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加拿大人,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礼貌又绅士,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他们善良勇敢相互关心……” 对,这首《蓝精灵之歌》可以适当替换用来歌颂加拿大人的美好品质。他们的善意让我时时刻刻感受到异国他乡人情的温度,也创造出非常舒适的人文环境,让我顺利度过刚到加拿大时的适应期。 帮身后的行人扶住门,尤其是为女士扶住门,让对方先通行,是加拿大人的习惯。 这个习惯还有升级版:一位背着书包的男生隔着五米远,就帮身后的行人扶住了门。身为行人的我顿觉压力,几个箭步冲过去,生怕让人家等太久。 另一个升级版是:看上去70多岁的老爷爷,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非要帮我扶着门让我先过,我通过后向他道谢,他顺势摘下头上的帽子,微微向我一鞠躬。这种绅士的行为是加拿大人文化的一部分,不论自身的年岁,老爷爷依然认为自己有义务为女士服务。 加拿大人善良,也善谈。初到加拿大时,我所住的公寓管理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妇人,她用带着一点口音的英语细致地教我如何使用投币洗衣机和烘干机,大概是看出了我因为这种生活琐事都要人指点而显得不自在,她立刻给我找了台阶:“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教我怎么用智能手机。” 每天早上出门时,要路过一栋老年公寓。老年公寓顾名思义,里面住的都是老人。老人坐在公寓门前的长椅上晒着太阳,总会有人招呼我:“今天天气真好,对吧?” 我则把嘴里叼着的面包片拿到手里,冲他们挥一挥,说几句天气问一问好。这种关系更像是老北京邻居之间遛弯时互道:“吃了嘛您呐。” 虽然我和老人互不认识,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甚至说话时隔了一条马路,偶尔要吼起来他们才听得清,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叫我“亲爱的”,提醒我下午会下雨。 这种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比如上公交车时跟司机问好,下车时对司机表示感谢,司机则会祝你一天过得愉快。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在起车前没能扶好,惯性作用下摔了出去。虽然我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想要假装什么尴尬情况都没发生,司机还是立刻减速停好车,好几位乘客跑过来询问我有没有受伤。 刚出国的人都不习惯国外的车礼让行人的传统。所以我看到一辆黑色别克驶来时下意识地停住脚步,等车先过,车内的白人小哥哥摇下车窗,挥手示意我先行。 在堪比“孔融让梨”的范本式相互礼让进行了一分钟后,我决定打破了僵局,飞快地点头致谢后先过了马路,小哥哥在车子开过的瞬间摘下墨镜,顽皮地抛了个媚眼。 在加拿大,车不仅要让人,还要让“车”。每当消防车或者救护车的警笛响起,所有私家车都要立刻让路,车辆流水般地向两侧分开。那场面,就像皇帝出巡时闲杂人等尽皆退下,在路边俯首。 私家车对消防车和救护车的避让,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更多是对险情和生命的尊重,使他们自动自觉地让行。 在开车方面,很少见到有加拿大人因为追尾、剐蹭大吵大闹,反正都有保险公司定责定损,双方各自向对方道歉,事情就和平友好地解决了。 道歉,是加拿大的文化精髓,也是美国人嘲笑加拿大的老梗。加拿大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终极猜想:如果加拿大人和日本人在一起进行一次道歉大PK,谁能笑到最后? 加拿大人愿意道歉绝对不是因为胆小,也不是想要做出“高尚”的姿态。道歉意味着愿意让步,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减少矛盾、加速事件推进速度。 加拿大人的善意仿佛是深入骨髓、流入血液、打通了七经八脉,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向路人微笑打招呼。我多次思考过这到底是为什么。贫穷容易让人心生怨怼,生活拮据容易让人斤斤计较。 也许是相对富足的经济条件和美好的生活让加拿大人自己感到幸福,所以他们在生活中自带善意和几分轻松调皮。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人分享,我也愿意学习这份善意,尽量将它传递出去。 如果您对上述移民项目感兴趣 欢迎添加南京加成移民客服了解更多详情 咨询热线:400-888-4660 南京加成移民 专注移民二十载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