约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吸引力。这里的产业门类丰富,不像旧金山湾区一样所有人都从事类似的工作,阅读同样的东西;这里的文化艺术资源丰富,随处可见艺术馆、大剧院、音乐厅、餐厅、酒吧、咖啡馆。纽约从事科技行业发展研究的塞缪尔斯说,纽约有教育、专业人才、资本、客户,还有一个人们想要生活的地方。“你看到的是一个繁荣的经济生态环境,会吸引更多技术型企业到这里发展”。


进入21世纪,纽约开始经济转型。特别是成功的商人布隆伯格担任市长的2002年到2013年之间,纽约发生较大的变化,致力于打造成硅谷一样的科技枢纽,吸引全世界顶尖人才,让城市保持竞争力。在2009年到2013年,纽约市高科技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为33%,高于纽约市平均8%的水平。高科技产业也从曼哈顿下城扩散到布鲁克林区中城、皇后区的长岛市,有7000多家高科技公司。


Savills PL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纽约第一次在全球30个最大城市的科技排名中,超过旧金山硅谷,成为世界的第一大科技中心。这是根据100个单独的指标来衡量的,包括内向风险投资数量、整体基础设施以及生活成本。

纽约是金融中心,也是科技中心。


毫无疑问,纽约的高科技产业正在重塑纽约形象,其中许多重量级公司在发挥磁场效应。科技与媒体、设计、广告业的结合再度爆发,呈现出跨行业创新态势,从媒体到时尚,再到医疗、众筹、教育,都在发生融合式创新创业的生动故事。“这改变着城市,改变了就业市场、房产市场,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纽约从事中美科技交流工作的戴威说,“以后我们说纽约,可能就不仅是世界金融中心了,应该加上一个世界高新技术中心。”


人物访谈


维克先生(右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恩斯公司是北美最知名的安防产品提供商,涉及安防、消防以及物联网等商业领域,恩斯公司的销售全部在北美、欧洲市场,而生产基地则放在中国深圳和杭州。恩斯公司总裁维克先生在位于长岛的公司总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的营商环境与纽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很乐意将生产基地放在中国内地。


深圳特区报:维克先生,这些年您经常走访深圳,您能谈谈对深圳的印象吗?


维克:深圳我几乎每隔两三年都会去一次,主要是检查工厂的生产情况。每次到深圳,都能感觉到深圳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城市外在的变化,市民的精神面貌也都有变化,他们对新事物的包容程度、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都是我很乐见的。这种市民素质在世界先进城市群里是有竞争力的。


深圳特区报:恩斯公司地处纽约湾区,这里的金融、科技公司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公司依靠什么参与北美地区的竞争呢?


维克:我们一直专注安防产业。以前家庭使用的安防产品在北美市场并不大,我们从20年前进入这一领域,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技术在北美是比较领先的,比如我们的高清摄像头夜间的成像能力达到1200万像素,成像能力完全可以和一些数码相机相比,夜间成像也不会有死角。


深圳特区报:您的生产基地落在深圳,您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维克:我有不少美国朋友都在深圳开设工厂,我去了以后感觉也挺愉快,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很高,提出的需求都很快能办好,税收、租金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也都有优势,特别是那里可以找得到成熟的产业工人。


深圳特区报:您的产品从中国运回美国顺利吗,这里面花费的时间又有多长呢?


维克:以前我们发过来的货柜海关查得较严,因为我们的疏忽曾被扣押过,影响了纽约方面的交货。现在一切都很顺利,从深圳盐田港发货走海运大概就是24天,长的也不会超过30天。我们每个月都有货柜从盐田港发到纽约。


深圳特区报:您希望深圳政府部门在外商投资办厂过程中还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维克:深圳的营商环境目前是比较好的,也相对简单,我比较喜欢。这和纽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也希望在中国选择一些在诚信、契约精神上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合作。目前,我们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还只限于大型公司,我相信这种局面很快会发生变化。


深圳特区报:恩斯公司在纽约进驻工业园,这与您在深圳的生产基地进驻工业园有什么不同吗?


维克:恩斯公司所在地在长岛,这里在1950年时就是成熟的工业园区了。我们进驻以后在税收、租金方面都有优惠,特别是当地拿骚县对企业地方税的优惠力度比较大,公司的税赋是比较轻的。另外,在美国高端人才相对多一些,研发领域有一定优势,而深圳中低端人才特别是蓝领工人配套比较丰富,在人力成本上深圳更占优势。



记者手记

让金融紧紧拥抱实业


曼哈顿是纽约市5个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区。数不清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交易所在这里能生根发芽,金融的力量在全球风云激荡,在这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金融区内,更集中了超过240万人、近3000家银行、交易所、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每天在这里搅动世界。但搅动世界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定律,那就是曼哈顿金融服务成功拥抱了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彼此呼应。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另外这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美国为贯彻这一做法,甚至制定了相关法律,以此确保中小企业能顺利获得资金。近年来,科技创新以及创业之风兴起全球,新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更多的需求。


美国金融业对创新企业的态度也波及影响到深圳。在前海聚集的上万家各类银行、证券、保险以及融资租赁公司中间,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业的政策在深圳众多金融机构间达成共识,这点与国家提出的让“金融业要着力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部署是一以贯之的。


深圳大量的创业企业受益于这种做法,一大批企业在此脱颖而出,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值得推广。



采写 |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刘启达 陈冰

监制︱詹婉容

编辑︱李璐


深圳特区报

深圳权威媒体资讯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广告联系电话:0755-83518499

广告联系邮箱:850874136@qq.com

微信联系ID:yingying6258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