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中国“姑奶奶”让人叫苦不迭!在美华人感同身受(图)

华人论坛上

一篇帖子火

了!

一位在美华人网友吐槽

接待了5位来自中国的“姑奶奶”

结果鸡飞狗跳了一周

真是叫苦不迭!

(image)

这5位“姑奶奶”呀

是网友妻子曾经的同事和同学

据网友介绍

她们经济条件都不错

自去年10月起

她们频繁联系网友妻子

想让他们负责游玩接待

为了尽地主之谊

他和妻子把人接到自己家

还悉心为她们规划了旅游路线

(image)

但她们对网友规划的旅游路线不感兴趣

只是开着网友家的车买、买、买

集体住在网友家

每天洗澡三个小时

不料把车刮了

还弄了个全责

但在得知有保险后

就不再过问

离开的时候

只是留下一句

“等你们下次回国,我们好好招待!”

(image)

帖子一出

引起了不少海外华人共鸣

接待国内亲友团

让不少海外华人累觉不爱!

费劲不讨好

与国内数不胜数的新建

豪华酒店相比,国外的许多建筑因其历史悠久,看起来有些陈旧,但却也具有历史韵味。

只是,在一些不懂历史的国人看来,这种酒店难免“不够档次”。

在伦敦的郭先生,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得知国内的伯伯要来伦敦游玩,郭先生特地预定了一家历史悠久、价格不菲的高档酒店,却不曾想落得一身埋怨。

(image)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在伯伯看来,郭先生预订的五层高的酒店太低了,“国内那四五十层的酒店才叫豪,咱村委会还六层呢!”“嫌贵你直说呀,你伯伯有钱,不花你的,赶紧给咱换一家!”

一连串发问,让郭先生无言以对。

“三百英镑一晚的酒店啊,我自己去其他城市旅游,才住几十英镑的。花钱不讨好说的就是我啊!”

(image)

除此之外,郭先生还遭受了各种问题的轰炸:

“这个牌子英文怎么说?”

“国内认吗?”

“换成人民币划算吗?”

最让他气愤的是,一次他陪着去买保健

品,因为营养成分表里有太多专业词汇不认识,郭先生被狠狠地鄙视了一顿:“在英国这么久,这么点英文都不认识,真够丢人的!”

累财又累心

在不少中国人看来,住别墅、两辆车,就是“壕”的象征!

但殊不知,这在加拿大是很常见的家庭配置。

只是公司中层职员的赵先生就遇到了这种问题。怕被来访的亲戚指责“抠门儿”、“不厚道”,赵先生宁愿打肿脸充胖子。

平日一向节俭的他“咬紧牙关”,带着亲戚到他自己根本不会去的高档餐厅吃饭,一顿就花掉600加元。“这差不多等于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image)

加拿大华人赵女士掌管家中财政大权,她对招待费用的上升更是“感觉明显”。

“丈夫好面子。回国时,见到朋友升官发财,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加拿大的真实状况,反而说自己如何成功。当朋友来加拿大,为了面子,不得不带朋友去那些自己从来不会去的高档餐厅吃饭。”

还有的海外华人接待国内亲友,做全程地陪,最累的一天只睡三小时,直呼“简直比上班累一万倍!”

(image)

有海外侨胞表示,亲友们出国游玩,到一个陌生环境,想体验各种新奇事物,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但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如果来访的亲戚源源不断,那可就真闹心了!

(image)

以上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现在,随着中国人消费水平的日渐提高,出境游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如果国内的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同事齐上阵,确实是够折腾人的!

(image)

中国是讲求“人情”的社会,但在小侨看来,大家也不应该为“人情”所累。

出国游玩的朋友们,要“自觉注意分寸”,采取行动之前,换位思考一下。

国外和国内有文化差异,自己这样做合适吗?

自己的要求是不是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或困扰?

如果是自己,愿意接受别人这样的要求吗?

当然,在海外的华人朋友们,也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

如果是关系很近的亲友,大家都相知甚多,交流起来相对也比较随意;但对于一般关系的朋友,如果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要学会适当拒绝;也可以采取迂回策略,建议对方报团旅游,以减轻自身接待负担。

新年的脚步越发近了!

国内出境游又将迎来一波小高潮



海外华人朋友们

面对亲友来访需求

你们准备好了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