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地球:不止1小时,也不止15度


图南/文


创姐有话说

本周六晚,我们将迎来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地球一小时”始于“熄灯”,却早已超越“熄灯”;始于“一小时”,却早已超越“一小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号召公众关注气候变化,激励人们做出环保改变,并期许全社会践行可持续生活和发展方式。


这也同样是创姐和所有社创者的美好愿景,今晚我们一起走进“地球一小时”,看看一小时以外的地球。


>>>1<<<

“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小时



2007年3月31日,悉尼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霎时间悉尼进入“黑暗时刻”,但许多市民都沉浸在能看见更多星星的夜里。


自此,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全球性节能活动“地球一小时”拉开序幕,此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间8点半,全球各地都响应熄灯一小时。


从悉尼歌剧院到东京塔、从台北101到北京鸟巢水立方,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迪拜塔到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从纽约帝国大厦到多伦多加拿大国家电视塔,都甘愿褪去光华隐匿在夜色里。



如果从太空看向地球,这一定是一番特别的景象,随着地球的转动,全球自东向西陆陆续续从火树银花转为黑暗,这一天的地球像一个转经筒,陆续的黑暗似乎是那位虔诚的信徒转动地球时手掌所触之地,那里的人们也随着信徒一起,心系环保。


“地球一小时”发展十二年来,遭到过许多人的反对,他们列出许多证据说明这一小时无法节约什么电能无法减少什么碳排量,指责这是隔靴搔痒的活动。


其实计算“地球一小时”到底能省下多少电,是对这个活动最浅层的解读,“地球一小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公众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短缺的后果,为了普及节约能源的观念。


世界自然基金会很早就意识到“关灯”引发的争议,所以自然基金会中国办公室自2016年起就不在官方渠道号召关灯,而是倡导大家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地球一小时”不是一种环保的方式,更像是一个宣传环保的仪式,它旨在让更多的人树立环保观念。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其他许多公益组织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树立环保观念努力。


他们大力呼吁节约资源、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呼吁关注雾霾、呼吁保护大熊猫、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也尝试了许多宣传主题和活动,鼓励过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日常活动中至少做出一个环保改变。


他们也用数字赤裸裸地告诉我们:


  • 每一度电会消耗320克标准煤,中国79%的电都是靠不分昼夜地燃烧煤带来的


  • 全球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浪费,而减少1/3的食物浪费,相当于节约了为10亿家庭提供1年的电能


  • 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约2500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00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 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以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我国约有10亿部旧手机被闲置,二手手机回收率却不足2%……


然而,观念的改变似乎总是漫长的。


>>>2<<<

保护地球更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



在一些漫长的观念改变过程中,你才能发现,“地球一小时”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多么重要。


在我们现有的观念里,好像不太注重碳排放量的多少,购车时,我们更喜欢“大气豪迈”,欧美车到国内都要将轴距拉长,做成带L的国内特供版。汽车工业发达且汽车普及率很高的欧洲其实没有造成巨大的碳排放量,因为大家偏爱小排量车,所以我们总是看见许多高大的欧洲人从一辆小车里挤出来,我一点也不觉得小气,还觉得十分可爱。


我们好像也不太注重资源回收,我们总觉得旧了的东西就该扔掉,买二手物品会觉得丢人,我们的资源回收好像还停留在“收破烂”阶段,我们有一些利益驱动的二手买卖网站,但我们没有环保驱动的二手商店,“不穿的衣服就应该捐出去”还不是大部分民众下意识的想法,对二手物品的看法也不是 “物美价廉、利于环保”。



我国是一个不注重垃圾分类的国家,我们不太注意街角垃圾桶的可回收垃圾标志和不可回收垃圾标志的区别,我们也不太会区分自己手中的垃圾到底是否可回收,我们觉得这个垃圾分类形同虚设,因为垃圾车都是一股脑将所有垃圾倒在一起的。所以垃圾分类在中国推广十余年,几乎毫无成效。


在垃圾分类的问题上,我们总是讨论我们该运用前端民众分类垃圾的日本模式,还是后端垃圾分类处理的美国模式。我会更支持日本模式。


因为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比垃圾分类的更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改变公众观念、培养公众习惯。通过教育垃圾分类,可以让公众明白垃圾分类会降低总体运行成本,而最终从中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可能是空气更清新、可能是交通更顺畅,更可能,是可以生存下去。


创姐

日本、美国垃圾分类是什么做的?


日本垃圾分类


日本是垃圾分类的典范国家。管理严格、细致,加之民众高度自觉,使日本垃圾分类领先世界。在日本,相关部门会对怎么扔垃圾、何时扔垃圾、到哪里扔垃圾等问题做极详细的广而告之。若做不到,等待你的将是处罚和舆论压力。


在日本,生活垃圾分类最多可达20种。一些地方,扔一个塑料瓶至少要分三步:去瓶盖儿,去商标包装纸,投入“资源垃圾”箱。日本人处理垃圾分类之细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进行了严格的分类,最终需要焚烧的垃圾只有一些干性垃圾。所以日本垃圾焚烧厂不仅不脏,不臭,而且看起来也不丑,很多厂区都做了大量的绿化美化,使之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京垃圾焚烧厂的建筑,就由日本著名建筑师谷口吉生设计,它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吸引旅游者的“垃圾博物馆”,每年接受18.6万人参观。

美国垃圾分类


1885年,饱受垃圾之困的纽约建起了美国第一座垃圾焚烧炉。在之后的25年内,全美垃圾焚烧炉达到200座之多,1940年达到700座。焚烧炉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1970年4月22日,2000万美国人走上街头“散步”,抗议环境污染,这一天此后成为著名的“地球日”。终于知道地球日的来历了。


不过目前,“3R”原则“拯救”了美国。所谓3R就是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和回收(Recycle)。


除了做好垃圾分类外,在美国,还有很多垃圾不能随意丢弃。例如要扔旧家具,至少提前一天与指定收取机构电话预约回收日期。要扔电子产品,需送到专门回收中心,或预约专人上门回收。


我其实一直觉得“保护地球”这四个字不太准确,地球经历了45亿年的风霜,受过撞击,经历了多个冰期和间冰期,地球没有毁灭,而真正毁灭的是曾生存在地球上的一代又一代生物,地球不需要保护,而真正需要保护的,似乎是我们自己。


全球变暖、能源耗尽、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问题,或许有一天会将人类变为深埋在地球岩石层里的化石,而我们的墓志铭则是:自食其果。环保从来都不是一件遥远的事,也不是一件喊口号的事,更不是一件别人的事,而应该是切切实实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践行的小事,小到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小到可以笑着拒绝饮料店老板递来的吸管,小到关掉一个不用的电器,小到将闲置物品捐出去等等,这些都是环保里最重要的小事。


3月30日晚8点半,“地球一小时”再次启动,但它告诉我们的是,地球不是只有这一个小时,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小时里跨过的15个经度,地球是一天又一天的360度的24个小时。


相关阅读


中国每年淘汰三四亿部手机,回收不到2%,这家企业正在改变现状



主编 梁云风 | 运营总监 叶宗论 | 编辑 李雅芃

【中国社创号】是中国首个

专注社会价值创造、创新、创业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casvi0505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