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宏伟事件”发酵 中共宣传落后世界一个时代(图)

“沉舟侧畔千帆过”,延安时期至今七十多年,中共建党至今也近百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宣传系统的角色定位还还在延安时期的小板凳上,又怎么怪它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兼任国际刑警组织主席的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的“失踪”事件,以及其妻子罕见的海外喊冤,不仅让中共的公关政治短板再一次尴尬曝光,也让中共宣传系统精心安排的两档国庆节目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关注与反响。

2018年中国国庆节期间,《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和《新时代学习大会》两档电视节目,一北一南,分别在中国最大的电视台央视和最受内地青年欢迎的湖南卫视开始播放。这显然是中共对其总书记——习近平执政理念宣传在渠道与方式上的一次调整——尝试让中南海的政治话语走进民众的普通生活。

作为一党制国家的执政党,带着西方政治视角下“原罪”标签的中共,经常受到批评不足为奇。但是一直以来,从外宣到内宣,从精神文明指导到电视节目,从官方媒体到网络自媒体,外界对中共批评的落脚点似乎更多地落到宣传系统上:思维陈旧、手段落后、反应迟钝、作风官僚……为什么中共宣传系统总是挨批,问题出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再一次探讨的话题。

最根本的问题:为谁服务?

抛开各种官样说明,从延安时期就负责“宣传鼓动”的中宣系统,其定位不外乎两条:一是负责对外宣传充当“党”的喉舌,二是负责向下管控民间控制舆论的“嘴巴”。前者离不开统战(统一战线,即联合不同政治团体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同一政治目的而共同奋斗即)的色彩,后者脱不了维稳的思维。不过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都是“为党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