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听到“反战”的是共产党

美国60年代的反战风潮,引响美国一整个世代至今。

起因看到近期台海关系紧张,台湾资深广告人黄文博日前在脸书发表了一篇所谓“不参战声明”,强调他个人拒绝以任何方式参与因两岸摩擦导致的军事战争,主要论点乃在检讨“台湾当权者私心自用,先是在香港事件上见猎心喜,后又在美中对抗下义无反顾挺美,政治挑衅甚明,才引来中国机舰齐发…”这和男性沙文主义经常认为是女孩子裙子穿太短才会被侵犯的论点,颇有心态相近之处,且与真正的“反战”诉求差得很远。

呼应黄文博“不参战声明”的台湾人或许大有人在,但两岸能否和平共处,关键恐怕不在你要不要参战,而是得回过头去看欲以军武压迫他人的一方,何以从来对“反战”词汇敬谢不敏,又或者声量微小到如此窸窣不明。

近代“反战”滥觞,自然要回溯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支持在越南作战起始,随着美国政府在越南的军事行动不断扩大,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愈高,甚而演变成一场美国的革命性运动。美国60年代“反战”的例证,说明了这当中不只在凸显人类不应该透过武力解决争端,对战争正反合的辩证,更有很大机会让反战变作一连串社会变革的导火线,并且具有延续性。“反战”旗号响起的年代,也是美国社会冲突最为激化的一刻,影响所及,就是同一时期关于平权(女权、黑人权力)、劳权和种种社会正义的反思。

额外衍生的议题,本非“反战”本身所欲囊括,问题就在尽管反战站有道德制高点,仍需借由不同阶级的合作串联,才能有效形成约制掌权者的力量,并透过不同阶层公民的凝聚,去防止战时握有枪杆子者,迳自朝歇斯底里的方向走去。反战透过和平使者之外的公民团体,扩散了自我诉求,其他社会运动人士的理念,也借由反战声势的壮大受到了关注,更重要的是,人民能起身反对政府政策和行事的权利,亦透过反战运动得到了肯认,并且形成人民对政府的一种挑战榜样,尤其紧跟在反战后头的,就是反权威和反剥削。

反战于是继续变异,最终成为一套多重路线的组织运动,而让60年代成了美国的“狂飙年代”,对美国后续发展影响甚钜。白领阶级、蓝领阶级相继找到发声舞台,蕴藏在各种主义之下的各式主张,加总促成了反战不只是单一的诉求行动,其中的“自由主义”气息,更由此得到充沛的养分,另方面,则也因为不同阶级跨过藩篱襄助彼此,再替日后的美国政治铺垫出选举政治的合作模式。

起初,为的是“反越战”,而后再到对“反战”一词的深化,再牵引出大规模关于美国当时政治、文化、社会的各种新思维、新浪潮,包括反对种族歧视和女性主义、同性恋权益等等,说明了“反战”氛围造就的可能性,将不仅是要求掌权者放下屠刀而已。直到今年初,美国政府动用无人机,在巴格达击杀伊朗安全和情报最高指挥官苏雷曼尼,当下同样有数个美国反战团体在洛杉矶、芝加哥和华盛顿为此走上街头,他们呼喊的口号之一即是“没有正义,没有和平”。这同样呼应了数十年前的反战思维,也就是战争这件事,终究要回到人类生存正义之上,亦即没有任何暴力手段可以带来和平,所有发动战事者,从来就是动乱的本身。

此外,战争必然造成恐惧,掌权者为压制群众的恐惧心理,第一步就是直接限制公民自由,这也是60年代美国人反战的缘由之一,即掌权者总是藉战争之名直接损害公民自由,因此战争当然必须被遏止。

如此一来,我们不难理解中国为什么台面上极少有“反战”的呼吁,而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如狼一般的掠夺模样,因为反战最终不仅是为避免或平抚被侵略者的不幸,还很可能会回过头来要拔除掉发动战事者的爪牙,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反战、真正的和平、真正的没有杀戮。“反战”之声一起,将连带导引出对公民权利、自由主义、民主至上乃至人类公平正义的追求热血。60年代美国反战示威,确实不只为限制所谓美国帝国主义伸向远东,其本质早就超越了一种纯粹象征性的抗议活动,进而相当程度改造了美国社会。

或许,这就是中共最害怕、也最不想让自己国内有人喊“反战”的原因。我们不去理清中共为了各种理由武吓台湾的荒谬不堪,却以一纸不参战声明去批判那些可能要在万不得已时挺身保卫你的人,难道不是倒果为因。台湾这样的人再多一点,正好满足了没有反战世代的中国,那么,以后连“我觉得你看起来很欠揍”,也都可能可以成为他打你的理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