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像巴菲特和芒格一样投资 ——记北京大学多伦多金融校友会2019年3月早餐会

2019年3月16日,北京大学多伦多金融校友会有幸邀请到多伦多资深机构投资者Steven Wang先生来为大家分享巴菲特、芒格以及众多的机构投资者是如何用价值投资的思维来做投资的。


多伦多金融校友会会长涂建


早餐会由多伦多金融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岳晋生主持。岳晋生副会长首先向参加早餐会的50多位来宾介绍了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和多伦多金融校友会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请各位来宾简单介绍了一下各自的行业背景。岳晋生副会长对本次早餐会的演讲嘉宾做了重点介绍:Steven Wang先生是资深职业投资者,曾就职于加拿大退休基金投资公司(CPPIB),任基金经理达九年,先后带领团队直接管理过几百亿加元的股票投资组合和房地产投资项目的融资组合。在此之前,Steven曾于巴克莱对冲基金管理公司(BGI)担任对冲基金经理;在安大略省教师退休基金(OTPP)任整个基金的风险管理经理,并分别在OPG,BMO和CIBC的资本市场部门工作过。Steven曾经在国内共工作过十年。领导过高速公路、有线电视项目的投资和上市公司的收购。具有丰富的实体企业运营,投资和融资经验。Steven 2004年毕业于约克大学Schulich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并拥有国内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计算机学士学位。Steven是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拥有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员资质。


资深职业投资者Steven


关于巴菲特和价值投资的话题,大家都有关注,但是很少有机会很系统地听业内人士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和应用。Steven在大约100分钟的分享过程中,使用了很多精美和形象的图片,并且讲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段子。不仅有助于大家理解一些金融投资的概念,更能帮助记忆,并且日后应用到类似的场景。

 

“投资”这两字我们天天挂在嘴边,报纸和新闻每天也都在用。在介绍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之前,Steven首先澄清了这两个概念上的不同。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莱姆是这样定义的:“投资,是指经过透彻的分析,本金安全,并有适当收益的资金运作行为。除上述行为以外的,都叫投机。”所以,我们平时经常用“炒”这个字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投机。从1637年荷兰人疯狂地炒郁金香,后来国内人炒君子兰、核桃、绿豆期货,再到炒股票、炒房子,乃至最近几年超级疯狂地炒比特币。

 

Steven介绍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巴菲特常说的“护城河”(moat),即“竞争优势”,或者叫“核心竞争力”。巴菲特每投资一个公司的股票,他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投资那支股票背后的企业的生意。他成功的秘诀就是,(1)努力去找到那些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生意;(2)耐心地等到适当的时机以合理的(如果是折扣价就更好)价格买进;(3)交给有责任心、有能力、以工作为乐趣的管理者去管理;(4)年复一年,不断地让生意变得更有竞争力,也就是让“护城河”越来越宽;(5)只要这些“护城河”的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他就长期持有这些股票或公司,目的是让他的最初的投资实现“复利”式增长。

 

巴菲特在1980年代以后逐步接受了他的搭档,查理-芒格的思想影响,并把这一思想用到极致。他们坚信,买股价公道的优秀企业,远远胜过买股价超低的普通企业好,更别说那种股价超低的夕阳产业中的烂企业。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并且长期自律地只在自己的能力圈里面做投资。每当有人推荐投资机会给他们,他们在5分钟之内就能把这个机会归类到三种类型中的一种:(1)可以考虑投资;(2)绝对不能投资;和(3)太难理解。然后,他们只花时间在第一类的机会上,绝不分心。由于符合他们的要求的第一类机会并不经常出现,所以他们也形象地打比方说,他们的价值投资策略叫“集中注意力+坐等好球出现”投资法。

 

巴菲特和芒格通过终生学习来维护和扩大他们的能力圈。巴菲特今年89岁了,依然平均每天读500页材料。芒格95岁,学习习惯跟巴菲特差不多。和别人约好去吃饭都拿一本书,他先到餐厅的外面,掏出书来看一会儿。等到时间了,才和约好的人见面谈话。芒格的家人都戏称他简直就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会移动的大书。

 

正是因为他们长期、自律、专心、耐心和不断学习,巴菲特和芒格管理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造了投资史上的奇迹:长期的复利增长。在巴菲特执掌该公司的53年中,实现了股票回报每年21%的复利增长。

 

$1 x(1+21%)^53=$24,413

 

上面的公式显示的是,如果在53年前投资1块钱到他的股票里,在2018年你的投资将变成24,413块。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Steven给大家讲了一个很生动的,关于波斯国王奖励那个发明国际象棋的大臣的故事,来强调复利的神奇力量。从股票的回报,Steven引申到复利带给我们的启发,“复利”思维。

 

我们常听马云等大佬们讲,“要做时间的朋友”,说的实际上就是规划人生和投资一样,一定要做长远打算,因为成功的大佬们都擅长复利思维。把任何一件有益的事常年累月地去做,惊人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Steven在他回顾带队组团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原创文章,《再见奥马哈:记2018巴菲特股东年会之旅》中特别总结了他对复利思维的理解:

 

投资复利的数学表述很简单,就是:

 

(1+r)的N次方,r代表年回报率,N代表投资的年数

 

秘诀在于,只要r大于零,时间足够长,复利的威力就会显现。巴菲特常说:“投资就像滚雪球。你要找到又厚又湿的雪(即,投资目标有护城河),同时还要有足够长的坡(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投机)。”

 

“复利”的思维不仅对投资有用。其实,复利的概念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知识“复利”:如果我们每天都拿出30分钟去读对我们工作和生活有用的书,长期坚持你就会比你身边的人进步很多。正如芒格经常给年轻人建议的,“每天都比自己前一天变得更聪明一点点就行”。

 

人脉“复利”:如果我们每星期都能发展几个新朋友,每个月都能和所有的老朋友们warm up寒暄一下,那长期下来,我们的人脉关系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感情“复利”:坚持每天只做加强感情的事,不做伤害感情的事。长期下去,感情自然越来越深。

 

健康“复利”:坚持每天有氧锻炼,保持40年不生病,不感冒。那我们会比同龄人健康很多,看起来年轻很多,最终长寿很多。

 

在介绍如何应用巴菲特和芒格的价值投资思维,Steven着重分享了他在投资独立出租房时经历的过程、遵循的价值投资筛选标准和行动原则:

(1)    业余时间花钱报名参加专业的地产投资培训,以此来发现和拓展自己在地产投资领域的能力圈。

(2)    早期专注于购买并长期持有具有独特价值特征(护城河)的独立屋

(3)    以合适的折扣价格买进,绝不参与竞价

(4)    锁定尽可能长的固定利率的mortgage,并长期持有

 

查理-芒格的误判心理学

 

查理-芒格虽然是个哈佛法学院硕士毕业的律师出身,但却异常热衷于研究心理学。当他发现现有的心理学系列的教科书普遍很肤浅和脱离现实之后,他就花功夫总结出一系列人类常犯的25类心理学错误,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他曾经在很多公开演讲中分别介绍过他的学习心得。大家都知道,查理-芒格的人生偶像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美元100元钞票上的那个秃头的老人。富兰克林晚年曾经出版过一本《Poor Richard’s Alman》(翻成中文应该叫《穷理查德宝典》)。芒格模仿富兰克林,提供素材,由他的好朋友和billionaire Peter Kaufman出面当总编,出版了《穷查理宝典》一书(英文书名《Poor Charlie‘s Almanac》)。在这本书中,芒格重新校对了他以前的关于心理学的演讲稿,以很大篇幅详细介绍,并统一命名该部分为《人类误判心理学》。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早餐会上Steven着重介绍了芒格书中提到的大家最经常犯的四类心理学错误:

(1)    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2)    回馈倾向

(3)    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4)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Steven五板斧”

 

如何把自己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做投资,是我们很多朋友都要面对的问题,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投资和投机的机会可谓是五花八门(当然也包括各种考虑得很不成熟的“宏伟计划”和恶意的骗局,比如许多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等)。面对这些,即使是受过普通金融投资教育的专业人士也免不了因为自己在特定领域的认知不足,或者因为一时冲动,或者是被误判心理学所困扰,因而做出事后看来很愚蠢的跟风买入决定。

 

其实,投资是一项很难以把握的技能。Steven强烈建议大家更多地通过正规机构的职业投资管理者的帮助来做投资。那么如何选择投资经理,如何从大的机构投资者选择基金经理的流程中学到一些简单易行的判断方法呢?

 

资深职业投资者Steven


Steven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亲身经历过的各种投资案例,以及做为机构投资者选择外部投资经理的经验,通过学习价值投资思维,并结合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现象,为大家准备了简单易行的五大类问题,按照《隋唐演义》里“程咬金三板斧”的意思,统一命名为“Steven五板斧”。大家通过按顺序问这些“板斧”式的问题,可以更多地了解那些劝你跟他(她)一起投资的项目发起人或者投资管理人。看一看他们是不是巴菲特会信任的那种人,他们推广的项目是不是那种有护城河的标的。

 

  • 关于盈利模式:

你到底是靠什么赚钱的?你买卖的资产到底是什么?(共同基金/股票/REIT/外汇/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在你的这个领域,你的取胜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关于专业水平:

你的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学历?资质?工作经历?在你工作过的那家很“牛”的公司里,你自己具体负责过什么?如果你是“VP”,你是哪一级的VP,汇报给谁,那个人的title是什么?手下几个人,师傅是谁?很少有人能自学成才)

 

  • 关于应对不同市场周期的经验和资历:

你从业以来是否赔过钱?最多的一次赔过多少?具体是如何赔的?你的生意又是如何活过来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 关于投资回报的计算:

你最早开始计算业绩的时候是管理多少资金?你最近管理多少资金?近期业绩是否还和早期比较接近?你说的投资收益是费前还是费后?如果投资100万,我每年大概要有多少报税收入?

 

  • 关于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自己家的投资组合里都有什么?能不能给我看看?

 

Steven分享完以后,刚从亚洲出差回来的北京大学多伦多金融校友会会长涂建先生作了总结性发言。涂会长从自己收购加拿大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一直讲到最近在亚洲的经历和见闻,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中加金融行业的投资策略和机会。

 

参加早餐会的来宾


早餐会分享结束后,参加早餐会的50多位各行业精英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价值投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希望多伦多金融校友会以后能邀请更多类似Steven这样具有深厚投资行业背景的嘉宾与大家分享更多投资方面的经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