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华为之后,中芯国际成为第二家遭到美国贸易限制的顶尖中国科技企业。伴随着美国对中芯国际和华为等中国龙头科技企业实施越来越多的限制,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这必然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相当大的连锁反应。
综合媒体10月10日报道,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技术政策分析主管特廖洛(Paul Triolo)表示:“在最坏的情况下,中芯国际被完全切断供货,这将严重削弱中国生产芯片的能力。这将是中美关系的一个临界点。”
美国政府的芯片新规正在让当地企业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
中国媒体《环球时报》消息指出,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已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如果政府继续出台限制措施,将导致美国半导体产业每年蒙受50亿美元的损失;为了摆脱当前困局,英特尔、AMD等美国芯片巨头已向美国申请恢复对华为供货并获得通过。
而为应对当前芯片市场变化,中芯国际被曝已从欧美日大量采购关键设备提前“囤货”。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中国芯片制造巨头中芯国际近几个月一直在做足准备,其已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市场采购了大量的关键生产设备和重要替换零部件,采购量已超过该公司2020年全年的需求;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囤货”的意义在于——一旦出现任何限制,这些零部件将被用于确保中芯国际业务的连续性。
据悉,中芯国际采购了包括蚀刻、微影、晶圆清洗和测试等关键制程设备,以及一年以上的消耗品部件,这些部件必须定期更换,以保证机器的常规运行和日常操作的正常进行。业内人士还透露,中芯国际正与其他中国芯片制造商合作,建立起一个中央仓库,用于此类关键零部件的共享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还指出,即便只依靠现有的设备和材料,中芯国际仍不会出现生产“断链”的问题,即一些设备上的软件仍可以继续使用。
除了“囤货”之外,中芯国际也一直在大力投资先进芯片制造技术,希望缩小与台积电和英特尔等技术差距,并降低对外依赖——其目标是在年底前建设一条不含美国设备的40nm生产线,并计划3年内建设更先进的28nm产线。
与中芯国际类似,华为目前也正致力于解决芯片“无法自造”的难题。
早在2020年6月,华为对外宣布其位于剑桥园区的第一期规划已经获批,主要用于光电子的研发与制造;有业内人士指出,综合2016年华为申请光刻机相关的技术专利来看,这反映出华为早已意识到解决芯片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提前展开布局,如今在相关领域已投资了80亿美元。
另外,7月份华为还被曝出不断“招兵买马”,着重发力自建芯片晶圆厂;同时其也已经启动了芯片替代计划,准备在包括光刻机在内的核心技术领域采取“突围”行动。
除了中芯国际、华为等中国国内高科技企业,近期“国家队”也已表示将进场牵头助力。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将集中力量、集中优势聚焦国家最关注的重大科技技术,其中就包括广受关注的光刻机。
中国国内多股力量共同发力也吸引了其他国家“合作”的目光。据9月27日一项民调数据显示,有84.3%的受访企业明确表示,他们将维持或扩大与中国公司的业务往来。
10月4日,中芯国际在港交所公告称,其部分供应商收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公司正在评估该出口限制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公告表示,经过多日与供应商进行询问和讨论后,公司知悉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已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向部分供应商发出信函,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中芯国际表示,针对该出口限制,公司和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已经展开了初步交流,公司将继续积极与美国相关政府部门交流沟通。公司正在评估该出口限制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基于部分自美国出口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供货期会延长或有不准确性,对于本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
中芯国际重申,公司一直坚持合规经营,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英国路透社和《金融时报》9月26日报道,华盛顿此举是因为美方认为,出口给中芯国际的设备存在被用于军事最终用途上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不可接受的”。
据悉,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向中芯国际的供应商们发出了这一落款为9月25日的文件。从该文件的内容来看,遭到美国政府出口限制的包括中芯国际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宁波等地乃至意大利的分公司和合资公司。任何受该出口限制令影响的供应商若想继续给中芯国际供货,需向美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