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风青末,加拿大在读博士研究生。
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北美成为中国移民者青睐的目的地。30年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们也不在年轻,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
近几年,关于移民二代的各类新闻层出不穷,很多新移民则担心,害怕自己移民海外后,会不利于下一代的家庭教育。
点击图片进入“智能移民”,15秒帮您解决各类问题,让身份规划变得更轻松
比如,害怕孩子适应了西方社会的生活,却割断了与中华文化的联系,从而在西方和东方文化的双重冲击下显得格格不入。
这个时候,就需要老移民来传授经验了。老移民是怎么处理亲子关系的?不同成长环境中的移民二代都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那些在加拿大长大的Canadian Born Chinese (CBC),如今到底怎么样呢?二十多岁的他们,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人生状态呢?
笔者在加拿大居住三年有余,通过各种活动,结识了不少加拿大土生土长的CBC,他们都拥有谦逊有礼的性格,聪明的头脑,好学的精神以及包容的心态。本文中,笔者会介绍自己在不同阶段认识的CBC,看看这些移民二代的成长过程,对比国内同年龄段的青年人,又有何不同?
Martin • 中餐厅的小老板
留学生们总有一句玩笑话:如果你想知道一家中餐厅是不是正宗中餐厅,只要看收银台后面有没有小孩在写作业。在加拿大,很多CBC的父母都经营者餐厅生意,开中餐馆虽然赚钱,但是因为餐厅生意繁忙,他们往往没时间管孩子,就让孩子从小在餐厅历练。
Martin是笔者在加拿大认识的第一个,也是年纪最小的CBC。笔者刚刚到加拿大念书的时候,在一家中餐厅兼职,Martin就是餐厅老板的儿子,也是餐厅的小老板。Martin当时14岁,还在读初中,个子虽然还不高,但是很精神,因为喜欢户外运动的缘故,所以皮肤黝黑黝黑的。
已经念初中,但是学校还是不留作业,Martin的爸爸经常去学校跟老师建议留作业,但是从未被采纳。有了充足的课余时间,Martin从12岁开始就在餐厅收银,个子稍微高一点以后就去后厨帮忙切菜码,炒饭,炸东西,煮汤;餐厅生意繁忙的时候,他就是后厨的中流砥柱。
尤其是过新年的时候,加拿大人喜欢吃中餐,Martin跟着老板从清晨忙到深夜,从来不喊苦叫累。
Martin任劳任怨,而且待人接物都十分得体,同时,和大多数的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一样,他喜欢看轻松的娱乐节目,他喜欢盯着手机看各种游戏的视频,看日本的动漫,餐厅不忙的时候也要被妈妈催着上数学补习班。
他的中文不太好,周末还要去中文学校加班,妈妈说目标就是能听得懂普通话,能说简单的一两句就好了。老板说,以后不求自己的儿子有多大的出息,喜欢念书就念书,喜欢餐馆就开餐馆,家里经营的餐馆不一定要他接班,总之希望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Jennifer • 学中文的大学生
后来笔者在大学里找到了一份中文助教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刚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同学,练习中文会话,辅导听说读写等等,Jennifer就是班里的学生。
Jennifer的父母都是北方人,早年移民加拿大,这么多年很少回国,一来二去,女儿的中文学习就落下了。
考上大学以后,Jennifer选择就读海洋生物专业,她说就是因为小时候看了迪士尼的海洋类动画电影,从此就对海洋充满了向往,立志要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
父母十分支持她的决定,从小到大,她参加了不少与海洋相关的活动,社会上的各种公益组织也会经常组织科普活动,鼓励大家认识,接触海洋生物。
大学一年级的暑假,Jennifer参加了当地一个公益组织,成为暑期海岸线清理活动的志愿者兼负责人,她带领着自己的高中同学,他们收集沙滩上的垃圾,再将垃圾分类汇总,得出了一份精准的报告。
在学校教授的帮助下,这份报告被提交到了政府的相关部门,Jennifer和她的同学们,还受邀到市议会去进行演讲,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大学里面还开设了广泛的选修课,Jennifer看重了中文系的中文课,决心要从零开始,系统学习中文。她有一定的基础,因为父母都是在家里讲普通话的,所以大部分的词语都会说,会听,但是读写是个大问题,发音也不是特别标准。
但是Jennifer很聪明,学的很快,她说自己会继续选修高阶的中文课,争取在毕业之前可以进行流利的中文对话,然后去中国毕业旅行。Jennifer的父母很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也希望女儿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Cecilia • 青年活动领袖
多文化背景下成长,会培养出怎样的国际视野呢?Cecilia的故事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去年夏天,笔者去蒙特利尔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就是在那次会议上,笔者认识了朋友的朋友Cecilia。
Cecilia的父母是北京人,30年前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出国学习,然后就留在了加拿大。
他们从温哥华登陆,先在那里读书工作,很快,Cecilia也出生了。两三年后,父母迁居蒙特利尔,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忙,很快,Cecilia就被送回了北京的爷爷奶奶家,在那里一住就是八年,上完了初一才回到蒙特利尔,一直到现在。
她在加拿大顶级学府麦吉尔大学完成了学业,之后一直作为青年领袖活动在世界的舞台上。
Cecilia从小便成长在一个典型的北美大都市里面,英文十分流利,到了蒙特利尔以后,又学了法语,在国内读了八年书,中文流利,一口京片子。在北京的八年里,Cecilia爱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行万里路,去各个城市旅行,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Cecilia的父母表示,起初,将孩子送回爷爷奶奶家,只是无奈之举,却无心插柳,让孩子爱上了祖国,甚至比一些从小长在国内的孩子,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女儿与父母的代沟,也在无形之中缩小了。
多样文化在Cecilia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她有着中国古典女性的面孔,法兰西的浪漫,还有国际气息。Cecilia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实习过,回到加拿大后,她投身于青年活动,希望全球青年联合起来,重视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Cecilia说,公益事业就是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她希望可以利用自己的多文化背景,成为世界各国青年沟通的桥梁。
三位CBC的人生各自精彩,但是我从他们的身上都感受到了自由和自信。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未来,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他们拥有国际视野,他们都拥有包容的心态。
国外的教育制度也在中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强调社会实践和志愿奉献,让青年人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宽进严出让更多青年人有机会接触到高等教育。
希望所有的老移民、新移民以及有移民打算的人们,吃一颗定心丸,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便远在海外,只要你有心,也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中文学习环境。
你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不会一味拒绝接触优秀的中华文化,只是他们会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他们会被优秀的文化吸引,也会自觉抵制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他们可以推动中华文化,以独特的方式,走向世界。
移民二代已经长大,他们不只是父母的骄傲,更是海外华人的骄傲。
本文首发于移民帮,转载请向原出处申请授权。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