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做的房地產投資,在中國被稱為“炒房”。做房地產投資的人,經常被媒體引導著聯想成溫州炒房團、煤老板或帶烏紗帽的房叔。想在中國持有多套房,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這並不是因為大家不想投資房地產,也不是房價太貴,而是因為社會上的集體仇富情緒非常嚴重,政府也順應民意采取限購,限售,限貸來打擊地產投資。早在用糧票和肉票限制人們購買力的年代,就有了破限購的黑市,物質極大豐富,不再有糧票和肉票的時候,黑市自然就沒有了。如果中國不缺房子的話,不必限購,市場自然會用貨幣來識別誰最需要買房子;如果缺房子,就要善待開發商,增加供給。“水庫論壇”介紹的國人破房產限購的方式讓人啼笑皆非,離婚破限購是最基本的招數,我們這個擁有最高尚血統的民族所具備的想象力和智慧,在追求房地產財富這件事兒上被激發到了極致。在加拿大,中等智慧,中等收入的家庭就能自由地投資房地產,不必大費周章地與政府和銀行鬥智鬥勇。加拿大政府對地產投資者還有稅務優惠,租金收入減掉貸款利息、地稅等開之後的凈收入才需要納稅。華人在加拿大投資房地產以慘敗收場的人,大多是因為腦洞開的太大了,而中等才智的人卻沒啥大閃失。在加拿大投資房地產,能守拙即可,腦筋轉得太快、太急的人,反而翻了車。
01 先避開那些最容易失敗的投資
華人某某建築商尋求破產保護;華人某某開發商擬興建的樓盤出現爛尾了。。。在多倫多,這樣的消息每年都有。公開信息上看到的,華人做房地產投資最大的失敗都是發生在房地產開發上。王石寫的第壹本書《道路與夢想》是2006年出版的,他對海外建房是這樣看的:除非與本地開發商合作,否則萬科不會去海外建房。馮侖寫的《歲月兇猛》是2017年出版的,裏面介紹了美國房地產開發的3種模式,例舉和推崇了The Related companies/瑞聯集團的開發模式,開發商只出5%的資金,卻分紅45%,即,熟悉本地業務的手藝人(開發商)充當制片和導演的角色,就會分到近壹半的利潤。在海外地產開發方面,連兩位教父級的大佬都如履薄冰,可偏偏有人不信邪,那輸掉背心就很容易理解了。馮侖在談到美國人現在的房地產開發模式時,更是謙遜且形象地表示:“我們(中國)現在就像5歲的小孩,看到(美國)哥哥姐姐們拉手,想知道拉手以後那些“大人們的事兒”壹樣”。在中國開發過房地產,借錢拿地,再把地抵押給銀行借錢蓋樓,房子賣掉了還貸款,於是就以為可以“復制”,並“粘貼”到加拿大,而這些5歲小孩們的手拉手,和成人們的手拉手,有本質區別吧。很多華人開發商,買地就用去大量現金,由於沒有開發經驗,本地銀行根本不給發放建築貸款。另外,地產開發最賺錢的壹個環節是改變原有用途,例如,從農業用地改為居民住宅用地,而華人開發商都是新手,很難取得當地議會和鄰居們的同意。開發商,不是錢多人傻也能幹的事兒,地產開發是個手藝活兒,要先取信於當地政府和鄰裏,外來戶,交完學費都不壹定能學會。年齡沒到,有些事兒就是做不了。開發商這份兒錢,不賺也罷,不裝不會死人。
民用住宅投資,是小學課程;商業物業或多套房物業投資是中學課程,先做好民用房產投資,再嘗試商業地產投資,會更穩健。在加拿大,每個人最多可以申請到10套民用投資房的按揭貸款,夫妻兩個人,最多20套,即使不上房地產投資的中學課程,能夠小學畢業也足夠壹生富足了。可惜偏偏有人來到加拿大,就先去中學參加考試,得個不及格很正常。買了墓地,冰淇淋店,度假屋,農場,酒莊,酒店,加油站,汽車旅館,不僅沒有收獲反而深陷其中的,大有人在。基礎不牢的商業地產投資者,與匆匆忙忙進行地產開發的華人差不多,僅憑著在中國成功的慣性,在加拿大碰不到好運氣。“Copy “很容易,往哪“paste” 很重要,粘貼錯了地方,自己痛苦。大多數中國人開始知道房地產是1998年的事兒,即使最早接觸房地產的人,也就21年的經歷,而加拿大的房地產有150年的歷史了,很多在中國的做法,粘貼到加拿大就顯得太稚嫩了。不要怪拿傭金的“專業人士”騙了妳,因為他們也沒啥經驗,分辨不出好壞。在加拿大住的久壹點,才能找到貨真價實的專業人士。另外,給大家推薦壹本書,富爸爸系列書中的《房地產投資指南》,裏面詳細介紹了北美房地產投資的經驗和教訓,法律基礎以及稅務政策,特別是商業地產投資,介紹得格外詳細。這本書沒有通讀兩遍以上,最好不要投資加拿大的商業地產。這本書大陸華人看了也沒用,完全不同的產權和交易以及稅收制度,這本書的中文版,只適用於加拿大和美國的華人讀。
掉進上述兩個大坑的,通常是初來乍到的投資移民。房地產是個巨大的財富池,在裏面損失個幾千萬,連點兒動靜都沒有,不作死其實就不會死。
02 地產投資的第壹步:申請按揭貸款
中國有位炒房英雄,江湖人稱“歐神”,他就像任誌強壹樣,長年如壹日說真話,長期與空軍作戰,他的口號是“科學尚未普及,真理仍需捍衛”。歐神提出的致富觀點是“建立以房貸為核心的資產包”,依據是奧派經濟學最基礎的思想基礎,以及中國超發貨幣的事實。奧派經濟學的基礎思想就是市場決定論,只有個人能夠做出行為決定,壓制需求或限制供給都是在推動房價上漲,每次宏觀調控都是在推升房價,所以歐神蔑視所有調控房價的政府行為,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中國貨幣超發的情況被層層掩蓋,只看國家統計局的通脹數據就受騙了,而通脹最大的收益者就是債務人,最倒黴的是債權人,所以借錢冠軍王健林就成了首富。歐神在過去17年裏拼命往身上扛房債,現金流多次出現斷裂的危險,而以房貸為核心的資產包如今已價值10億。借錢,把房子寫成自己的名字,等待貨幣發水把寫著自己名字的資產養大,其實只需要克服取得房貸的困難就行了。歐神的體會是,地產投資中80%的時間用於找貸款,20%的時間用於找房子和處理交易。我的實踐和觀察也是這樣:地產投資的過程,就是找貸款的過程。原因只有壹個——杠桿原理:支點,是首付,妳自己出;動力臂,是銀行的貸款;動力,來源於收入。在加拿大投資房地產的第壹步和在中國是壹樣的:找貸款。
03 加拿大房地產投資的第二步:準備重做按揭貸款
資產要能夠轉變成資本,才能享有資本主義制度最大的好處。貸款買了投資房A,那麽A只是個資產,能夠產生投資回報,並能維持杠桿的使用。持有A壹段時間之後,按揭貸款余額逐步降低了,如果把房A房的貸款加按,取出現金,用作投資B房的首付款,A房就有了資本的功能,B房當然也可以申請貸款,用A房加按出的資金作首付,買B房的時候甚至可以實現0首付,這樣的投資,才是效率最高的投資。在加拿大,這樣的投資方式是可以實現的。為什麽說加拿大地產投資的第二步是準備重做按揭貸款呢?原因就是在買入A的時候就要做好加按的準備。如果A的房價太高,貸款金額太大,日後就很難做加按,A房從資產轉成資本的機會就小了。因此,選擇投資房的時候,建議買入交易活躍地區的中低價房產。買入A房之後,如果非法分租給多個家庭,或用於Airbnb等短租用途,在加按的時候,銀行會因為房產不符合銀行要求而拒絕加按,A房就只剩資產功能,沒有了資本功能,這樣的做法得不償失。因為從貸款投資房產的第壹天起,就做好日後重做按揭貸款的準備,準備把現有的資產轉化成資本,所以加拿大地產投資的第二步就是準備加按。
04 加拿大房地產投資的第三步:努力降低自住房按揭貸款
對投資多套房戰略影響最大的是自住房的按揭貸款。自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學生貸款,信用卡以及個人信用額度的使用,都屬於消費貸款,統稱為“壞債務”。所有壞債務中,自住房的貸款是最大壹筆,因此,《富爸爸》叢書中用了好幾本來解釋,為什麽房子不是資產,因為自住房是壹項消費支出,帶走了家庭收入,而投資房才是為家庭帶來收入的資產。每月,每100元壞債務,減少借款能力2.5萬。每月,每100元收入增加的借款能力則只有6千元。從借款能力上講,存在著債務收入的不等式。降低壞債務,比提高收入更能有效地提升借款能力。最理想的狀態是,自住房沒有貸款,按揭貸款都在投資房上。這樣做,不僅可以為隨時退休做好準備,而且從稅務上講也是最佳安排。加速消滅自住房債務,其實也需要加按投資房來實現。
05 地產投資不可缺少的就是持續的收入
首付款是支點,收入是動力,按揭貸款是動力臂,三個要素缺壹不可,否則無法撬動房地產。無論是申請貸款用於購買房產,還是申請將已有的房產加按,都需要收入支持。有人不舍得交所得稅,直接影響了收入和借款能力,省下來的稅到底值不值得,退休的時候就知道了。從生命周期角度看,每個人收入最高的時候也就10到15年時間,這也是做地產投資的黃金時期,太早不行,太晚就錯過了。推遲壹下滿足感,在收入最高,最穩定的時期,盡最大努力,把盡量多的房產產權寫在自己名下,比不知疲倦地勞作要明智很多。
從古至今,人類積累財富的手段之壹就是落磚為安。房地產作為資產倉庫的職責,經過了上千年的考驗,很少爆倉,是名副其實的財富終結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