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温度2》有感2

其实本书的作者曾是一名出色的体育记者,之前的文字中就能看出作者张玮和飞人刘翔之间因为体育而结下的身后友谊,但一直没有正面记录他写的体育,其实很好看。
1、奥运会
奥运会最开始办不下去了,因为太烧钱,直到有了彼得.尤伯罗斯出现的洛杉矶奥运会,终于一个世界的大舞台,不再是举办国家不能承受之重的舞台。
彼得接下来的任务十分艰巨,因为对于奥运会而言,最常见的四条筹款之路:政府支持、彩票、慈善募捐和商业赞助,都一条一条被洛杉矶的民众、法律及慈善机构封死。唯一剩下的生财之道商业赞助在奥运会历史上,基本是爹不疼娘不爱最多能锦上添朵花,指望它堪大用,基本不可能。
商业总是有点石成金手,作为商人的彼得,充分施展其商业天赋,另辟蹊径,生生开出了一条新路。首先是独家冠名权,不同于以往的阿猫阿狗都能进,洛杉矶奥运会的冠名权从品类的角度进行饥饿营销,一个品类的产品只有一个冠名商,而且四百万美元是门槛费,价高者得。
开源之后便是节流,前车之鉴有蒙特利尔陷阱之称的运动场所的兴建,生生的拖垮了奥运会财政开支。商人嘛,自然不会像国家一般,为了高大上而买单,所以,能将就用的就将就用,能不重新建设的就不重新建设,缝缝补补能凑合就成,不用啥玩意都是新的,新的要钱。再加上奥运村直接租用了美国大学生宿舍,好嘛,有一笔银子省下来了。
奥运火炬传递,这之前绝对的亏本生意,被彼得盯上后,也能盈利。你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奥运火炬手吗?没问题,交钱即可,一公里3000美金,多便宜多划算,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猜猜,老百姓的热情最后凑了多少钱?3000万,玩儿似的,在金牌商人面前,点石成金,滚滚而来。
最终,洛杉矶奥运会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创造了2.5亿美金的利润。所以,洛杉矶奥运会拯救了即将陷入举办困境的现代奥运会,毕竟赚钱又赚面子的买卖,上赶着争取去。所以彼得得到了奥组委的金质勋章,因为他证明了奥运会绝对是个赚钱的买卖。
不过现如今,奥运会的各种商业套现方法层出不穷,甚至有点涸泽而渔的味道。奥运会其实是一个全球人民的大party,本着一起开心保本微利的原则,多好,体育应该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快乐,而不应该过分沾上铜臭味。
2、仍然奥运会
奥运会离不开算盘先生的经济,但能否独立于国家意识形态之外生存呢?答案是短时间内,这是不可能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莫斯科奥运会,前苏联举全国之力,不惜耗费巨资,为了在全世界面前展示红色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先进性,结果一招不慎,满盘皆属,最后成为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参赛队伍最少的奥运会。
前苏联在奥运会举办前期,对主权国家阿富汗悍然出兵,全世界舆论哗然,前苏联却死扛着,一定要让阿富汗屈服。正如越南战争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后拖垮美国的泥潭,阿富汗成为了前苏联的越南,而第一个在泥潭里打滚的,便是莫斯科奥运会。随着一个又一个国家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抵制,最终63个国家退出奥运会。
奥运会之于运动员,其实非常重要,运动员本就是自己给自己加压,靠着坚强的意志一步步突破自身极限,取得比赛成绩。但既然有成绩,自然要在一个公平的场合里一分高低,四年才举行一次的属于全世界体育竞技水平的奥运会,自然是众多运动员奋斗的目标。而因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断然立场,对运动员并不长的运动生涯而言,打击甚大。想起东野圭吾小说中有因日本抵制奥运会而耽误运动生涯的运动员,内心极其苦楚,叹息。
年轻时不太喜欢运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羽毛球,发现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为了减肥,坚持每日一万步,看似很难的运动目标,从最开始的每天都是数着步数过到如今的轻轻松松上万,不知不觉已过去五年多。人的本来欲望还是喜欢动的,毕竟死后有太多的时间长眠,所以动一动,很开心。
至此,第二本完结,继续开启第三本,期待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