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的无座火车票、钟南山对疫情判断……在今年抗击疫情过程中,钟南山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人的心。看到国士奋战在抗疫一线,大家既振奋,也担心他的身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昨天(9月8日)举行,“钟南山84岁高龄健步如飞走人民大会堂”登上“热搜”,网友感叹,钟爷爷身姿矫健,让人敬佩。
昨天下午,钟南山载誉回到中国工程院。他说,院士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地提高。这次抗击疫情中他学了大数据、AI、5G和云平台等,都用在了诊疗里。
战非典 “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
“钟南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源于2003年的非典。当时67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的组长。钟南山带头进入重症隔离监护室,亲自检查每一位病人的口腔。“我们本来就是搞呼吸病研究的,抗击非典就是天职,正像排雷的碰到了地雷阵,你不上谁上?”
钟南山和同事提出并证实非典的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非典并不可怕,它可防、可治、可控”,他的话像一根定海神针,让公众吃了定心丸。钟南山还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在他的指挥下,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这套方案后来被多家医院采用,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
和国外除了交流经验,还有我们的机制
今年1月18日,面露疲惫的钟南山在餐车闭目休息的照片刷屏网络。当天,他刚抢救完病人从深圳回到广州,接到通知后,又想方设法赶往武汉。接下来的几天,他辗转武汉了解疫情;在北京列席国务院常务会,提出遏制疫情扩散的建议;接受采访向公众答疑解读最新情况……在此次疫情初期,钟南山受访时强调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这一关键性判断改变了中国的抗疫进程。
在中国工程院“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上,钟南山说,这次抗击疫情跟十七年前抗击非典疫情有很大的不同。抗击非典那年,他去了30多个国家讲述中国的经验和临床医疗。“这次也跟三十几个国家交流,不单是经验和体会,还有我们的规律和机制,我们对于重症的预测、动物模型和创新治疗方法等都有研究。”他说,科学研究要能转化,能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院士也得好好学习,不断地提高”。钟南山说,现在有很多的交叉学科要学,这次他学了大数据、AI、5G和云平台等,这些都用在了诊疗里。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也是钟南山院士团队一员。在他的印象中,钟院士一直亦师亦父,像航向标一样深刻影响着团队每一个人。“他关心我们团队每个人,从学术成长,到生活上的点滴。我29岁时他就给我机会开展胸外科的临床创新工作,我当院长后他经常教导我多给年轻人更大的机会和责任,让他们更快成长。”
疫情还远没有结束 “请战”参加防疫平台建设
钟南山说,昨天上午表彰大会他和习主席握手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习主席,我要请战”。
“我们有个愿望,希望把中国抗疫工作继续进行下去,现在只是第一阶段,疫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有个思想准备,大概得好几年, 哪怕它消失也得好几年。”钟南山说,疫情涉及人类整个发展进步,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影响。“‘请战’的意思是,一定要参加平台建设,做好各方面准备,不管是诊断、治疗、预防还是疫苗。”
钟南山称,此次受到的礼遇和荣誉不是对他一个人的,而是对整个医疗卫生界、防控系统人员极大的认可、肯定和尊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