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土砖 皇宫专用 一块砖等于一两黄金(组图)

(image)

  “用金子做成的砖,怎么是黑色的?”,这是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里参观的游客最常问的一句话,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此金砖非彼金砖,这座博物馆里陈列的金砖,其实就是一种用泥土烧制的大方砖,之所以叫金砖,还得从故宫说起。

  (image)

  御窑金砖,从明代起就是修建故宫御用金砖,故宫几大殿铺地的都是御窑金砖,现在故宫太和殿的金砖为清康熙年间铺设的,至今还是光亮如新。图为御窑金砖博物馆里陈列的清宣统年间,为维修太和殿所需金砖,内务府出具的印领。

  (image)

  金砖制作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出自苏州陆慕一代,因当地土质有一定的胶性,制成的砖质量较高,明代时就被当时承建故宫的苏州香山帮工匠推荐给皇帝,后来就被赐名为御窑,又因制成的方砖轻叩有金石之声,因此被称为金砖。图为清时期的老金砖,每块砖旁边都有窑口和制作者姓名。

  (image)

  一块金砖从选土到成砖,需要经历近2年的时间,因此每块金砖都价值不菲,因此有一种说法为,金砖之所以称为金砖,是因为在明清时期一块金砖等于一两黄金。图为烧制金砖的窑口,从里向上看有一种科幻之美。

  (image)

  金砖的尺寸主要有二尺二、二尺、一尺七、一尺四见方的大方砖,据资料记载故宫太和殿所用金砖为4718块。如按传说中“一块金砖等于一两黄金”,太和殿真的是用金子铺成的。

  (image)

  现在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就是修建在原先的金砖窑口遗址之上,馆内有不少老窑口的遗址。

  (image)

  金砖博物馆现在还有金砖制作手艺人在烧制金砖,所用的窑口也是老窑口,据手艺人说,这个砖胚要烧4个月,一口窑只能烧几千块砖,而且燃料都是特定的,不同阶段用的燃料都不一样,这4个月分别要用糠草熏、劈柴烧、整柴烧、松枝烧,出窑后还要刷桐油,加上前期的选泥制胚前后要历时2年才能完成。

  (image)

  正在烧制的金砖。

  (image)

  因为金砖太过小众,所以博物馆内的游客并不多,基本苏州本地市民前来参观,但大都也不知道金砖是什么,所以才有文中开头那一段。金砖如今也被列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继续给故宫提供修缮,还被开发出了不少适合现代人生活所需的工艺品,被做成了摆件和茶台。图为博物馆内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