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针对“基因编辑婴儿”国内122位科学家发联合声明强烈谴责)
今天“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引爆了国内外科学界,其中的科学伦理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今天傍晚,122位国内科学家在微博发布“科学家联合声明”,对此项研究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署名的科学家名单上看到,其中包括来自中科院、清华、北大、浙大、复旦、麻省理工等的学者。
附科学家联合声明全文:
鉴于近日国内外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从事人胚胎基因编辑并已有两名婴儿出生的新闻。作为中国普通学者,出于对人类的基本理性和科学原理的尊重,以及对此事件影响中国科学发展的忧虑,我们声明如下:
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准确性及其带来的脱靶效应科学界内部争议很大,在得到大家严格进一步检验之前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
而科学上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及科学价值,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及其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这些在科学上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对人类遗传物质不可逆转的改造,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实施之前要经过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大众从各个相关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讨论。
确实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来的孩子一段时间内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义和将来继续执行带来的对人类群体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与此同时这对于中国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在全球的声誉和发展都是巨大的打击,对中国绝大多数勤勤恳恳科研创新又坚守科学家道德底线的学者们是极为不公平的。
我们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及研究相关单位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并对此事件做出全面调查及处理,并及时对公众公布后续信息。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我们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image)
基因编辑婴儿伦理审查文件“签字”者:不知情 没签字
原标题:基因编辑婴儿伦理审查文件“签字”者称不知情、未参会、没签字
马晓华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震惊学术界,外界疑惑,其伦理审查是哪家机构做出?是否合规?
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实验始于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从《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下称《申请书》)描述可以看出,此研究拟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胚胎进行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孕期全方位检测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之前就获得了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根据《申请书》可以发现,有七人在该文件上签字,日期为2017年3月7日。
上述七人之中有一位委员26日下午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他对记者表示对于此事并不知情。
“我们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是2017年5月8日成立,我是其中的一名委员,但是这个《申请书》涉及的会议我没参加,也没有签字,更不知道试管婴儿跟我们这个科室有什么关系。”该委员说。
《申请书》的签字日期是2017年3月7日,但前述签字人员却表示,当年5月8日才成为该院伦理委员会成员。针对这一问题,尚无相关方面予以回应。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申请书》查询后发现,签名的七个委员中,至少有4个与深圳和美医院的医生同名,其他三位因为字体无法辨认,无从分辨。
(image)
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原国家卫计委在2016年9月30日通过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并于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其中规定范围的生物医学研究必须要通过伦理委员的审查。
(一)采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医药学和心理学等方法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病理现象、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研究的活动;
(二)医学新技术或者医疗新产品在人体上进行试验研究的活动;
(三)采用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收集、记录、使用、报告或者储存有关人的样本、医疗记录、行为等科学研究资料的活动。
对于委员会的成立,同时也做了规定,伦理委员会的委员应当从生物医学领域和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和非本机构的社会人士中遴选产生,人数不得少于7人,并且应当有不同性别的委员,少数民族地区应当考虑少数民族委员。
南科大校长:基因编辑婴儿相关研究人员停薪留职中
(原标题:【独家】消息人士:相关研究人员从南方科大停薪留职)
e公司讯,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在一个行业群中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行回应:“这个跟南科大无关,研究不在南科大,研究人员停薪留职中。”11月26日晚间,e公司记者向贺建奎发送采访邮件,邮件显示为自动回复:我11月26日-29日去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由于有限的互联网接入,我将无法及时回复您的消息。记者拨打贺建奎办公电话及手机,均无人接听。
首例免疫艾滋病婴儿在中国诞生 科技日报提4点疑问
(image)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1.CCR5这个靶点是不是已经公认的会感染HIV?敲除这个靶点有没有其他潜在威胁?会导致其他疾病?
2.如何能够证明这对双胞胎婴儿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因为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婴儿接触艾滋病传染,这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如果这对双胞胎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环境或行为,又如何证明她们天然抵抗艾滋病?
3.对试管婴儿进行基因编辑是否有悖伦理道德,经过什么部门审批?一个民营医院就能做这样的实验吗?
4.此前我国有没有过基因编辑手段用于人体的实验?
首例编辑婴儿诞生 背后支持机构浮现"莆田系"身影
今日,深圳科学家贺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并且得到各界广泛关注,据悉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为“CRISPR/Cas9”技术。
与此同时,南都记者就部分媒体公开的这项实验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表书留意到,贺建奎这项研究提交审查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系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
(image)
(image)
(image)
媒体在网上披露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表
据此前一名曾在医学伦理委员会担任委员的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按照此前惯例,像基因编辑等技术等临床研究,实际上是不需要向卫计部门进行报备,只需要医院内的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即可。
那么这个“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到底是怎样的机构?南都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了解到,该医院系由贵阳和美妇产医院有限公司(下称贵阳和美妇产医院)控股92%,南都记者发现,贵阳和美妇产医院是和美医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而和美医疗管理咨询分别由两家港资企业和美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及锐昌有限公司进行控股。
南都记者还了解到,和美医疗集团旗下有港股上市公司和美医疗,据该公司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为5.08亿,净亏损2691万元,另外南都记者还从财报中了解到,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与广州女子医院存在关联关系。
(image)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记者通过天眼查等资料查询了解到,上述公司高管、法人均指向一名名为“林玉明”的人士,资料指出其系和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担任董事长、高管、法人的医院及投资机构共计27家,而南都记者通过过往公开资料发现,林玉明系国内民营医院“莆田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并被媒体称为“莆田系第二代”。南都记者留意到,林玉明其所担任法人及高管机构面临的法律诉讼为199条,法院开出公告共计36条。
对于此事进一步发展,以及基因编辑技术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