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次成功吸走全世界眼球 却一点也不开心(组图)

新加坡第一家族兄弟反目昨天轰动世界舆论场。当天凌晨,开国总理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与次子李显扬发表联合声明,尖锐抨击他们的大哥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在长达6页的控诉书中,李玮玲与李显扬质疑李显龙滥用职权、消费父亲李光耀留下的政治遗产、试图培养自己的儿子李鸿毅接班,他们还称担心遭受国家机关打压,李显扬不久将离开新加坡。

李显龙当天发声明否认全部指称,对弟弟妹妹的声明表示遗憾与失望,认为兄弟姐妹的分歧不应公之于众。毫无疑问,尽管李光耀2015年已经去世,但他的家族在新加坡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什么此时第一家族的矛盾被引爆,而且以这么决绝激烈的方式?这对570万人的新加坡意味着什么?这会是新加坡的一个重大时刻吗?

夜色中的炸弹

李玮玲与李显扬发表联合声明是当地时间14日凌晨2时20分左右。《马来西亚纪事报》评论称,趁着夜色,李显龙的胞弟胞妹投掷了一枚炸弹,发表声明公开谴责他们的胞兄。报道称,声明中最重的部分是:李光耀的价值观正被他自己的儿子侵蚀。我们的父亲将我们的国家与他的人民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他个人的人气或私人议程。李玮玲与李显扬声称,他们对胞兄李显龙作为一位领导人已经失去了信心。

(image)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弟弟李显扬(左)和妹妹李玮玲(右)


新加坡第一家族内斗升级,英国《金融时报》14日以此为题引述声明称,李显扬表示,2015年父亲李光耀去世之后,他和妻子以及姐姐李玮玲曾担心国家机关被用来针对他们。他们表示:我们感到老大哥无处不在。姐弟俩还谴责兄长李显龙在其子李鸿毅身上的政治家野心越来越大,李鸿毅目前是新加坡一政府机构的顾问。报道称,这一家族分歧,是这个受到严密控制的城市国家最高层公开论战的罕见展示。

这场家族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围绕李光耀新加坡故居的争端。李光耀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住在欧思礼路38号,该居所在新加坡独立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视为人民行动党的诞生地。

(image)
不过,李光耀不希望旧居变成供人崇拜的遗迹,因此希望自己去世后予以拆除。李显扬和李玮玲14日在声明中称,李显龙和夫人何晶反对李光耀拆除故居的愿望甚至在李光耀生前就是如此。李显龙的政治权力与他身为李光耀之子的身份有关。因此,他有极大动机保留李光耀故居,以继承他的公信力。

正在国外休假的李显龙几小时后在脸书账号上发表声明回应李玮玲与李显扬的指责。他称十分遗憾与失望,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存在分歧,我认为这些分歧应该是只限在家庭里。自从我父亲在2015年3月去世,出于对父母的尊重,身为长子,我尽一切努力处理我们家人之间的纷争。我弟弟妹妹的公开信伤害了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李显龙和妻子何晶否认指控,特别是关于他要让儿子从政一事。李显龙强调会继续尽我全力无愧于父母,与此同时,也会继续竭尽所能忠诚地为新加坡服务。

(image)


李显龙在脸书上发文回应


我们感到不安我们感觉极其沮丧我们非常失望我感到深深的悲伤,新加坡网络媒体mothership14日以此描述新加坡人对高层精英脸书剧本的反应,称这是新加坡首次见证类似事件。新加坡主流媒体不知出于震惊还是在等待总理回应,《海峡时报》直到14日8时45分才推出第一则报道:李玮玲与李显扬发表声明称他们对哥哥李显龙总理失去信心;更新:李总理说他对弟弟妹妹的声明感到难过。《联合早报》网站上,有网民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有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弟弟和妹妹不应该给李总理添乱。

据《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14日受访时称,对于发生的事情他感到非常伤心,李显龙总理肯定正在经历一段艰难时期。他表示,新加坡面临许多事情、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去解决。我全力支持总理,他需要我们来共同解决面临的这些重要问题。同日,新加坡内阁秘书陈基荣否认李显龙在内阁成立的探讨李光耀故居处理方式的委员会中参与讨论,称政府对故居所做的所有决定他都回避。

豪门恩怨

台湾《联合报》14日报道新加坡李家冲突时称新仇旧恨酿家变。14日晚些时候,李显扬的儿子李绳武也加入论战,他在脸书上发文称,我家人对缺乏制衡的滥权越来越担忧,这使我父母已计划搬到其他国家,这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痛苦决定。

李光耀与妻子柯玉芝十分恩爱,育有2子1女:李显龙、李玮玲和李显扬。李玮玲1955年出生,她是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的院长,至今单身。李玮玲21岁时和一名医生进行人生第一次约会,当时他们共赴一个宴会,李玮玲对参加者全是富人名流不满,于是很快与这名医生分开。在李光耀晚年,李玮玲是实际的照顾者。

(image)


李光耀、夫人柯玉芝与李显龙


1957年出生的李显扬是李光耀的小儿子,1995年至2007年担任新加坡电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担任新加坡民航局主席。李显扬留学于美国名校,曾公开表态对政治并无兴趣。台湾《中国时报》14日称,如今连一向与政治保持距离的二弟都公开发难,让外界质疑,这究竟只是家庭内斗,还是真如李玮玲所言,新加坡有可能进入第三代接班?

2015年3月,2200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送别李光耀的灵柩。李显龙在悼词中说,狮城失去了建国总理李光耀,经历了黑暗的一周,这些年来照耀新加坡国民的光芒已熄灭。当时,《纽约时报》以李光耀之后,新加坡何去何从为题写道,新加坡人对李光耀建造的现代新加坡以及该国引以为傲的新加坡模式提出了疑问。李光耀去世后,这种模式还会持续下去吗?这个井井有条的亚洲金融中心是否已经可以脱离听爸爸的没错的政府治理模式?报道称,新加坡选民愈发大胆自信,一些人要求形成新的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更乐于协商的政府,允许民众参与规则的制定。报道引述一名学者的话称,新加坡现在处于转折点。

矛盾逐渐浮出水面。2015年4月,李显龙在国会表示,他身为儿子,自然希望执行父亲遗愿,但故居最终须由届时的政府决定如何处理。2016年3月,李玮玲在脸书上发文批评新加坡精心准备李光耀去世一周年纪念活动,称如果父亲活着会反对这个,她说任何崇拜都可能带来反面效果,让新加坡未来的人认为李光耀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名声和建立一个王朝。2016年4月10日,李玮玲公布邮件,其中将李总理称为不光彩的儿子,李显龙对此表示深深的悲伤。5个多月后,新加坡高等法院裁定,李玮玲和李显扬暂时拥有引起争议的李光耀访谈抄本版权,但抄本含有政治敏感的内容则继续由政府保管。李玮玲及李显扬则提出上诉。2017年4月,新加坡上诉法庭维持原判。

6月14日的事件被视为李家矛盾明显升级。美国石英网站认为,李光耀的故居其实就是李光耀遗产的象征。

新加坡品牌

新加坡第一家族内斗的消息引起国际媒体的极大兴趣。美国CNBC网站14日认为,李家罕见的不和公开化,暴露了这个小岛国上的第一家族内部深深的裂痕。李玮玲和李显扬的联合声明极具爆炸性,他们一起指责作为总理的长兄滥权以及利用父亲的遗产获得政治资本;《马来西亚纪事报》称,将继续关注事态发展,看看主流媒体如何对待这一爆炸性的内幕披露;英国《泰晤士报》则称,李光耀是一个严厉且威权的人物,讽刺的是,现在他的儿子们围绕故居一事陷入痛苦的分裂。

(image)


从左到右分别为李显扬、李显龙、李玮玲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巴尔14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称,这是李光耀家族内部首次有人承认大家可能会看到一个李三代,由于李家这块招牌在新加坡日益增大的重要性,这一家族争端已变得极为有害。他认为,这块招牌已变得几乎可与公共生活中代表专业精神、规划及清廉的新加坡模式画等号,而所有对保护这块招牌构成威胁的人当中,最危险的来自家族内部。《金融时报》称,分析人士正以极大兴趣关注李氏家族的分歧。

李家的新闻像野火一样蔓延,新加坡网站marketing-interactive14日刊文问道:李家仇隙会影响新加坡的形象吗?这家媒体引述胜三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吴淑芬的话称,事件终究是私事,公众人物可以强调家务事的复杂性,尽管此事不幸且令人失望,但现在就得出如何影响新加坡品牌的结论为时过早。指称是基于私事,而非政府。我们仍是世界最不腐败国家排名前十之中唯一的亚洲国家,领先英国、德国和美国。

曾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过11年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陈九霖博士1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氏兄弟之间的矛盾不仅是李家豪门恩怨的问题,也反映了李显龙的妹妹和弟弟对李显龙施政理念的不满,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新加坡民间和反对党的声音,是一个重要信号。他说,目前新加坡经济增长下滑明显,两大国家投资公司亏损惨重。外交上新加坡也遭遇挫折,其力推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遭美国抛弃。在政治上,李显龙显然不如父亲根基深厚,而且他被爆健康出现问题,如何安排接班人的问题愈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李家矛盾公开化的影响值得关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