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苗是次等选择?仿制药大国升级之路

《我不是药神》以抗癌药格列卫为切入点,讲述内地低下阶层负担不起高价药物的苦况。(资料图片)

疫苗成为终结新冠大流行的全人类希望,在富裕国家纷纷在今年底展开疫苗接种计划时,发展中国家的采购计划仍然陷于苦况。生物科技强国在药品及疫苗专利上"死守不让",不少国家都转投被认为口碑较逊的中国疫苗。

无可厚非,中国在生物科研及制药的经验远远未及西方,跟印度一样作为仿制药出口大国,近年积极升级转型,也双双成为这场疫苗战的"最强后援军"。

中国两年前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一度掀起大众热话,电影的故事背景原自药业真实情况:中国白血病人负担不起天价瑞士原厂抗癌药"格列卫"(Glivec或Gleevec),从印度走私平价仿制药却遭当局处处打击。这个故事亦道出了鲜为人知的真相,印度的仿制药产业一直以来救活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病人。

专利药品一般都由发达国家研发及生产,在专利药二十年的专利期届满后,仿制药厂就可按照成份生产。而中国的仿制药发展比欧美等国晚,主要在21世纪这二十年里。这段时期,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过渡至巿场经济的初步阶段,外资、民营或混合的医药企业开始在巿场中出现,改变了内地由国企垄断医药业的局面。

正如这次疫苗战中先拔头筹的科兴生物(Sinovac Biotech)都是北京的新兴企业,于1999年成立以来已研发出甲型肝炎、H5N1、H1N1等多款在国内上巿的疫苗产品。虽然相比西方这次在mRNA等新型核酸疫苗上取得突破,中国疫苗仍以传统类型(如科兴及国孳的灭活疫苗)为主的阶段,但像复星医药这次也跟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取得合作机会生产mRNA疫苗,也必然是日后"产业升级"的踏脚石。

生物科研——国家重点投资

近数年,中国不少仿制药厂也渐渐由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化学仿制药(如阿士匹灵),转投生产成本较高、较为复杂的生物仿制药(如疫苗、重组蛋白等)。随着中国国内如癌症等疾病增加、人口高龄化,高质量及平价的医药需求大幅增加,发展生物医药业来得更加重要。加上近年不少从事科研及生物技术的海归从海外回流,也为业界带来人才。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今年4月的报告指,生物科技于21世纪有力左右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及社会带来重大转变,美国长久以来在生物科技的众多范畴都是世界领导者,中国也急起直追,在这方面成为一个重要竞争者,两者差距正在收窄。

科兴生物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资料图片)

由1999至2003年,全球近半的生物技术专利申请都是来自美国,期间韩国及新加坡等国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但规模难与中国相比。中国政府全力推动这方面发展,由中央、地方、省政府层面投资于生命科学研究高达1000亿美元。在2015至2017两年间,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额高达450亿美元。中国的制药公司的年度研究及开发(R&D)额由2014年的390亿人民币,跃升至2017年的530亿人民币。

报告指出,虽然投资额相对西方标准仍然偏低,但预期中国生技发展只会持续、快速成长,成为全球一大竞争者,而跟渐渐由跟着西方创新,迈向自家创新。而且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国"拼劲全开"的研发新冠疫苗,也促使各方向生物医药界投发大量资源。

科兴及国药等主要报捷新冠疫苗目前仍有待第三期临床测试数据证明其有效率,因此还未进入大规模接种阶段,但不少国家及民众对于中国疫苗抱迟疑目光,这一方面是出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也的确是中国在生物科研、医疗制药的技术,以至药监部门的声誉,远未及英、美、法、德、瑞等传统西方劲旅。这种综合软实力是中国仍需时日去追赶,信誉也得年月去累积,非能一蹴而就。

如果这次国产新冠疫苗能做好声望,将会更有利中国生物科研及制药发展,加上俄罗斯、印度、新加坡等国的生物科技一并提升,渐渐打破西方长年在这方面的技术覇权,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福祉、全球公共卫生及健康而言才是好事。

中国疫苗跑得快 印度疫苗后劲更强?

除了中国的生物技术全速发展,文章开段提及的印度在制药以至疫苗开发的能力也是未能忽视。相比中国,印度的制药业发展得更早、更成熟。印度更拥有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力,占全球产量高达六成。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SII)的所在城巿浦那(Pune)的疫苗年产量达15亿剂。而印度疫苗的有效率及安全性也是信誉优良,中国疫苗在大约2014年才正式进入全球巿场,至今获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出口的疫苗仅约5款,而印度的却有47种。

印度血清研究所(SII)为全球最大的疫苗制造商。图为其位于浦那的生产设施。(美联社)

新德里政府在这次疫情,从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美国Novavax及莫斯科加马列亚研究中心(Gamaleya Institute)预订共16亿剂疫苗,全部都会在印度国内生产,另外亦有印度药厂及生物科技公司正在研发阶段。在满足国内13亿人口之馀,外国药厂印度产疫苗有望供应到其他未能预订疫苗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出口到亚洲、非洲、拉美等。

哪些国家购买的疫苗最多?

印度血清研究所于明年一月底前将会生产到2亿剂阿斯利康疫苗。由于该款疫苗的储存温度要求较低,适合众多炎热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将预留该款疫苗的50%产量给中低收入国家,每剂最高索价仅3美元(约23.4港元)。

尽管西方或印度,都可能把中国疫苗视为竞争对手,又或者各国都把疫苗开发视地缘政治的较量,不过俗话有话"有竞争才有进步",各国都有自家研发能力,早日生产足够的疫苗,才能为全人类终结这场延祸逾一年的大流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