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缘》终于在中国大陆上映了…
但票房烂到没眼看!!!
上映两天,票房只有惨不忍睹的595万人民币。
(image)
要知道,这部根据Kevin Kwan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浪漫爱情喜剧,早前在好莱坞大获成功。
此片冒险启用了全华人面孔的演员班底,有着开启好莱坞多样性的重要意味。
因而说是美国年度现象级文化事件也不为过。
于是你看到女主吴恬敏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标题还是:改变好莱坞!
(image)
在一片好评中,成本3000万美元的《摘金奇缘》成为北美暑期档最大黑马,票房怒得三连冠,狂揽1.73亿美元。
(image)
且之后又在数十个国家接连上映,从澳大利亚到委内瑞拉,收获了2.38亿美元的票房好成绩。
(image)
但此番在大陆地区遭遇真⋅滑铁卢,又该如何解释呢?
说到底,还是“亚裔”光环失效后的剧情硬伤。
一个全亚洲面孔的班底在好莱坞那是猎奇,但放在国内这有啥稀奇的?
不稀奇的话,那剧情就很重要了。
《摘金奇缘》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美籍华裔大学教师瑞秋随男友尼克⋅杨回到其家乡新加坡参加一场婚礼,意外揭开了男友的身世——亚洲的超级富豪,然后瑞秋与男友的中国式豪门家族发生各种摩擦的故事。
(image)
这个俗套的玛丽苏式爱情故事、“灰姑娘嫁豪门”的设定,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有中国网友就吐槽:“这不就是个美国版《小时代》?”
(image)
这…确定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去豆瓣跑一圈,发现电影评分已经跌至6.2。
都是在说这片投机啦,搞政治正确什么的,也无非是给亚洲人贴上了“富贵”的刻板标签罢了。
(image)
一个没有正确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如何打动中国观众?
一个迎合美国市场呈现出的移民文化,如何打动中国观众?
这也就不难理解《摘金奇缘》在东亚市场的票房都超一般的境遇了。
日本74万美元,韩国116万美元,而中国大陆照目前这个趋势预计将以147万美元收官。
(image)
中国观众排斥《摘金奇缘》传递的刻板印象价值观。
甚至不解这样一部炫富电影,如何配称之为华人之光…
但反过来说,这片其实本来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
根据comScore数据显示,观影的白种人占41%。
小编在国外看这片的时候,一票白人也都笑得嘻嘻哈哈。
(image)
在烂番茄上好评度也高达93%…...
(image)
这出浪漫爱情喜剧,在白人看来是合格的,甚至是优异的。
该片导演朱浩伟,作为华裔,他理解亚裔在移民环境中的困境,也理解亚洲富豪群体的崛起,令美国人感到的猝不及防。
电影的结尾曲用了酷玩乐队Coldplay的《Yellow》。因为, “Yellow”——是“黄色”,也是我们的肤色。
起初,酷玩乐队拒绝该片使用这首歌,片方华纳也不愿意,因为直接称呼黄种人“yellow”被认为有种族歧视意味,上个世纪华工去美国时,曾被认为是来抢当地人工作的,被冠以“yellow
peril”(黄祸),从此yellow在美国社会中作为称呼含有贬义。
但朱浩伟用“白人导演是不能这么干但我们自己可以”的说法说服了华纳,又亲自给酷玩乐队写了一封信拿到了授权:
“我知道这有点奇怪,但我终生都和‘黄色’有着复杂的关系。整个学生时代我都被人用这个词来辱骂,我也看过有电影中管懦夫就叫yellow,这个词在我的生命中总是带着消极的涵义。
直到,我听到了你们的歌。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有人用最美丽、最神奇的方式描述这种颜色。这是星星的颜色,是恋人的肤色,是爱的颜色。这是我以前从未知晓的。这是无比吸引人、积极向上的形象,让我重新思考起了我脑海中自己的形象。”
朱浩伟的意思是,想把一个曾经用来伤害他的词语重新定义,融入和升华片中最重要的瞬间,用积极的意味去覆盖它曾经的折辱。
他说希望这给美国亚裔一种自豪感,如同他听到《Yellow》时感到的美丽,这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image)
(image)
所以,就像《黑豹》之于非裔,这部完全属于亚裔的电影上映后,迅速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也有了北美票房的空前成功。
目前,“富豪”的续集已经预定,名叫《中国富豪女友》,预计于2021年正式上映。
(image)
资本决定了存在的合理性。
所以,无论你是否赞同《摘金奇缘》试图传递的价值观,或许我们都可以试着更加开放地去探讨其商业性与立意价值。
一部全部由亚洲人参与的电影取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功,是不是值得歌颂一二?
这部电影的成功是不是能让好莱坞看到:华人也有大把的形象可以塑造,不再仅仅是蠢笨的书呆子、呆板的科学家、丑陋的穷人做派?
当然,我们也更加期待:有一天,能看到真正中国故事式的成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