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游记之十七--蒙特利尔

   题记  惊悉巴黎圣母院被大火焚毁,不胜惋惜!早年看过电影《巴黎圣母院》,非常想在有生之年有机会去看一看!这篇游记写于五年前,此次发文,以表对世界著名建筑、人类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巴黎圣母院的祭奠之情!

    豪华大巴在广袤的北美原野上自东向西一路狂奔。车窗外,成片的草地、树丛、青纱帐、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急速地向身后飞驰,鲜有村庄和人群出现在视野。加拿大地多人少,多么宽广,多么恬静,多么美丽,多么富饶! 

    大巴直扺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中心停下。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1976年夏季奥运会曾在此举行。而今,更高、更快、更强的奥体竞赛在此地已经远远离去,偌大的赛场被改建为生态博物馆,出售门票供游人参观,那尊别具一格的硕大斜塔也改为美食餐厅,招揽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一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蒙市当年为承办奥运会举债兴建运动场馆,收入远不抵支出,只好在浮华之后想些办法挣些收入还账,据说直至现在市政府还在以每年的烟草税支付债务。由此我心存疑窦:全世界相关国家为举办奥运会兴建了那么多奥运场馆,他们都是如何为这一次性露脸打肿脸充胖子而善后的?奥运会再继续这样花哨下去,会不会耗尽民脂民膏?

    生态博物馆却打理得非常之好,里面分成几十个分区,种植了上千种植物,还有数百种飞鸟走兽游鱼在其中繁衍生息。本人素喜原生态的大自然,在这里欣赏到了不少色彩艳丽、以前从未见过的鱼类和鸟类。

    蒙市的街道属小家碧玉型,街道不宽,干净而精致,行人不多,礼让而从容。在一处漂亮的小街头广场上,矗立着一些反映蒙市历史人物的雕塑,游人们信步徜徉,一位美丽的少妇在广场上为游客演奏小提琴,曼妙的琴声和少妇美丽的笑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算宽阔的街道上既行驶着各种轿车,同时也有一辆辆吸引人们眼球的出租马车。车主们将他们的高头大马和车打扮得漂漂亮亮,走在街上,老远就能听到一声声"得、得"的马蹄声。我第一次看到的是一匹白色的骏马拉着一辆白色的车,光彩熠熠地迎面走来,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到了从英国白金汉宫出游的伊里莎白女王。

    蒙特利尔的街头令人流连忘返。

     圣约瑟夫大教堂巍然屹立在皇家山上。走进教堂内,不管你是否虔诚的天主教徒,高大巍峨而神圣静谧的殿堂都能使你获得心灵的宁静!教堂面西而建,走出教堂正值黄昏,夕阳西下,晚霞五彩缤纷,在夕阳晚霞的辉映下,半个美丽的蒙特利尔城尽收眼底,如同成千上万名少女穿上了节日的盛妆,更加耀眼、更加迷人。

    皇家山圣约瑟夫大教堂与一个人的名字密不可分,这个人就是安德烈(Andre)修士。安德烈修士原名原名阿尔弗莱德·贝塞特,于1870年25岁时来到蒙特利尔圣十字架修道会的初修院,被任命为圣母学院的看门人,并从此被称为安徳烈修士。在此后漫长的修士生涯中,他对主忠诚,对人友善,被誉为一个热情的修士、一个奋斗不息的人、一个心地宽广、心胸博大的人、一个献身给上帝的人,且六十七年如一日,故而深得广大教徒甚至是异教徒的衷心爱戴。

    人们回报安德烈修士博爱的实际行动,体现在众人出钱出力,使安德烈修士在皇家山建起了这座圣约瑟夫大教堂,大教堂于1924年开始建造,于1965年竣工。教堂体积之大,令人炫目,世界上只有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大于它。

    安德烈修士于1937年1月6日去世,享年九十二岁。虽然他生前没有看到大教堂的竣工,如今,他的巨幅照片却悬挂在大教堂大门上方,他的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蒙特利尔城的西南方向,同时投向每一位前来大教堂的芸芸众生一一不管是全世界天主教徒十亿七千万之中的一员,还是所占世界人口比例只有五十分之一的无神论者、共产主义者。

    我在安德烈修士目光的注视下,默默地离开了皇家山圣约瑟夫大教堂,离开了蒙特利尔,一路向西,追逐着夕阳的余晖而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